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奇奧之詞與奇奧之感
    ——鄭珍、韓愈詩比較

    2011-10-12 02:19:52羅筱娟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韓愈南山詩人

    羅筱娟

    (遵義師范學院 遵義文化研究中心,貴州遵義563002)

    奇奧之詞與奇奧之感
    ——鄭珍、韓愈詩比較

    羅筱娟

    (遵義師范學院 遵義文化研究中心,貴州遵義563002)

    鄭珍詩風不僅有平易的一面,且有奇崛奧衍的一面,其效法韓愈,但不是單一的模仿,而是自成一家面目。文章以鄭珍寫山詩為例,從志向相似,詩心相通;效法韓詩,增以樸實;同寫山景,自成一家這三個方面分析鄭珍對韓愈詩風的繼承和學習。

    鄭珍;韓愈;寫山詩;學習;傳承

    胡先骕先生將鄭珍推崇為清代第一流詩人,在《讀鄭子尹巢經巢詩集》中說:“鄭珍卓然大家,為有清一代冠冕?!盵1]鄭珍以果敢之筆,寫自身遭際,山川險阻,室家流離,人民涂炭,不論何種風物、何種境遇,一一入詩,色彩斑斕,波瀾壯闊,可琢可磨,可圈可點,可悲可喜,文從字順,品之意味深遠。以其奇異文字,豐富題材、幽深意趣,開前所未有之境界,為近百余年人所共推。清詩論家陳衍將道光以來的詩分為“清蒼幽峭”、“生澀奧衍”兩派,以鄭珍詩為其冠冕。錢仲聯說:“子尹詩蓋推源杜陵,又能融香山之平易、昌黎之奇奧于一爐,而又詩中有我,自成一家面目。”[2]錢先生之意為,鄭珍詩風不僅有平易的一面,且有奇崛奧衍的一面,但不是單純模仿,而是自成一家面目。陳衍《近代詩鈔序》:“竊謂子尹歷前人所未歷之境,狀人所難狀之狀,學杜、韓而非摹仿杜、韓,則多讀書故也,此可與知者道耳?!盵3]本文以寫山詩為例,試從三個方面分析鄭珍對韓愈詩風的繼承和學習:

    一、志向相似,詩心相通

    韓愈生于憂患無依的環(huán)境中,從小便用功讀書,并在學習讀書中“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盵4]在他十九歲時,到京師應試進士第,生活窮困到無法自存,而且科考一直不順,一直到貞元八年,才考上進士。他胸懷大志,希望能有一番作為,可惜一直未被朝廷重用,直到貞元十二年,才獲董晉賞識,推薦他出任汴州觀察推官,至此才步入官場。鄭珍亦如此,少有大志,希望作一番顯世的勛業(yè):“男兒生世間,當以勛業(yè)顯”(《樾峰次前韻見贈兼商輯郡志奉答》),自言:“我年十七八,逸氣摩空蟠。讀書掃俗說,下筆如奔川?!保ā栋⒚畷嵢兆鳌罚╇m沉淪下僚,但有正直之氣。

    縱觀韓愈的詩作,既有古雅之詩,如《瀧吏》;也有清新之作,如《青青水中蒲三首》等。然而,詩人更注重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雄奇、險怪、瑰麗的藝術世界,就是他自己所說的:“少小尚奇?zhèn)ァ保ā犊h齋有懷》)。他在《調張籍》中寫到:“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很顯然,這是詩人奮力創(chuàng)新、追逐險奇的心聲。他熱愛高山的崢嶸,大川的洶涌,湖澤的浩渺;喜歡驚心動魄的畫面,喜歡熱烈緊張的場面。這種對奇?zhèn)ナ挛锏钠珢?,在他?chuàng)作《南山詩》之前的詩作中屢屢可見,而《南山詩》又最能表現韓詩“雄奇瑰偉”的特點。

    同樣,鄭珍的山水詩以“奇”為主導,有的奇幻絢爛,有的奇絕險峻,有的清奇秀麗,有的瑰麗雄偉,真是“造化之手信幻極,四海不著雷同文”(《飛云巖》)。貴州山高崖陡,水流深急,過境者往往視為“兇山惡水”,如《自郎岱宿毛口》中描繪的:“路若壁掛百盤腸,人行如狗盡日忙,落日盤江出腳底,仰視早行鼻尖耳?!睉已露赶鳎辈逶葡?,道路如腸懸掛絕壁之上,曲折盤旋,“人行如狗”手足并用,可見并非一時半日就可以越過,而是成天都在懸崖上攀爬,根本無法如平地般行走,的確讓人心驚膽戰(zhàn)。如《南河渡》:“十里下南河,險絕駭初見。攢崖摩青空,削徑截霄漢。延江萬丈底,死綠凝一線。仄行酸腿酥,俯睨剛膽戰(zhàn)。顧后舚幸過,驚前呀猝轉?!毖咏褪墙裉斓臑踅K日奔騰湍急,而鄭珍看到的卻是“死綠凝一線”,可見山之高,高到根本看不到江水奔流,寬闊而洶涌的烏江成了不動的沒有生命的一條綠線?!八馈迸c“凝”,語言通俗生動、獨到,沒有夸張的描寫,卻將行旅的艱難深刻展現,于平易中顯出奇崛。在歷代山水詩中,除李白的《蜀道難》外,描繪如此奇絕險惡者還不多見。在黔中鬼斧神工的山水間生活奔走的詩人,對這片“蠻瘴之地”有著特殊的感情,用自己奇幻多彩的文筆描繪了這一片神奇的山水。鄭珍“終模韓以規(guī)杜”,一方面醉心于韓詩的奇崛峭拔,一方面學習杜詩的“看景入細入微”,同時如李白一樣熱愛山水,博采眾長,將黔中天造地設的奇麗山水逐一描畫。

    兩位詩人,雖處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似的境遇,相通的詩心。

    二、效法韓詩奇崛,以樸實救險怪

    對韓愈的詩歌,鄭珍推崇備至。他醉心于韓詩,細心研讀,對韓詩的眾多箋注本細致參酌稽考、對照互證,逐首批注。他在《柴翁說》里有其學習研究韓詩的自述:“余年十五六,始見國初顧俠君《韓詩補注》,酷嗜之,鈔而熟讀焉。繼而聚宋之五百家注,朱子考、呂橙洪方四家年譜,洎明凌稚隆所刊宋廖瑩中世彩堂韓集,以及國朝朱竹垞、何義門朱墨批本,方扶南之箋注,莫不取而參稽之,互證之,幾無一字一句不用心鉤索者,至今垂三十年矣。”[5]他還逐首批注韓詩?!冻步洺参募肪砦逯惺沼袨樗氖呤醉n詩作的二十篇跋,卷六有《書韓集·與大顛三書后》一篇,均為鄭珍研讀韓詩后的讀書筆記,雖為殘叢小語,卻考證精當,見解獨到。對韓詩的潛心專研,大大的影響了鄭詩“奇奧淵懿”詩風的形成。如《游碧霄洞》、《留別程春海先生》,就是效法韓詩,還有《愁苦又一歲贈郘亭》更是“長篇敘事,古致歷落,與昌黎《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神貌俱合”。[6]韓詩富于創(chuàng)意,喜歡生新出奇,因而詩中奇字僻詞層出不窮,如《陸渾山火》、《征蜀聯句》等詩,簡直是奇字叢生。他常以俗為雅,平中見奇,注重用字的“狠”和“險”,用一些瑰怪陸離和遒勁的詞語如“山狂谷狠”、“仰見突兀撐青空”、“洪濤舂天禹穴幽”等,在拗口眩目的詩句中顯出精煉鍛造之功力。他追求著李白之豪邁奔放,又學習著杜詩之跌宕搖曳,在李杜之后開創(chuàng)了“使人蕩心駭目,不敢逼視”(趙翼《甌北詩話》)[7]的新詩風。陳衍《石遺室詩話》云:“語必驚人,字忌習見,鄭子尹之《巢經巢詩鈔》為其冠冕?!盵8]主要指鄭詩中偏于奇崛的有著韓詩傾向的一類詩歌。其散文亦如此,“守韓柳家法,謹嚴峭潔,不落宋以后體勢。”[9]對險肆怪奇的熱衷和處處皆用僻詞怪字,容易走上一條險怪偏狹之路。正如趙翼所說:“奇險處自有得失”(趙翼《甌北詩話》)[10],是說韓詩有些純屬逞奇斗險之作,過于拗口,失去詩味。好在鄭珍憑其對詩歌的良好感知力,雖以韓愈為師承目標,在力求盤旋拗折的同時,避免了艱澀暗淡,真正做到了學人之詩和詩人之詩的統(tǒng)一。鄭珍側重學習韓愈拗折的文句,再加以奇字僻典,營造其詩的奇崛奧衍,同時又恪守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于奇奧中透出淵雅與厚重。

    鄭詩的“奧衍”與韓詩是有很大差別的。首先是創(chuàng)作動因不同。韓愈之所以創(chuàng)造了眾多觸目驚心的意象,緣于他政治上失意,官場上的排擠和打擊更讓他對世事險惡、人生無常有切身感受,因此詩歌創(chuàng)作向險、怪的方向發(fā)展。于是寫鬼神,寫風雷,寫百怪,寫淋漓鮮血,寫灼灼烈焰,寫怪誕場面,將世俗之事、丑陋之景經過奇思異想后入詩。鄭珍則是身處地貌獨特、風景險異的貴州,以一副平和的心態(tài),非常客觀地描寫風格迥異的風景,力求真實地再現它的原貌,也有天馬行空的構思和想象,但并沒有把“以俗為美,以丑為美”的審美觀作為創(chuàng)作的基礎。其次是描寫方法不同。韓愈強調、重視和追求險、怪,力求做到“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韓愈《醉贈張秘書》),構思上體現險怪騰躍的特色,所以他獨辟蹊徑,運用反常的思維和怪異的想象,化平淡為奇崛。鄭珍則是以經學為根底,運用峭削而不失渾厚和瘦硬而不乏醇博的語言形象地描寫客觀景象。鄭詩使用的僻字奇語有別于韓詩:韓愈多用激烈、驚悚、幽險、兇惡、怪誕的詞語,如“魍魅”、“激電”、“蟠蟉”、“驚雷”、“怒濤”、“幽怪”、“焦神爛鬼”、“山狂谷狠”等,這些詞語本身給人一種彩焰騰躍、光怪陸離的感覺。而鄭珍雖然也常運用動態(tài)的詞,如“惡石”、“奔湍”、“刀山”、“怒石”等,相比之下,語言顯得沖淡平和一些,詞語所具有的視覺色彩沒有那么強烈耀目。此外,兩位詩人融于詩歌中的感情色彩也有鮮明的差異。韓愈利用可怖、兇險的意象來宣泄心中的對政治現實的不滿,所以有一股磅礴之氣在其詩歌中跳躍激蕩。鄭珍的詩則如程千帆所言:“鄭子尹學韓,卻以樸實救韓的險怪。”(《程千帆《清詩管見》》)[11]“樸實”不是平淡無奇,而是在質樸的語言中見真諦,化俗為雅。因此沒有韓愈那樣幽怨哀愁和激憤的聲音,不帶個人好惡是非入詩,有的只是對靈秀山川、神奇造化的由衷贊嘆。這無需借助光怪陸離的想象,只需憑借清峭遒勁的詩句,賦予真摯深厚的情感,則鐘靈毓秀盡現,雄奇壯美呼之欲出。試看《晤溪游》一詩:“春流溪水花溶溶,滿耳丁當漱寒玉。峭石疊起珊瑚枝,鐵網槎枒瘦無肉。紅亭鼎峙上下石,萬顆斜陽點丹綠?!贝合畾獗迫?,山中之石峭然疊起,但水花溶溶之貌,滿耳丁當之聲,再加上“紅亭”和“斜陽”的點綴,頓使眼前生意盎然,生動的視覺與聽覺相勾通,奇奧中飽含靈動。顯然,韓詩追求造語新奇也帶來語言生硬與詩意晦澀的弊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詩歌的音律美和形象性,鄭珍正是以其獨到的審美態(tài)度和藝術手法補充了韓詩缺失的“妥貼”與“平淡”。

    三、同寫奇山異景,自成一家面目

    韓愈詩歌的風格是多樣的,但是基本傾向葉燮在他的詩論中已經指出:“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保ā对姟绕罚12]隨后,趙翼更加明確地指出:“昌黎自有其本色,仍在‘字從言順’中,自然雄厚博大?!盵10]由此可見,“力大”、“思雄”乃韓詩之特點,“雄厚博大”是其主要風格。他正是以這種風格,在群星璀璨、名家輩出的唐代詩壇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并成為后代詩人仿效的榜樣。他與溫柔敦厚的詩歌傳統(tǒng)相背離,一反詩歌傳統(tǒng),在藝術上求新變,將險肆怪奇挾入詩中,這就是他的奇異之處。有人認為是奇特怪異,有人認為是雄渾奇美,不論文字與意象,都與“奇”緊緊相扣。韓詩的奇,一方面是因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給他的觸目驚心之感,思想狀態(tài)由早期的“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贈族侄》)轉為“心無歸之茫?!保ā稄椭举x》),坎坷不平的人生際遇與其壯志豪氣相背離,不甘平庸又無奈于現實的郁結之氣在胸中回蕩無從發(fā)泄;一方面是唐詩在經歷繁盛的頂點過后似乎再難以超越,“至昌黎時,李、杜已在前,縱極力變化,終不能再辟一徑。惟少陵奇險處,尚有可推廣,故一眼覷定,欲從此辟山開道,自成一家。”[9]因此不得不獨辟蹊徑,從而促成他奇崛不凡的創(chuàng)作風格。

    為了使自己獨特的風格得到充分發(fā)揮,于是詩人努力地找尋與自己風格相吻合的客觀景象與藝術手法。而千峰疊翠、宏麗瑰奇的終南山正好與詩人心理需要相契合,韓詩的“風骨崚嶒,腕力矯變”(《唐宋詩醇》)[13]也正好適宜描寫這地形險阻、道路崎嶇的終南山。因此,《南山詩》可以稱得上最能體現詩人“奇崛險怪”風格的作品。

    《南山詩》寫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韓愈貶陽山令被召回長安之后。其時詩人正當39歲的壯年盛期。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奇”,全詩分三部分,從各個方位、季節(jié)攝取了南山的種種奇景,勾出山之神態(tài),并將自己的遭遇、心情、意趣融入詩中,從而將雄奇恣肆、卓犖不凡的南山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第一部分至“陰霰縱騰糅”,遠眺南山,千姿萬態(tài)、瞬息異狀。詩人用了大量動態(tài)詞:湊、出、碎、浮、露、蒸、通透、飄簸、融、凝、褰等,寫云山變幻之態(tài);用巉絕、嵂崒、癯瘦、幽墨、危峨、高袤等峭削之詞,展現山勢桀起特立、拔地凌霄之貌;用戢戢、棱角、孤撐、橫云、剛耿、突起等瘦硬之語,勾勒南山雄奇之狀。先寫終南山的地理位置,再總狀遙望之感。登山遠望,日出云散,眾山相錯如繡,有“孤撐有巉絕,海浴褰鵬噣”奇恣之句,亦有“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的清新之言。接著,詩人從時間角度,描寫南山四季之奇景:春山俊俏明媚,高聳險峻的巖石也柔軟似醉;夏山云氣蒸繞,姿態(tài)萬千;秋天癯瘦,冬山蒼然。

    第二部分自“昆明大池北”至“脫險逾避臭”。詩人在嶺阜之間奔走,尋覓登山之路,“行行將遂窮”至“雷電怯呵詬”,是說山中群嶺轇輵,開而復合,極奇險。“攀緣脫手足”至“欲進不可又”,言上躋既難,道路迷失,不獲更進。詩人恨不得將南山周圍的峰巒全都搬走,于是展開瑰麗的想象,想請神話中的夸蛾、巨靈移山。這一部分,與“因緣窺其湫”一段相接,用軒昂、坼裂、排斡、呵詬、積甃、怐愗一組奇奧生僻的形容詞,和巨靈、夸蛾、雷電、陰嘼、神物一組怪誕的意象,讓形容險怪之狀,與摹寫幽靚之境,交映成趣,甚是神奇,連朱熹也不得不稱贊“此境甚奇”。接著寫謫陽山途中過此地第二次登山,特殊的境遇,使得詩人眼中奇景疊生,懸崖峭壁,森然怖列冰雪封路,杉篁披冰,枝若“蒲蘇(刀劍)”,干如“介胄”,險象環(huán)生。

    “昨來逢清霽”以后為第三部分。詩人被朝廷召回,又對仕途充滿了希望,身心舒展,直登峰巔,四望開闊:“崢嶸躋冢頂,倏閃雜鼯鼬。前低劃開闊,爛漫堆眾皺?!苯又梦迨粋€“或”字句,十四個疊句,形容千山萬壑的諸種態(tài)勢,將山壑峰巒微小異處,盡力鋪張雕繪。氣勢宏闊,瀾翻洶涌,意象幻誕夸張奇字僻詞滾滾不窮,自然環(huán)境的氣勢與詩人胸中跳蕩的激情相融合,于是描畫出了姿態(tài)橫生的鮮活南山。

    《南山詩》寓變化于一個“奇”字之中,充分表現韓詩“奇崛險怪”的特點,將南山描繪得極為豐滿,但力追奇險,會讓詩歌出現枯澀的弊端,奇字僻詞叢生,將減弱詩歌形象生動性,不易誦讀。

    在這一點上,鄭珍做得很好。他雖“終模韓以規(guī)杜”(鄭知同《子尹府君行述》),卻“以樸實救韓之險怪。”(程千帆《清詩管見》),試看他的《兩洞詩》。

    先看《北洞》:

    北洞雖名洞,迥與洞不同。入穴出自穴,已非意想通。謂是不知處,乃即東橋東。臨江蹲蟆頤,吐吸白玉虹。行人渡虹背,擾擾如蠛蠓。屢轉入蜂房,又當穴正中。小口嵌玻璃,照見千檣篷。天匠妙布置,似窮正未窮。一線上云霄,闌楯非人工。是樹瘦屈盤,是石蒼玲瓏。如緣古梅椿,凸凹穿蘚封。絕叫出青壁,浩浩乘積風。神仙好居處,倒垂綠芙蓉。面面開戶牖,剔透凌煙空。下視古舞州,秀若壁掛弓。欲攜馳走兒,此豁星斗胸。竟無一間者,偕余足音跫。憑高發(fā)深喟,永懷云谷翁。

    再看《南洞》:

    南洞更奇極,壁立千丈崖。誰將顧陸畫,掛向蒼江隈。嶄嶄丹翠間,錯落金銀臺。石扇敞云頂,畫檐飛嵬嵬。路緣屋脊上,僧出蜂孔陪。高空來鬼神,中天風雨回。憑闌望晴霄,天門如可階。安知已巉絕,異境中巖開。五步一小峰,峰峰瘦皺排。石林夾幽徑,綠蓊掌大苔。沉沉靜白日,花深無鳥喈。渾忘在壁上,竹影搖尊罍。坐疑西南徼,茲勝何由胎。帝應憐黔山,鬘花而髻魋。為割海上奇,一令耳目恢。有力夜負至,左股失蓬萊。孰云過者過,觀者返自涯。長嘯語山靈,孤詣自古來。

    兩首詩都是寫山洞,但所用意象迥然不同。在序中詩人描述到:“厓三面瀕江,巉削千仞”,“自江岸視之,皆若黏壁,若懸空”(鄭珍《兩洞詩并序》)。兩洞都在懸崖絕壁,“然非數日躬歷,莫能盡其奇也”(同上)。他將北洞喻為臨江而踞的蛤蟆,將南洞比作顧陸筆端之畫,洞奇,用喻亦奇。在《北洞》中,如蜂房般多而密集的山洞,洞與洞互通,使人轉來轉去迷失方向。有屈瘦盤旋之樹,有蒼老卻玲瓏的山石,雖險絕如“一線上云霄”,卻是“神仙好居處”。詩人在九月下臺階時“左腕折,苦痛經旬,寢飯兩難”[14](《凌譜》),未愈即離家任職鎮(zhèn)遠。終脫離病痛的慶幸和獲任的欣悅之情相交疊,與韓愈第三次登上南山的心境相吻合。站在峭厓懸壁之上的洞里下視人寰,不禁感慨萬千,心胸頓時開豁。不同的是,鄭珍比韓愈更為淡定與坦然,沒有韓愈那種大起大落遭遇,亦因詩人生性溫和,因此詩中也不曾表露出韓詩那跌宕起伏的情緒,只是冷靜地觀照著這片神奇的山水。再看《南洞》,“南洞更奇極”,是怎樣的奇極呢?“嶄嶄丹翠間,錯落金銀臺。石扇敞云頂,畫檐飛嵬嵬。”靠山臨江,有飛巖翹角、貼壁凌空、紅墻青瓦的殿閣樓臺,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氣勢恢宏。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有“石林夾幽徑,綠蓊掌大苔?!鄙钣娜ヌ?,亦有“沉沉靜白日,花深無鳥喈”的僻靜所在,沿庭院小徑漫步,登斯樓而極目,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此時已是冬月末,雖然黔地不如北方寒冷,卻也是嚴寒之季,詩人將綺麗想象流于筆端,點染出空靈飄渺、幽奇瑰怪的南北兩洞。

    同樣是寫山,同樣尚奇,不同的是,韓愈是功利的,他要將這京城南面群峰薈萃之所一一勾畫,以完整其山經、地志的記載?!赌仙皆姟穼懹陧n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其時詩人正當39歲的壯年盛期,可謂躊躇滿志,豪情滿懷。因此在詩中,極盡鋪排之能事,譴詞更是力求新奇奪目。而鄭珍是無功利的,他只是想將這黔地的神奇美麗納于詩中,“帝應憐黔山,鬘花而髻魋”?!秲啥丛姟穼懹诘拦馊辏ü?850年),鄭珍任鎮(zhèn)遠府學訓導,時年45歲,正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中后期,也正是詩人人生開始走向悲苦的時候,這時詩風已由早期的攀奇逐奧轉向酸澀蒼郁。在對奇特事物的描畫中,韓詩通常運用生澀、奇兀詞語來狀物,以達到“驚人”的藝術效果,這一技巧被鄭珍學習繼承,且同樣運用得爐火純青。鄭珍還將敦厚樸實融入詩中,使得詩更具可讀性,從而“以樸實救韓之險怪?!保ǔ糖Х肚逶姽芤姟罚┈F列表對照如下:

    表一

    表 二

    顯而易見,鄭珍對韓詩甚是喜愛,對韓詩的大量化用,可見他對韓詩用心鉆研之深,對照研讀這些詩句,即可看出鄭珍點化韓詩之功力亦很深厚。如描繪石鐘乳形貌一節(jié):“大孔雀迦陵,寶瓔珞幢蓋?!P杅間橙榻,可以臥與靧。”(《正月陪黎雪樓恂舅游碧霄洞》)便是從韓詩“前低劃開闊,爛漫堆眾皺?;蜻B若相從;或蹙若相斗;……或前橫若剝;或后斷若姤”(《南山詩》)中化出。韓詩用鋪排夸張,將能想到的奇特事物搜羅入詩,一連用了五十一個重字句和十四個疊字句來寫群峰的奇形異狀,千姿萬態(tài),將登高縱目所得景象,傾囊倒篋而出之,造成一種巨力排奡,如大川灌海不可抑止的氣勢。而鄭詩借其豐富奇特的想象,運用奇特精巧的比擬,極盡描摹之能事,使溶洞的景物維妙維肖,鮮活生動。

    在《兩洞詩》中,多處效仿《南山詩》中的句子,見表二。在該詩中,有的是直接點化韓詩詩句為己用,有的是借韓詩詩意為己用。如“安知已巉絕,異境中巖開”便是從韓詩“孤撐有巉絕,海浴褰鵬噣”中化出。韓詩用“巉絕”言山之桀起特立、拔地凌霄,將孤峰撐起的險絕描畫得很深刻,鄭詩將其信手借來寫南洞的之險,一個“巉絕”已經將險峻陡峭寫到極致,要想再向前已是難上加難,但鄭詩卻巧妙地道出“異境中巖開”,引出另一片奇景,確實讓人有柳暗花明之感受,由此看出鄭珍在對奇景描寫的駕馭上確實很嫻熟,將韓詩化為己用,并非生硬套入,而是力求出新,形成自己獨特的詩風。除“巉絕”之外,有“蠛蠓”“闌楯”“蘚封”“鬘花”“髻魋”一組生僻鮮用之詞,和“一線上云霄”“壁立千丈崖”“五步一小峰”一系列奇險之句,將峭嶂嵯峨的山勢刻畫。又如“神仙好居處,倒垂綠芙蓉?!薄笆謯A幽徑,綠蓊掌大苔。沉沉靜白日,花深無鳥喈。渾忘在壁上,竹影搖尊罍?!笨梢娻嵲娫谂蕣W逐奇之中,沉淀出一種溫柔敦厚,將眼前的景象輕柔道來,即便是“奇極”的千丈崖,也沒有直白的奇與險,也沒有深刻字詞,只是間接地進行險奇的描寫,顯得更加內斂和溫和。這此都充分可見鄭珍對韓詩的熱愛和推崇,亦可看出鄭珍對韓愈創(chuàng)作手法的學習繼承,化前人的詩句為己用,精心運思打造,賦予其新的意義,同樣達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效果。在繼承韓詩的基礎上,鄭珍寫出了自己的特色,以貴州奇山為主體,比韓愈更為強調、重視和追求險、怪。如果說韓詩從奇險到險怪的詩歌特色,主要源于詩人的奇思異想,極力創(chuàng)造一個雄奇、險怪、瑰麗的藝術世界,而鄭詩則坐擁著貴州獨特神奇的山水,將一個雄奇峭麗的世界藝術地呈現于詩中。

    [1]胡先骕.胡先骕文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114.

    [2]錢仲聯.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07.

    [3]陳衍著,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882.

    [4]韓愈.韓昌黎全集第二冊[M].上海:上海中央書店1935.156.

    [5]鄭珍.鄭珍集·文集[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98.

    [6]錢仲聯.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3.344.

    [7]趙翼.甌北詩話·卷四[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36.

    [8]陳衍.石遺室詩話[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31.

    [9]高培榖.巢經巢文集序.見白敦仁.巢經巢詩鈔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1996.1513.

    [10]趙翼.甌北詩話·卷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8

    [11]龍先緒.巢經巢詩鈔注釋·歷代名家論鄭珍詩摘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4.

    [12]趙則誠等.中國古代文論譯講[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28.

    [13]乾隆御選.唐宋詩醇·下卷[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1997.571.

    [14]凌惕安.鄭子尹年譜[M].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162.

    注:

    ①本文所引鄭珍詩均見于白敦仁.巢經巢詩鈔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1996.

    ②本文所引韓愈詩均見于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王 林)

    LUO Xiao-juan
    (Center for Culture Studies of Zunyi,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poetic style of Zhengzhen is featured by the unity of marvel and plainness;and the imitation of Hanyu's style is tinted with his own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a pure imitation.Taking the landscape poetry of Zhengzhe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ndeavors to analyze the inheritance and study of Hanyu's poetic style from three aspects.

    Zhengzhen;Hanyu;landscape poetry;study;inheritance

    I207.22

    A

    1009-3583(2011)-01-0058-05

    2011-01-11

    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10QN25),遵義師范學院科研基金項目(2010012),貴州省省長專項資金項目“遵義沙灘文化研究”(2010112),遵義師范學院遵義文化研究中心項目“黔北沙灘文學研究”(2009年)階段性成果之一。

    羅筱娟,女,貴州遵義人,遵義師范學院遵義文化研究中心講師,碩士。

    猜你喜歡
    韓愈南山詩人
    晚春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南山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8
    夢回南山(外四章)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54
    在深秋,共南山
    紅巖(2017年6期)2017-11-28 15:31:37
    悠然方能見南山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6
    聰明的韓愈
    闽侯县| 庆云县| 伊宁市| 河间市| 阿巴嘎旗| 鸡西市| 通城县| 忻城县| 泾川县| 互助| 塔城市| 崇文区| 宁河县| 库尔勒市| 黄大仙区| 海安县| 乡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正阳县| 苍南县| 莫力| 炉霍县| 长岭县| 定兴县| 江城| 盐边县| 宜春市| 南开区| 浦县| 北票市| 罗甸县| 监利县| 南皮县| 饶平县| 花莲市| 舞阳县| 青铜峡市| 邵阳市| 神木县| 桐柏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