曹軍 劉洪強 何陽 夏寧 張洪磊
原發(fā)性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介入治療已成為治療肝癌非手術的首選治療方法。但單純介入治療完全緩解率小,目前免疫治療正成為治療肝癌的研究熱點??鄥⒆⑸湟旱葘γ庖吖δ苡辛己玫恼{理作用,本研究探討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聯(lián)合苦參注射液能否提高治療效果,進一步改善免疫狀態(tài),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住院患者90例,原發(fā)性肝癌參照全國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單純苦參組,單純TACE組和TACE+苦參組,每組30例。3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TACE:股動脈穿刺后導管插入肝固有動脈或腫瘤供血的動脈,注入化療藥物(5-氟尿嘧啶500~1 000 mg,順鉑60~100 mg,絲裂霉素12~20 mg),在用超液化碘油與絲裂霉素充分混合后制成乳劑栓塞??鄥⒌巫?復方苦參注射液20 ml溶于5%葡萄糖或氯化鈉250 ml靜脈滴注,1次/d,14 d為1療程。單純苦參組予苦參滴注3月,每2個療程中間休息2~3 d。單純TACE組僅行TACE。TACE+苦參組,兩種治療同時進行,每次介入治療間隔4~5周。
1.3 療效觀察 療效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完全緩解(CR):病灶全部消失,持續(xù)4周以上,無新病灶;(2)部分緩解(PR):病灶最長徑總和縮小≥30%,持續(xù)4周以上,沒有新病灶出現(xiàn);(3)穩(wěn)定(SD):病灶最長徑總和縮小≤30%或增大≤20%;(4)進展(PD):病灶最長徑總和增大>20%或者無出現(xiàn)新病灶。生活質量按照Karnofsky評分(KPS)標準,改善:治療后增加>10分者,穩(wěn)定:無變化者,降低:減少>10分。所有患者于治療前及治療3月后查自然殺傷細胞(NK)、白介素-2(IL-2)、腫瘤壞死因子(TNF)。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治療3月后治療效果比較 3組治療3月后實體瘤體積縮小治療效果比較,單純TACE組及TACE+苦參組均優(yōu)于單純苦參組(H值分別為10.34和15.22,P <0.05),TACE+苦參組又優(yōu)于單純TACE組(H=8.22,P <0.05)。見表1。
表1 3組治療后3月治療效果比較 n=30,例
2.2 3組治療3月后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比較 3組治療3月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比較,單純TACE組及TACE+苦參組均優(yōu)于單純苦參組(H 值分別為 9.30 和12.25,P <0.05),TACE+苦參組又優(yōu)于單純TACE組(H=8.22,P <0.05)。見表2。
表2 3組治療3月后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比較 n=30,例
均較治療前上升(P <0.05),單純 TACE組、TACE+苦參組治療前后上述指標提升幅度均高于單純苦參組(P<0.05),TACE+苦參組上述指標提升幅度高于單純TACE 組(P <0.05)。見表3。
表33組治療3月后免疫指標和細胞因子變化n=30,±s
表33組治療3月后免疫指標和細胞因子變化n=30,±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與單純苦參組前后差值比較,#P <0.05;與單純TACE組前后差值比較,△P <0.05
時間 組別 CD+3(%) CD+4(%) CD+4/CD+8(%) NK(%) IL-2(μg/L) TNF(μg/L)1 ±1.3單純 TACE 組 4.6 ±1.5 24.6 ±3.5 0.6 ±0.3 14.6 ±3.6 3.2 ±1.3 4.6 ±1.5 TACE+ 苦參組 4.3 ±1.7 24.3 ±3.7 0.5 ±0.2 14.3 ±3.7 3.3 ±1.4 4.3 ±1.7治療后 單純苦參組 7.1 ±1.9* 35.1 ±3.9* 0.8 ±0.2* 17.1 ±3.9* 8.3 ±2.5* 12.3 ±2.5*單純 TACE 組 12.3 ±2.5* 43.3 ±4.5* 1.2 ±0.4* 22.3 ±4.5* 16.2 ±2.3* 18.2 ±2.3*TACE+ 苦參組 16.2 ±2.3* 56.2 ±5.3* 1.9 ±0.3* 36.2 ±4.3* 3.1 ±0.9 3.0 ±1.3前后差值 單純苦參組 3.0 ±1.3 10.8 ±3.3 0.3 ±0.1 3.0 ±1.3 6.2 ±1.4* 7.1 ±1.9*單純 TACE 組 7.6 ±2.2△ 18.7 ±4.2# 0.6 ±0.2# 8.7 ±2.2# 5.1 ±1.5# 7.6 ±2.2#TACE+苦參組 10.9 ±2.6△ 31.9 ±4.6△ 1.2 ±0.5△ 21.9 ±4.6△ 12.9 ±3.6△ 13.9 ±2.9治療前 單純苦參組 4.1 ±1.3 24.3 ±3.3 0.5 ±0.2 14.1 ±3.3 3.1 ±1.3 4.△
2.4 3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治療3個月后細胞因子變化 3組病人治療后IL-2、TNF均較治療前上升(P<0.05),單純TACE組、TACE+苦參組治療前后上述指標提升幅度均高于單純苦參組(P<0.05),TACE+苦參組上述指標提升幅度高于單純TACE 組(P <0.05)。見表3。
3.1 苦參注射液治療肝癌的臨床療效 苦參注射液組成包括苦參、山慈菇、白土苓等中藥組方。藥理學研究顯示其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多種抗癌成分??鄥A可顯著增強B細胞、T細胞的免疫功能,對NK、T細胞亞群作用尤為明顯,故有良好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氧化苦參堿可抑制腫瘤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并誘導干擾素產生、促進造血干細胞成熟、分化。陳筠等[3]報道苦參堿可令膽管癌細胞阻滯于G0/G1期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F(xiàn)已經發(fā)現(xiàn)苦參堿能通過下調ERK、STAT3、STAT5mRNA表達水平,降低效應蛋白表達水平,從而抑制肝癌細胞增殖。本研究表明單用苦參即可讓部分患者病情得到緩解,治療3療程后 CD+3、CD+4、CD+4/CD+8、NK、IL-2、TNF 較治療前上升(P<0.05),并可顯著提高部分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但因其僅為免疫治療的探討,當前劑量條件下不具備完全清除病灶功能。
3.2 TACE治療肝癌的特點 由于原發(fā)性肝癌結節(jié)血供主要來自肝動脈,正常肝組織主要來自門靜脈,故TACE已成為一種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有效手段。采用小劑量化療藥物和聯(lián)合碘油注入肝動脈,TACE可以有效地增加癌組織內的藥物濃度,還可使肝癌負荷縮小或壞死。腫瘤負荷下降使得免疫功能恢復,可進一步改善機體抗病能力[4,5]。本研究中顯示,TACE通過減少腫瘤負荷,可緩解部分患者的病情,改善生存質量,提高免疫力。其效果較單用苦參注射液優(yōu)越,治療后CD+3、CD+4、CD4+/CD8+、NK、IL-2、TNF增加幅度大于單用苦參注射液(P<0.05)。提示瘤體負荷減少改善免疫指標更為直接有效,也提示瘤體負荷與免疫指標高低可能有一定的相關性。
3.3 TACE聯(lián)合苦參注射液治療肝癌的優(yōu)勢 TACE、苦參注射液均對肝癌患者的免疫指標有較大調節(jié)能力,都通過調節(jié)免疫狀態(tài)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研究顯示,TACE聯(lián)合苦參注射液治療肝癌,其總體治療效果遠好于單用藥物和單用TACE。能夠使部分病例獲得完全緩解,顯著提高生存質量,效果優(yōu)于單用藥物或TACE者(P<0.05),聯(lián)合應用后既可通過減少腫瘤負荷來減少免疫抑制,又可以通過活化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自身抗癌能力。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后,免疫指標、細胞因子的改善TACE+苦參組優(yōu)于其他2組(P <0.05),提示兩組結合可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1 陳雪英,金巧丹.54例經皮肝穿刺射頻消融術治療肝癌的護理.安徽醫(yī)藥,2008,12:367-368.
2 Lu MD,Xu HX,Xie XY,et al.Pereutaneous microwave and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Gastoenterol,2005,40:1054-1056.
3 陳筠,張雙衛(wèi),王銀全.苦參堿對人膽管癌細胞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響.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22:627.
4 李燕欣,楊紅,張淑菊.肝癌患者疼痛的護理.河北醫(yī)藥,2010,32:104-105.
5 王彥剛.中藥聯(lián)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或最佳支持治療對晚期肝癌的影響.河北醫(yī)藥,2007,2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