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明
(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
理論與方法探索
倫敦奧運會我國女子拳擊后備人才現狀研究
于曉明
(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
2009年8月國際奧運委員會宣布將女子拳擊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世界各國都在為倫敦奧運會女子拳擊項目積極準備,我國也加快了女子拳擊項目的發(fā)展速度。本文通過對我國參加的5次世界女子錦標賽以及3次全國女子錦標賽相關分析,對我國女子拳擊后后備人才現狀進行研究,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提供參考。
女子拳擊;倫敦奧運會;人才儲備
由于拳擊運動對于運動員身體機能的較高要求以及長期對于女子的傳統(tǒng)偏見,女子拳擊運動一直無法廣泛開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舊觀念的轉變以及女子運動員在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的馬拉松、舉重等奧運會項目中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女子拳擊運動逐漸開展起來。我國女子拳擊運動自1997年開展以來,進步較快,我國著名的女子拳擊運動員張毛毛、張喜燕先后獲得了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子錦標賽的冠軍。但后備人才嚴重不足成為困擾我國拳擊項目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如何解決我國女子拳擊運功后備人才儲備問題,將成為我國倫敦奧運會上取得奪金點的重要阻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研究對象
對我國參加的第1、2、4、5、6世界女子錦標賽以及2009 ~ 2011年3屆全國女子拳擊錦標賽的成績和各代表隊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于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的9篇文獻,對調查、收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為選題進行論證。
1.2.2 數理分析法收集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參加世界錦標賽和全國錦標賽的數據與資料,并對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形成表格。
2.1 我國參加的5屆世界女子錦標賽成績
以我國參加的5次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為對象進行成績分析,對我國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拳擊比賽進行合理預測,論證我國參加2012年倫奧運會奪取金牌的可能性。由表1可以看出,在我國參加的無界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中,我國除第4屆世界錦標賽外獲得了金牌,總共獲的了8金、7銀、11銅,成績顯著。從整個世界拳擊分布看,我國女子拳擊屬于中等偏上,具備與世界強國抗衡的能力。在第5屆世界錦標賽中,我國取得了5金、2銀、4銅的成績,這是占據主場優(yōu)勢取得的。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女子拳擊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后,各國都會提高本國的女子拳擊項目的實力,我國只有做好優(yōu)秀后備人才的儲備才能保留沖擊倫敦奧運會金牌的希望。
2.2 2009 ~ 2011年3屆全國女子錦標賽冠軍情況
通過觀察分析表2、表3可以發(fā)現,我國女子拳擊錦標賽的金牌主要被來自全國體育高校的運動員獲得,其中主要為各大體育院校。各省市、體育協會、解放軍代表隊獲得金牌總數僅占全部的51.6%,僅比高校代表隊多出3.2%。
2.3 目前我國后備人才儲備現狀
表1 我國參加的5屆世界女子錦標賽成績
我國每年都在優(yōu)秀運動后備人才儲備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在校學生和業(yè)余體校向我國一線運動隊輸送的后備人才不多,收益比率很低。
表2 2009 ~ 2011年3屆全國女子錦標賽冠軍分布
表3 2009 ~ 2011年3屆全國女子錦標賽金牌分布比例
2.4 我國女子拳擊后備人才儲備的問題
2.4.1 社會關注度不高,對于女子拳擊運動存在誤解與跆拳道、防身術等熱門運動項目相比,我國女子拳擊項目缺少社會關注,造成大眾對于女子拳擊項目的認識存在誤區(qū)。由于社會宣傳度不高,社會人群普遍認為從事女子拳擊項目容易受傷,對身體危害大等錯誤的認識。資料表明,世界上優(yōu)秀的運動員一般在6 ~ 10歲從事業(yè)余訓練。而大部分家長在該階段從事體育訓練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tài)度。
2.4.2 女子拳擊由職業(yè)化開始發(fā)展,缺少群眾基礎一方面,受傳統(tǒng)的觀念影響,拳擊項目被認為是比較殘酷甚至野蠻的運動,練習拳擊運動容易受傷,甚至出現生命危險;另一方面,由于職業(yè)拳擊先于休閑拳擊開展,大多數的人誤認為我國開展的拳擊就是電視上的職業(yè)拳擊。任何項目必須有足夠的群眾基礎,只有從事拳擊運動的人口基數加大,才可以選拔出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
2.4.3 訓練科學性不夠,難以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由于我國女子拳擊運動開展較晚,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運動員訓練體系,對于運動員選材、身體素質訓練、專項技術訓練等仍舊沒有深入的研究。由于我國對于女子拳擊運動的訓練還沒有形成規(guī)范化的訓練體系,不能系統(tǒng)地對女子運動員的身體特進行專門化訓練,使得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在戰(zhàn)術轉變、身體素質等方面與國外的優(yōu)秀女子拳擊運動員還有一定差距。
3.1 我國女子拳擊水平總體位于世界中上水平,與世界一流強隊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我國中小級別存在仍舊存在競爭優(yōu)勢,在倫敦奧運會上依舊存在沖擊金牌的可能。
3.2 我國專業(yè)女子運動員選材模式單一,優(yōu)秀的女子拳擊運動員主要來自全國各大體育院校,缺乏合理的人才輸送模式,無法實行從縣市到省隊、國家隊的人才輸送機制,其中我國大部分女子拳擊運動員都是從跆拳道等項目改項。
3.3 我國現行的后備人才輸送機制投入與產出比率嚴重失調,在市場經濟的調動下,我國必然要提托市場經濟,發(fā)展多元化的培養(yǎng)機制。
3.4 我國女子拳擊項目發(fā)展較晚,社會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基礎差,造成選材范圍狹窄,難以培訓出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
3.5 女子拳擊運動在我國開展的較晚,沒有完整的科研機制,大部分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還停留在經驗訓練的層次,難以針對女子拳擊運動員的身體特征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
4.1 加大女子拳擊運動的宣傳力度
各省市應該抓住倫敦奧運會將女子拳擊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契機,對于女子拳擊運動加強宣傳,使人們對于女子拳擊運動有著正確的理解,轉變社會對于女子拳擊運動的偏見,使大眾了解到我國開展的女子拳擊運動與職業(yè)拳擊的本質區(qū)別。只有大眾對于女子拳擊運動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有更多的人支持女子拳擊運動,女子拳擊運動才會廣泛的群眾基礎,才有利于后備人才的選拔。
4.2 提高教練員水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女子拳擊選手
通過聘請國外優(yōu)秀的教練員講學,派遣教練員出國學習,定期地組織教練員培訓班等手段,加強教練員的訓練水平。通過加強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形成科學的訓練體系,有利于我國女子拳擊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
4.3 依托市場經濟,發(fā)展那多元化的女子拳擊后備人才培養(yǎng)機制
我國原有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機制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為了實現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后備人才的長期化、有效化,必然要實行新的培養(yǎng)機制。
參考資料:
[1]師紅寧.當今世界女子拳擊戰(zhàn)術的打法特征及發(fā)展趨勢[J ].搏擊,2008(1).
[2]甘岡.淺談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 ].產業(yè)科技論壇,2006(11).
[3]韓躍剛.關于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發(fā)展的幾點建議[J ].山東體育學報,2004(5).
[4]王連方.從第六屆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看女子拳擊格局[J ].中國體育教練員,2010(4).
[5]陳峰.中國女子拳擊運動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 ].體育函授通訊,2002(9).
[6]王海峰.世界女子拳擊競爭格局與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發(fā)展[J ].體育文化導刊,2010(4).
G852
A
1674-151X(2011)10-023-02
投稿日期:2011-07-18
于曉明(1989 ~),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