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的海洋中暢游
——《中國藝術》編輯對藝術家劉野的訪談
Swimming in the ocean of art
上 2005年日本東京劉野個人畫展現(xiàn)場
中 2006年美國紐約劉野個人畫展現(xiàn)場
下 國際藍 布面丙烯畫 210cmx420cm 2006年 劉野
采訪者:夏錫遠
時 間:2010年9月6日
地 點:北京麗都廣場某咖啡屋
夏錫遠(以下簡稱“夏”):劉老師,您是一位受過扎實的美術基礎訓練的畫家,從當年的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到中央美院,再到柏林藝術學院,您覺得這么多年的正規(guī)美術教育,對您的藝術道路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劉野(以下簡稱“劉”):我覺得對藝術家來說,美術教育就像學游泳。在游泳池里游泳和在大海里游泳是有區(qū)別的,正規(guī)的美術教育能教會你怎么在游泳池里游泳,但在大海里游泳時完全是另一種感覺。真正開始藝術創(chuàng)作,實際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沒人教你,也沒有安全措施,更沒有水深標準,之前在游泳池里用的那套東西,你會開始忘掉,因為在游泳池里游泳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在大海里游泳。
夏:您的比喻非常形象。據(jù)我所知,德國好像是歐洲漢學第二發(fā)達的國家,僅次于法國。您在柏林藝術學院就讀,在這個國家學習、生活了很長時間。在那里經(jīng)歷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可能會有很多切身的體驗,您能談一談這方面的感受么?
劉:我覺得德國的文化氣氛很濃,對待文化的態(tài)度很嚴肅。德國人的一些習慣,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了我,比如不浮躁、耐得住性子、認真。在文化藝術方面,可接觸的東西很多,美術館啦,畫廊啦,藝術家啦,這些東西都會感染你。至于美術學校的教育,我覺得并不比國內更先進或者更好——德國的學生們幾乎是“放養(yǎng)”狀態(tài),都要靠自己,你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學校主要是提供一個平臺,老師教不了學生太多,也不主張?zhí)嗟赜绊憣W生,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發(fā)展。
夏:用您的話說就是放學生到大海里去游泳。
劉:是,一開始就把你扔到大海里,不讓你在游泳池里學游泳。你要是能在大海里游泳,再到游泳池里就跟玩兒似的,但能在游泳池里游泳,不一定能在大海里游泳。當然,一開始就在大海里游泳有一些危險,需要勇氣和更多的智慧。
夏:能否具體談一談德國的美術界尤其是藝術品市場和國內有什么區(qū)別?
劉:我出國留學時,國內幾乎沒有什么美術品市場,而現(xiàn)在的美術品市場已經(jīng)很繁榮了。我覺得,和德國相比,他們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我們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我們這邊很多正在爭論或感興趣的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過去了。比如說“藝術品是不是商品”,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他們認為藝術品就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精神性的商品??傊麄兊乃囆g品市場已經(jīng)不怎么討論一些基礎層面的問題,而是去探索更復雜的問題了。
夏:他們討論一些更形而上的問題。
劉:沒錯,不僅是對藝術品市場,他們對藝術的總體態(tài)度是一種形而上的態(tài)度,理性思考比較多,就像他們對待哲學和文學。
夏:您的創(chuàng)作從轉型、成熟到最終的成功,這一過程是在德國完成的么?
劉:我倒不認為這是在德國完成的。我想如果當時在國內,我也可以完成這一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完成時我恰好在德國。
上 傍晚的里特非爾德別墅 布面丙烯畫 100cmx100cm 2003年 劉野
下 劍 布面丙烯畫 180cmx360cm 2001年至2002年 劉野
誰怕L夫人 布面丙烯畫 100cmx80cm 2005年 劉野
夏:或者說是您自己在大海里游泳游出來的天地?
劉:是的,只不過恰好那時我在德國的大海里。從年齡上講,那時正是我趨向成熟的階段。
夏:歐洲的藝術流派、藝術風格,尤其是歐洲的當代藝術,對您的創(chuàng)作有沒有什么影響或啟迪?
劉:潛移默化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尤其是加深了我對現(xiàn)代主義的理解。出國之前,我接受的教育都是現(xiàn)代主義之前的教育,連畢加索都不是課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畢加索之后的人就更不怎么提了。我對美術史的完整概念,是在德國學到的,這是很重要的。當然,現(xiàn)在國內的美術史教育已經(jīng)與國外同步了。我覺得,藝術家個人可以選擇古典主義、現(xiàn)代主義或當代藝術,但在美術教育方面,還是應該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美術史概念,然后讓他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選擇。
夏:再來談一談您的作品。您的作品中有一種顯而易見的童話意境,它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您繪畫的一個符號特征。
圖1 紅色戰(zhàn)艦 布面丙烯油畫 120cmx140cm 1997年 劉野
圖2 哦!布面丙烯油畫 170cmx200cm 1999年 劉野
圖3 無題 布面丙烯油畫 170cmx200cm 1997年 劉野
圖4 粉 布面丙烯畫 90cmx90cm 2003年 劉野
圖1 禁書 布面丙烯畫 100cmx80cm 2006年 劉野
圖2 黑白灰的構圖 布面丙烯畫 160cmx140cm 2006年 劉野
圖3 美人魚 布面丙烯畫 220cmx180cm 2004年 劉野
賣火柴的小女孩 布面丙烯畫 220cmx180cm 2004年 劉野
劉:我對于“符號特征”是非常警惕的。人們不斷提起我作品中的這個特征,但我當初并沒有刻意追求它,只是偶然對一個童話題材很感興趣,就畫了一下?,F(xiàn)在我覺得我確實有被符號化的危險?!胺柣币馕吨?,被符號化之后你就不敢改變了,遇到新東西,你自己會排斥它。因為別人說“你是這樣的人”,所以即使有了新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敢實施了。
夏:也就是說您不希望您的作品永遠只有童話意境,還需要有更豐富的、多元化的意蘊包含其中。
劉:打個比方來說,我不想做安徒生(只寫童話),我想做王爾德(不僅寫童話,還寫小說等其他體裁的作品)。
夏:您能否為我們以及我們《中國藝術》的讀者詮釋一下您的作品所要表達的文化涵義和精神訴求?
劉:我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實是拯救自我的一種方式,我沒有能力拯救別人,先拯救自己再說。這也是我對藝術的態(tài)度。至于這些作品是否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道德和審美高度,我自己也說不好。
夏:您的自我拯救是通過畫面中童話國度般的意境達成的嗎?
百老匯往事 布面丙烯畫 210cmx210cm 2005年至2006年 劉野
劉:我現(xiàn)在需要更多的“國度”,僅僅有童話不夠,還要有現(xiàn)實國度、思辨國度等等,因為我有來自多方面的焦慮。它們不僅僅是一種孩子的焦慮,我希望我的藝術更豐富些。
夏:提到“焦慮”這個詞,很多當代藝術家都在使用它,意在表達對于工業(yè)化或者說現(xiàn)代化社會造成人的異化這一問題的關注。那么您的焦慮也是如此嗎?
劉:我的焦慮是莫名其妙的,很難具體講是來自哪一方面,可能跟外界的很多因素有關。我覺得對待焦慮還是需要理性地去認識,自覺地去抵抗。如果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焦慮會隨時找到你。現(xiàn)在的社會運轉速度很快,信息太豐富,無數(shù)影響你情緒的信息圍繞著你,當代藝術家們的焦慮也是情有可原的。
夏:據(jù)說您的作品現(xiàn)在在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上價位非常高,您對此怎么看?
劉:這也是我焦慮的原因之一。當你安安靜靜地創(chuàng)作時,市場突然使你本來價格為1萬元人民幣的作品變成1000萬元人民幣了,你自己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給你的沖擊是強大的。我想這更多地由藝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決定,和藝術家關系并不大,而其對于藝術家的影響在于,當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時,剛開始藝術家精神層面的內容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一旦作品變成了金融工具,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會被異化,很容易忘掉自己的初衷,忘掉自己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這個問題也需要理性地看待,作為一個藝術家,不要忘了自己當初為什么要搞藝術——為了一種熱愛,一種對藝術天生的熱愛。
上 安徒生肖像 布面丙烯畫 80cmx80cm 2005年劉野
下 一月雪 布面丙烯畫 105cmx100cm 2005年 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