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電話
距離上一張2007年實體專輯“不會分離”已經(jīng)有3年多的時間,有“情歌唱作王”之稱的光良終于在歌迷的催促與期盼之下,推出加盟星娛音樂XYmusic.com的第一張新歌+演唱會LIVE精選專輯“臺北下著雨的星期天”。
這張新專輯不但收錄了光良2011全新創(chuàng)作單曲《臺北下著雨的星期天》,另外完整收錄了他2010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兩場演唱會的現(xiàn)場精彩實錄。在這兩場演唱會中,光良不但創(chuàng)下自己及馬來西亞中文演唱會史的新紀錄,在48小時內(nèi)連續(xù)兩場演唱會的曲目都不一樣,必須唱足超過60首的曲目,不僅對樂手以及光良來說都是一大挑戰(zhàn),更可說這是一張光良1995~2011的創(chuàng)作LIVE精華版。
光良2010年從臺灣開始演唱會巡回,唱遍馬來西亞、印尼,2011年繼續(xù)征服北京、香港及內(nèi)地的各大城市等等。這張專輯更有許多首歌是他首次收錄的獨唱版,像是光良第一首發(fā)行的暢銷創(chuàng)作金曲《掌心》及《想見你》、《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等,這些都是第一次收錄的獨唱版。而光良為了這出道以來第一張的個人新歌+演唱會LIVE精選輯,也鉚足全力和音樂伙伴們在編曲以及曲目上力求面面俱到,超過20首的經(jīng)典好歌絕對讓歌迷聽個過癮。
把賣萌進行到底
幾乎對每一個喜歡唱歌人的人來說,都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歌手。他/她從你還懵懂開始就陪伴著你,一直到你慢慢長大。你會聽很多很多遍他/她的專輯,幾乎每首歌都爛熟于心。你甚至?xí)7滤某唬ё值姆绞?。所有你身邊的朋友都聽過你在各種場合無數(shù)次唱他/她的歌。然后漸漸地,他/她幾乎成為你生活,或者至少是關(guān)于生活記憶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光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是這樣一個歌手。對于大部分“80后”的人來說,他的歌便一直貫穿在我們的生命里。記得初中畢業(yè)的時候在畢業(yè)旅行回程的大巴上唱《你好嗎》,記得高中住校時為當(dāng)時的女友點播《講不聽》,記得在高中的校園歌手大賽上唱《握你的手》,以及在大學(xué)的歌唱比賽唱《童話》(然后被淘汰)。他的歌對我們而言不再是歌詞+旋律那么簡單,而是從屬于,乃至于主導(dǎo)一段又一段記憶的主旋律。一個歌手在生活中占到這么重要的位置,想起來也是格外神奇的事。可是這一種主導(dǎo)記憶的力量,似乎從某一個時刻開始淡化,然后消散。在憑借一首《童話》再次紅遍大街小巷之后,光良的作品似乎讓人感到了一種隱約的重復(fù),甚至讓人懷疑是同一模式制造出來的流水線商品。從旋律到MV都幾乎和《童話》如出一轍的《約定》,到再次鉚足了勁煽情的《不會分離》,到旋律和歌詞越來越簡單的《右手邊》和《太天真》,最后到這首讓我聽了半首就覺得發(fā)膩的《臺北下著雨的星期天》,我也不能確定光良是否走上了一條“討好市場”或是“向市場妥協(xié)”的路,但是能確定的是,這樣的光良和這樣的音樂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夠感動我了。我跟朋友說,光良這張專輯最大的突破可能就是在MV里說了談不上多好聽的英語,而MV剩下的部分,他還是在一如既往地做發(fā)呆狀賣萌以及讓女主角死無葬身之地,唯一的不同點或許在于他那張試圖一直停留在初戀狀態(tài)的臉上,又多了幾道化妝品無法遮掩的褶子,讓他本身的年齡和他試圖構(gòu)造自己的年齡之間的差距愈發(fā)明顯。其實賣萌算不上錯,況且平心而論,在《第一次》、《單戀》、《朋友首日封》這些光良個人早期的MV里面,他也一直是在賣萌的。問題在于王大叔這樣孜孜不倦地賣萌一賣就是十幾年,他不累我們都累了。
是你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可是回頭說,光良算不算是一個成功的歌手?我想這張“演唱會LIVE精選集”已經(jīng)給了大家答案。無印良品時期的輝煌不用多提(順便說一句,無印良品很多紅的歌都是光良的作品),在單飛以后,他的第一張和第三張個人專輯都有大紅的作品(《第一次》、《童話》),第二張專輯雖然自己的作品不多,但是動靜相宜,質(zhì)量上程。即便到了第四張專輯“不會分離”,他也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制作水準。與品冠相比,光良在單飛后的成績似乎更好。他開了數(shù)次巡回演唱會,登上香港紅磡,還推出了一張粵語EP。從音樂發(fā)布的介質(zhì)上來說,他從“右手邊”開始嘗試了數(shù)字化的音樂發(fā)行,并最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星娛音樂(XYMusic)。從這個角度來看,光良的事業(yè)至少算是成功的。他留給了他的聽眾許多朗朗上口且堪稱經(jīng)典的作品。而這張新專輯的問題或許也正在這里:已經(jīng)3年多沒有發(fā)行實體專輯,這么長時間醞釀出的竟然只是一張演唱會精選LIVE?而看看專輯當(dāng)中的曲目,除了《臺北下著雨的星期天》和《太天真》以外,其余全部都是上了年頭的作品。在自己公司的第一張作品選擇炒這樣的冷飯,究竟是出于保險的考慮,還是如一些人擔(dān)心的,光良已經(jīng)“江郎才盡”,再拿不出更好的作品?當(dāng)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這張專輯沒有水準。至少從光良的現(xiàn)場唱功來說,這些經(jīng)典作品的現(xiàn)場演繹,還是值得一聽的。只是恐怕對于對光良抱有期待的人來說,原本這張專輯需要達到的,不僅僅是“值得一聽”的水平。記得有一句話說,如果你開始懷念,那么就說明你已經(jīng)老了。于是我們在光良身上看到了非常矛盾的兩面,一方面,他在回味著過往的輝煌,提醒著大家他曾經(jīng)帶來過多少的經(jīng)典。另一方面,他又在拼命修著圖扮著嫩,想賴在自己的MV里永遠做那個剛剛初戀的害死所有女友的倒霉男孩。與他的第一首歌《如果你還愛我》比起來,光良的創(chuàng)作雖然越來越熟練、越來越連貫,卻越來越口水,越來越低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應(yīng)該期待看到一個怎樣的光良,同時甚至?xí)胁话驳淖晕覒岩桑旱降资钱?dāng)年那個唱著青澀情歌的光良變了,還是我們已經(jīng)變得不再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