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明海
高校電視媒體構筑和諧文化育人平臺實踐探索
□文/劉明海
校園電視媒體(校園電視臺)是高校重要的校園媒體之一,是傳播學校信息、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構筑和諧校園影視文化的重要平臺。宜賓學院以校園電視臺為依托,結合影視文化的特征和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加強硬件建設和團隊建設,不斷創(chuàng)新電視節(jié)目內容和打造影視文化活動載體,為構筑和諧校園文化育人平臺做了積極探索。
電視媒體;文化育人;宜賓學院
影視文化是指以電影電視為載體的多媒體綜合性文化。當今是信息時代,青年大學生作為影視文化傳播的受眾群體之一,影視文化已經(jīng)滲透到青年學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校園電視媒體(校園電視臺)是高校重要的校園媒體之一,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加強高校校園媒體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以校園電視臺為依托,不斷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構建高校和諧影視文化,讓學生通過影視文化感受到真、善、美,在休閑中體會快樂,從壓力環(huán)境中得到放松,這是高校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迫切需要。
當前,影視文化傳播的載體主要有三種形式,即電影電視、印刷品和舉辦的影視活動,如觀眾見面會、影視作品首映式等。他們都具有教育性、娛樂性、現(xiàn)實性、藝術性和滲透性的顯著特征。好的影視作品和文化活動對受眾群體有積極影響,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反之,則對大學生群體有負面效應。
1、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數(shù)影視作品宣揚的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主旋律,倡導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引導人們積極、健康地生活,促進人類社會科學發(fā)展。作為在校大學生,影視作品也成為他們了解社會、學習知識的重要窗口。大學生通過觀摩健康向上的影視作品,可以感受真善美,貶斥假丑惡。通過這些優(yōu)秀作品的長期滲透,能起到激發(fā)斗志、陶怡情操的作用,從而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
2、有助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隨著時代的變遷,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影視文化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組織觀摩切合大學生實際的影視作品,舉辦有益的影視文化活動,讓青年學子廣泛參與其中,在影視作品欣賞中提高個人鑒別能力,在娛樂中學到文化知識,在活動中鍛煉非專業(yè)素養(yǎng)。
1、影視文化的多元與復雜給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帶來負面影響。當今的影視文化,由于載體多元與內容復雜,作品的教育性和藝術性良莠不齊。有的追求商業(yè)化、有的追求個性化、有的宣泄暴力、有的顛覆傳統(tǒng),很多作品充斥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觀念,大學生難免不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和沖擊,從而影響其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2、非主流影視文化的侵入沖擊大學生倫理道德觀,影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每一個國家的影視文化都是其社會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產(chǎn)物。不同國家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不同,其倫理道德也有差異。在一些國家,一些充斥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作品被合法生產(chǎn),這些內容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國情格格不入。他們通過走私、盜版、網(wǎng)絡傳播等方式涌入,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大學生接收到的不良信息越多,對其倫理道德、思想狀況的影響就越大,高校所開展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影響力就會減弱。
(一)目標。以校園電視臺為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貫穿于校園影視文化活動中,在貼近大學生生活,滿足大學生對于影視文化娛樂需求的同時,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校園影視文化活動和電視互動,構筑和諧校園文化的育人平臺,實現(xiàn)“寓教于樂”,促進學??茖W發(fā)展。
(二)思路。以硬件建設為基礎,團隊建設為抓手,創(chuàng)新節(jié)目內容為核心,校園影視活動為載體,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育人平臺,從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一)領導高度重視校園媒體的育人功能,不斷增加經(jīng)費投入,夯實構建和諧校園影視文化的物質基礎。宜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校園電視建設工作。他們認識到,校園電視臺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培養(yǎng)學生方面有積極的作用。為加強以校園電視臺為平臺的校園文化建設,自2002年開始,宜賓學院每年都拿出專項資金,開始校園電視臺的數(shù)字化建設。目前,校園電視臺擁有200余平方米的演播廳1間,數(shù)字攝像機5臺,非線性編輯機4臺,硬盤自動播出系統(tǒng)1套,形成了辦公區(qū)、教學區(qū)、生活區(qū)等閉路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每天8小時的自辦電視節(jié)目播出,為建設和諧校園影視文化夯實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加強學生影視團隊建設,確保校園影視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1、成立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形成覆蓋全校的學生影視文化傳播隊伍。宜賓學院校園電視臺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根據(jù)發(fā)展需要,在校園電視臺學生記者團隊的基礎上,于2009年6月正式成立校園電視臺學生社團組織——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簡稱“學視中心”),目前已發(fā)展到50余人。本著“關注校園動態(tài),展示師生風采,弘揚先進文化,搭建成長平臺”的宗旨,以“三貼近”為目標,以“迅捷的傳播,完美的溝通”為工作理念,設置有秘書處、新聞部、欄目部、專題部、DV創(chuàng)作部、節(jié)目推廣部等機構;同時,為保證校園媒體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開設長年招新機制,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優(yōu)秀大學生及時加入校園媒體學生記者隊伍,實現(xiàn)組織管理方式的融合,為學校熱愛電視傳媒和文化傳播的大學生搭建了廣闊的實踐平臺,也為學校學生影視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2、加強學生影視團隊專業(yè)培訓,為開展校園影視文化活動提供人才保證。學校從事電視文化傳播工作的專職教師只有兩名,大部分工作都要由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的學生記者去完成。由于學生主要時間在學習,其知識構成、媒體素質等方面也相對不足,因此,加強學生影視團隊的專業(yè)培訓是保證各種影視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
培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不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影視鑒賞講座和影視技術講座;第二,由校園電視臺老師每個月開展一次專業(yè)技術培訓;第三,由學生記者在每星期的自我管理會議上交流經(jīng)驗,促進相互提高。
(三)創(chuàng)新自辦節(jié)目內容,增強頻道吸引力
1、強化《校園新聞》節(jié)目,提升大學生政治素養(yǎng)?!缎@新聞》作為校園電視臺的常態(tài)節(jié)目,主要報道的是學校黨政活動和學生活動,節(jié)目的主角是大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全校師生的關注度都非常高。為了讓新聞報道更加貼近校園文化生活,新聞部的學生記者經(jīng)常深入一線,報道普通同學的事跡和校園動態(tài),如班級風采大賽、寢室設計比賽、個人才藝展示等。每期的《校園新聞》都有一線同學的報道,同學們都是節(jié)目的主角,《校園新聞》也成為校園內權威、貼近師生的一檔時政類節(jié)目。
2、開辦“百科知識”欄目,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每天中午12:40分和晚上18:40分,“百科知識”欄目主要播出百家講壇、子午書簡等節(jié)目,滿足大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渴求,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
3、開辦“運動時間”欄目,引導大學生在休閑中動起來。每天晚上7:50分是“運動時間”,校園電視臺準時播出大眾健身操,喜歡運動的同學跟著電視運動15分鐘,這也成為了許多同學的常態(tài)。
4、創(chuàng)設“知心”欄目,搭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橋梁。為配合學校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園電視臺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辟了《心旅驛站》電視欄目。欄目倡導“健康生活,快樂成長”,完全由學生制作而成,每周三在校園電視臺和校園網(wǎng)播出。旨在通過電視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協(xié)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電視互動為大家提供心理咨詢等服務。大學生通過電視節(jié)目、電視互動和案例解讀,可以學到切合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了解自我認識的不足,找到一些解決心理煩惱的辦法,為學校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搭建起心靈溝通的橋梁,提高行為應對能力,幫助大學生解除在學習、生活、就業(yè)等方面出現(xiàn)的困惑,營造人人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從而更加健康地學習、快樂地生活。
5、打造D V劇場,讓大學生成為“劇中人”。從2010年下期開始,每周四晚上都有一部學生自拍的DV短劇播出。來源主要是兩個途徑:一是學生記者和學生DV愛好者自編自導自演的DV短?。欢峭ㄟ^其他有合作的高校電視臺等單位提供DV短劇。
6、開辟“紅色影院”,構建校園紅色影視文化?!凹t色影視”主要是指以革命活動為主要體裁、以革命話語為主要形式創(chuàng)作的影視作品。“紅色影視”的內容有反映為中國崛起而奮斗不止的“大人物”,為中國發(fā)展做出了不滅的貢獻;也有通過塑造“小人物”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品德和歷史貢獻。如《張思德》、《雷鋒》、《英雄兒女》等“紅色影視”主角的奉獻精神和英雄氣概都給大學生帶來思想上的震撼和鼓舞。大學生耳濡目染的過程就是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思想的過程,從而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從2006年開始,“紅色影院”就開始播出,根據(jù)時間每周至少兩部愛國影片,影片內容以中宣部提供的100部愛國影片為主,每周日晚8點10分播出。
此外,還有《流行語時代》、《食樂對對碰》、《英語廣角》等自辦節(jié)目和開辟的《周末影院》、《電視劇場》、《歡樂時光》等電視欄目。這些節(jié)目和欄目的創(chuàng)設,豐富了校園熒屏,豐富了大學生的文化生活。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影視文化活動,吸引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
1、舉辦影視評析、影視大片觀摩活動。影視評論、分析活動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文化活動,通過評析交流,能有效幫助大學生挖掘各類影視作品的時代價值,培育大學生審美情操,引導大學生從影視作品中獲取精神食糧,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僅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宜賓學院校園電視臺就舉辦了5次影視評析活動,并邀請了專家參與活動。如宜賓廣播電視臺導演、制片人等。
2、成功舉辦校園短劇《流年》首映式。2010年10月,校園電視臺首部青春短劇《流年》成功首映,僅在首映現(xiàn)場的兩間多媒體教室就連續(xù)播放三場,現(xiàn)場觀看的師生達到1,200人。
3、2010年6月,校園電視臺加入中國高校電視臺聯(lián)盟。與全國高校學生電視臺同臺展示各自節(jié)目風采,并相互交流學習。
4、加強與校園其他學生社團的合作。1年來,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與校團委、學生會、宿管會、心理健康委員會等學生組織合辦或協(xié)辦了大型晚會6場,錄制了10多場晚會在校園電視臺播出,反響良好。
5、以節(jié)日為載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在五四青年節(jié)、國慶節(jié)、記者節(jié)、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大學生們都要舉辦友誼籃球賽、文娛晚會等活動。
6、成功舉辦D V劇本征集大賽和D V演員征集活動。這些活動既能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豐富銀屏內容,又能拓展校園影視文化活動的深度和廣度。
目前,宜賓學院校園電視臺創(chuàng)設了電視欄目10余個,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電視與校園網(wǎng)絡電視的同步播出,校園電視的收視率和網(wǎng)絡電視點擊率大幅提高。同時,大學生參與校園電視臺舉辦的影視文化活動人數(shù)穩(wěn)步增加,校園影視文化活動已成為學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之一,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認同,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以高校電視媒體為載體構筑文化育人平臺的實踐探索也給了我們如下啟示:
第一,大學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新基地和重要輻射源,大學生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應貫穿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和諧校園影視文化的構建必須讓大學生廣泛參與。
第二,高校大學生群體是影視文化傳播的主要受眾之一,也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傳承當代主旋律文化與傳統(tǒng)民族精神的主要對象。應用好校園媒體,發(fā)揮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引領功能,對于加強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建設一支具有較強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諧能力的學生影視文化傳播隊伍是構建和諧校園影視文化的重要保證。
第四,通過校園電視頻道建設能滿足大學生對影視娛樂的需求,能讓大學生通過影視文化傳播感受到休閑美,實現(xiàn)“寓教于樂”。
第五,舉辦影視鑒賞、影視觀摩、影視晚會等文化活動,可有效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養(yǎng)。
第六,和諧校園影視文化的構建需要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參與。加強文化傳播,從而增強影視文化的影響力。無論是我們制作的電視視頻、開辟的電視欄目,還是舉辦的影視文化活動,都應同步上網(wǎng),實現(xiàn)網(wǎng)絡互動和網(wǎng)絡滲透。
[1]張建波.傳播學視野下的高校影視文化教育研究[J].當?shù)拇逃茖W,2011.1.
[2]姜思哲等.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和對策[J].高教論壇,2010.2.
[3]劉明海,陳范華.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校園媒體建設[J].宜賓學院學報,2010.11.
G 64
A
宜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