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龍
(池州學院,安徽池州247000)
話語標記的特點、功能及其認知闡釋
李二龍
(池州學院,安徽池州247000)
話語標記無固定形式,位置靈活,功能多樣。話語標記具有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說話的過程就是一個推理的過程,這種推s理必須建立在相關(guān)性的基礎(chǔ)上。因此,說話人必須遵守關(guān)聯(lián)原則,盡可能使自己的話語與語境相關(guān)。人們在對話中還應(yīng)遵循相互協(xié)同的原則,協(xié)同能促進話語理解,維持話語連貫。
話語標記;特點;功能;關(guān)聯(lián)性;互動協(xié)同
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s)又稱話語連接語(discourse connectives)、話語啟動語(discourse initiators)、話語操作語(discourse operators)、話語小品詞(discourse particles)、話語轉(zhuǎn)移標記(discourse-shift Markers)、語用標記(prag Matic Markers)、語用連接語(prag Matic connectives)、語用表達語(prag Matic expressions)、開 場 白 (ga Mbit) 等[1](Brinton,1996:29)。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如此眾多的表達方式,是因為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側(cè)重點不同。有的是從句法和語義的角度,有的是從語用功能的角度。也有的學者如Fraser(1996),Brinton(1996),Er Man(2001)等人把它們統(tǒng)稱為語用標記[1~3]。它們是口頭語中最常見的、似乎是“多余”的成分,但它們對喚起聽話者的注意,維持話語連貫,引導聽話者正確理解話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國外,話語標記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經(jīng)是話語分析和語用學研究的焦點。我國學者對話語標記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研究的重點主要是介紹和引進國外的研究成果,探討話語標記的語用功能,話語標記語用功能在翻譯中的再現(xiàn)等[4]。本文在分析話語標記的特點、功能的基礎(chǔ)上,用心理語言學和關(guān)聯(lián)理論解釋話語標記和語言交際。
Jucker(1993:436)認為,話語標記語具有以下四大特點:1)不影響話語的真值條件;2)不增加話語的命題內(nèi)容;3)與話語情形有關(guān),但是與論及的情形無關(guān);4)具有情感、表達功能,但不具有指稱、外延或認知功能[5]。Shourup(1999:230-234)則歸納出七大特性,包括連接性和非真值條件性。其中最突出的是連接性,即具有連接話語或其他語篇單位的功能[6]。此外,作為維持話語連貫性的一種手段,話語標記還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形式多樣
話語標記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是一個詞、一個短語或小句。如小品詞well,ah,oh,uh,huh,say;連接語如 and,but,so,therefore,because,after all, Moreover,if等;插入語如I Mean,I think,you know,you see等;副詞 actually,really,basically,incidentally anyway,now,等。還有其他如right,all right,that's right,sort of,kind of,O.K.yes等。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話語標記如“……的話”、“這個”、“比如說”、“明白了嗎”等。
(二)位置靈活、隨意
有些話語標記如really,basically,actually,anyway等沒有固定的位置。既可以放在話語的開頭,也可以放在話語中間或結(jié)尾。
E.g.
“Actually,It was More co Mplicated than that....”
“I' Min the Middle of writing an essay actually...”
“I' M,actually,in the Middle of writing an essay...”
(三)同一個話語標記可以表達多種語用功能
比如說,話語標記well可以表示“思考,以填補思維空白”、“緩和語氣”、“猶豫不決”、“不耐煩”、“意見的保留或懷疑”、“不完整”、“不充分”、“修正”、“話輪的開始或結(jié)束”、“話題的轉(zhuǎn)換”、“態(tài)度”“情感”等語用功能。話語標記right,all right,O.K.等既可以表示“贊同”,又可以表示“新話題的開始”,還可以表示“評判”或“態(tài)度”。下面以well為例來具體說明:
1)“And of course I'd always loved London.Well then,after the war I'd got a job and settled there...”(表示話題的轉(zhuǎn)換)
2)“Well thank you Ji Mfor talking to us about your work.”(表示話題的結(jié)束)
3)“Well,let's play the tape back”(表示建議)
4)“I've told her that you are,well,helping Me in this Matter”(表示思考,以填補思維空白)
5)“We walked along in silence for a bit;Well,not really silence because she was hu M Ming...”(表示修正)
6)“He also has a great love for his father”——“Well,Do you really think so?”(表示懷疑)
7)“Well,let Me finish”(表示維持發(fā)言權(quán))(以上例子均選自 Collins,1987:1654 -1655)[7]
(四)話語標記具有隨意選擇性(optionality)
Brinton(1996:35)和Schourup(1999:231)認為,話語標記語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具有語法的隨意選擇性(gra M Matically optional),即從句法結(jié)構(gòu)上來說,話語標記語是可有可無的,也就是說,去掉話語標記語不會影響到句子的語法性質(zhì)[1,6]。話語標記語不增加話語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se Mantically e Mpty),因此如果被省略,其表示的關(guān)系仍然存在,只是沒有像原來那么明顯而已。但是在當時的語境下會使話語顯得不連貫、不自然、不禮貌、尷尬甚至難以理解。由此可見,話語標記語并不是多余的。它們可以引導或幫助聽話人理解話語,排除其他誤解。
盡管專家和學者們對話語標記的認識和理解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話語標記具有兩大功能,即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1](Brinton,1996)。語篇功能主要是指話語標記能連接話語或語段,使話語更加連貫的作用,如列舉、總結(jié)、對比、因果、轉(zhuǎn)折、讓步、推斷等;換句話說,話語標記是用來表示話語之間的相關(guān)性。人際功能主要是指話語標記在建立和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表達情感、態(tài)度、評價、判斷、期待和要求,表明說話人的身份或地位,緩和語氣,減少面子威脅、轉(zhuǎn)換話題等方面的作用。也有的學者根據(jù)韓禮德的元話語功能理論,認為話語標記也具有元話語的功能。所謂元話語,就是指話語的話語。Brinton(1996:37)在對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礎(chǔ)上,認為話語標記(他稱之為語用標記)有九大基本功能:1)開始或結(jié)束話語;2)幫助言者獲取或放棄發(fā)言權(quán);3)作為一種補白(filler)或延遲策略(delaying tactic)以維持話語連貫和發(fā)言權(quán);4)表示話語的界限,即表示一個新話題或部分轉(zhuǎn)移話題或恢復前述話題;5)表示一個新信息或舊信息;6)限制話語之間的相關(guān)性或表明會話中的合作原則;7)修正自己或他人的話語;8)對前述話語表示反應(yīng)或?qū)笫鲈捳Z表明態(tài)度;9)引發(fā)言者和聽者之間的合作、共享或親近,包括核實或表達理解、驗證假設(shè)、表達尊敬或挽回面子[1]。
上文提到,話語標記的一個主要作用是維持話語連貫,促進話語理解。這種連貫是建立在話語之間的相關(guān)性的基礎(chǔ)上的。這是話語生成和理解的基礎(chǔ),也是Grice(1975)會話準則中的一個基本準則[8]。說話人之所以要使用話語標記就是想引導聽話人正確理解話語,促進交際的成功實現(xiàn)。說話的過程就是一個推理的過程。關(guān)聯(lián)理論(Relevance Theory)認為,推理是語言交際的核心,這種推理必須建立在相關(guān)性的基礎(chǔ)上,即言者通過話語表明自己的交際意圖,而聽者則根據(jù)話語或語境推導出交際意圖[9]。推理是一個集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如語境知識)于一體的過程。通過語境知識人們可以降低處理信息的難度。人們對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能得到同一的解釋是因為在長期的語言和思維實踐中形成了抽象思維定式。關(guān)聯(lián)理論還認為,成功的交際必須建立在最佳關(guān)聯(lián)性的原則上。所謂最佳關(guān)聯(lián)性就是指以最小的努力得到足夠的認知效果。在語言交際中,言者通過話語表示他所提供的信息會與聽者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即話語信息會與聽者已有的知識發(fā)生某種相互作用,從而形成關(guān)聯(lián)概念。這種關(guān)聯(lián)概念會隨著時間和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說話人必須遵守關(guān)聯(lián)原則,盡可能使自己的話語與語境相關(guān)。聽話人則利用關(guān)聯(lián)原則進行推理,推斷言者的意圖。話語信息的關(guān)聯(lián)程度取決于話語產(chǎn)生的語境效果和聽者處理話語時付出的努力。只有兩者達到了平衡,語言信息才最有關(guān)聯(lián)性。關(guān)聯(lián)理論還提出了互為顯映( Mutual Manifestness)的概念,認為人們能彼此交流信息得益于他們所共處的物質(zhì)世界和思維規(guī)律。但各自所處的認知環(huán)境或多或少呈現(xiàn)差異。因此,有時交際也會存在障礙。
心理語言學認為,人們在對話中會遵循相互協(xié)同的原則,即人們在對話過程中,說話的一方對另一方所處的情境,包括時空、說話意圖、上下文、前因后果、對方何許人等,會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或情境模式(Zwaan&Radvansky,1998,轉(zhuǎn)自王初明,2010)。王初明(2010)認為,“對話雙方相互協(xié)調(diào),交互啟發(fā),默契配合,自動對焦,無意識地構(gòu)建相互趨同的情境模式,從而相互理解話語的意思。這種言者和聽者之間的默契就是協(xié)同?!保?0]協(xié)同能促進話語理解,維持話語連貫。他還認為,協(xié)同包括情境的協(xié)同,語言結(jié)構(gòu)的協(xié)同和情感協(xié)同。發(fā)生在一個層次的協(xié)同會引發(fā)其他層次的協(xié)同。語言結(jié)構(gòu)的協(xié)同會引發(fā)情景模式的協(xié)同;反之,情境模式的協(xié)同會促進語言結(jié)構(gòu)的協(xié)同。對話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變量相互串聯(lián),相互作用,令對話者在語言理解和使用的各個層次相互協(xié)同。語言結(jié)構(gòu)的協(xié)同會使某些詞匯的復現(xiàn)率提高,加深對詞匯的理解。情境的協(xié)同有助于正確理解話語,情感的協(xié)同有利于交際的成功實現(xiàn)。
本文分析了話語標記的特點和功能,并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和心理語言學的角度解釋了話語交際。話語標記是日常會話中的常見現(xiàn)象。雖然學者們對話語標記的認識尚未達成一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話語標記的功能是語用的,話語標記不增加命題的意義,但對促進話語理解,保證話語的順暢進行,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有關(guān)話語標記,還有許多相關(guān)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Brinton,L.J.Prag Matic Markers in English:gra M Maticaliz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s[ M].Berlin;New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6.
[2]Fraser,B.Prag Matic Markers[J].Prag Matics,1996,6(2).
[3]Er Man,B.Prag Matic Markers revisited with a focus on you know in adult and adolescent talk[J].Prag Matics,2001,(9).
[4]李悅娥.話語分析[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Jucker H.Andreas.The Discourse Marker Well:A Relevance theoretical Account[J].Journal of Prag Matics.,1993,(19):435-452.
[6]Schourup,Lawrence.Discourse Markers[J].Lingua,1999,(107):227-265.
[7]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London:Collins Publishers,1987.
[8]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P.Cole & J.L. Morgan(eds.):Syntax and se Mantics:vol.3:Speech Acts.NewYork:Acade Mic Press,1975.
[9]張亞非.關(guān)聯(lián)理論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3).
[10]王初明.互動協(xié)同與外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2(4).
Characteristics,F(xiàn)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and their Cognitive Accounts
LI Er-long
(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
Discourse Markers have a variety of for Ms and flexible positions.They serve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Speaking is a reaso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relevance of discourses.Speakers Must observe the principle relevance, Making their speech relevant to the speech context.They should also observe 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ve align Ment as it can pro 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discourses and Maintain coherent discourses.
discourse Markers;characteristics;functions;opti Mu Mrelevance;interactive align Ment
H030
A
1001-7836(2011)08-0144-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8.059
2011-03-20
李二龍(1968-),男,江西信豐人,講師,碩士,從事英語教學法、第二語言習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