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緒云
(和田地區(qū)實驗中學 新疆和田 848000)
重視家庭教育 突出育人地位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黃緒云
(和田地區(qū)實驗中學 新疆和田 848000)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而且是主導,其他都是輔助,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yǎng),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育過程產(chǎn)生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p>
家庭教育;教育模式;教育弊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的成長離不開園丁的精心栽培和呵護,也少不了陽光、雨露的滋潤。如果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社會和家庭則是孩子成長的陽光和雨露。如果說學校是孩子人生旅途的重要驛站,家庭則是“百年樹人”的起點和人生的永久港灣。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示泳颖負襦l(xiāng),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避髯訌娬{(diào)了環(huán)境對人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而且是主導,其他都是輔助,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yǎng),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育過程產(chǎn)生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這足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至關重要。
邁入21世紀,新的行業(yè),新的理念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家庭教育,這里不乏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方式方法,但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也呈現(xiàn)了一些弊端,必須引起我們深思。擔任學校學生思想工作教育的幾年中,我不難發(fā)現(xiàn)凡是在學校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或多或少都與家庭教育有關,學生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在家庭教育上確存在著弊端:
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文化素養(yǎng)、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科學的模式:第一、溺愛型模式,也是當前最常見的一種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對孩子的過分監(jiān)護和關注,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百依百順。這種家庭的父母和長輩都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盼著孩子快快長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龍”,成“鳳”。因此,他們對孩子在吃、穿、玩、用上總是一味遷就,一味滿足,這真可謂是對孩子充滿了柔情蜜意,傾注了全部心血??墒?,他們并無意識到這種嬌生慣養(yǎng)性的溺愛卻在潛移默化中侵蝕著孩子的心靈健康,使孩子漸漸地養(yǎng)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壞脾氣,滋長著放縱蠻橫的惡習,而且也逐漸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無能的人格。當孩子長大成人而面臨未來的生活挑戰(zhàn)時,則會因從小就養(yǎng)成事事依賴父母的特性而無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為此,不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價,而且整個社會也要付出代價,而這種代價往往又是相當高昂的。第二、專制型模式。專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現(xiàn)為對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強制多于慈愛,冷酷多于溫情。這一類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條,在家里往往是企圖利用對孩子的監(jiān)護權來建立自己對孩子的絕對權威,不準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見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則打,“不聽話”則罵,甚至于捆綁起來吊打,甚至發(fā)生悲局,釀成巨禍?!氨┚健钡募议L帶給孩子的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壓抑和人格上的侮辱。這種家庭撫養(yǎng)出來的孩子表面上馴服,內(nèi)心卻充滿著對專權者的敵意和怨恨,他們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轉而對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溫情,覺得無路可走時,還可能離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團伙中去尋找“溫暖”,嚴重時則可能走向輕生。這種專制式的家教,不僅葬送了孩子應有的許多寶貴品質(zhì),還塑造了他們逆反心理極強的反社會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第三、寬容型模式。這一類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對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發(fā)展,家庭成員之間互不干涉,父母對孩子沒有明確的要求,獎懲不明。這類父母對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極態(tài)度,認為“樹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觀念。處于這種養(yǎng)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難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俗話說“不管不教要變壞”。一旦家庭出現(xiàn)危機或孩子本身發(fā)生問題,而父母再來行使職權則已悔之晚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教育,但是,學校教育并不是萬能的,對一個人完整的教育來自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合力,缺一不可。但是很多家長要把教育孩子成人的責任一味地推給學校。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入學前,淘氣了,犯錯了,家長毫不在意,而是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呢,等上了學,叫老師來管教吧!”;孩子上學了,成績不理想,或行為習慣出現(xiàn)了問題,學校和老師需要家長的配合,一開始家長態(tài)度還可以,但隨著教師“請家長”的次數(shù)多了,家長便不耐煩了,想方設法、推三阻四地拒絕到學校來,逼急了甚至干脆來個“失蹤”,讓老師找不到影子,那心態(tài)非常明了:反正孩子放到學校了,你就看著辦吧!孩子本來沒有住宿的必要,卻偏偏執(zhí)意把孩子放到寄宿學校,理由很簡單:自己沒時間管孩子,也不會管,交給老師多放心??!完全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樣;還有的父母常常說:“我的工作忙,實在沒有時間教育孩子?!笔钦娴拿Φ竭@個份上了嗎?其實這不過是個借口,工作再忙,也不至于連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但正是有了這個借口,家長就把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都交給學校、交給老師了。
解決孩子的問題,必須家庭的配合,這不僅是一個教育方法的問題,也是一種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責任的問題。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特別是積習難改的一些相對嚴重的問題,家長在管教的過程中確實會有些困難,但如果家長放棄了管教,不再與教師配合,甚至躲避這種相互配合的機會,只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在父母的心目中,自己已經(jīng)不可救藥,那自己還有什么必要去改正錯誤,追求進步呢?一旦孩子形成了這種意識,再高明的學校教育恐怕也無力回天了!
至于說時間忙,純粹是給自己不負責任所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幾乎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我們跟孩子生活的過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給孩子深刻的影響,吃飯、看電視、睡覺前,這些零散的時間里,就可以跟孩子進行簡單地溝通和引導,根本不需要大段的時間。這是家庭教育的特點。借口時間緊,完全是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對社會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那么,作為家長,該如何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來培養(yǎng)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素養(yǎng)和優(yōu)良的品質(zhì)呢?
一、營造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皩捜菔且环N愛?!敝挥性趯捜莺椭C的氛圍里孩子才能健康樂觀地生長。這一點,家長們在平靜時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錯時,這種平靜往往被沖動所代替,從而說出或做出一些傷害子女自尊心的話與事。家長經(jīng)常教育孩子對人要寬容,但孩子卻從家長的“不寬容”中學會了不寬容,覺得家長的教育是虛偽的,教條的。確實,凡事對孩子不寬容,又怎能教會孩子寬容呢?看來孩子是把父母的實際表現(xiàn)來做為榜樣的。沖動的父母對孩子的過失采取的是“熱處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處理”的方法。兩者比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因此,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下某些狀況時,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切勿簡單化處理:子女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當子女出現(xiàn)“早戀”苗頭時、當子女情緒不穩(wěn)定時、當子女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時、當子女有厭學情緒時、當子女提出過分要求時、當子女自私自利時、當子女說謊時等等。作為家長要及時與子女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對話,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談話。如散步式談心、書信式談心均不失為心靈溝通的有效途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誠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無上,相信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一片摯愛之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從平等、寬容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能與人和諧相處,自信而不自傲;而來自缺少尊重和平等家庭的孩子則往往自私、粗魯,自傲而不自信?!胺N豆得豆,種瓜得瓜?!敝傅木褪侨绻覀円押⒆优囵B(yǎng)成具有怎樣品質(zhì)與修養(yǎng)的人,是可以通過家長們自身的率先垂范來努力實現(xiàn)的。如果說智力因素是與生俱來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發(fā)展的是教育者與家長共同的責任
二、構建“學習型”的家庭模式。我們的國家已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只有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需要?!皩W習型家庭”的組建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是家庭文明化程度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讀書型的家庭并非要求父母雙方必須是有高學歷、高地位的。但是基本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讀書是有用的,是終生的,是快樂的,是自覺的。讀書型的家庭大都具備下列特點:家里至少訂閱1-2種書刊,及時了解國內(nèi)外時政信息;收看電視新聞,不孤陋寡聞;家里設有1-2個書柜,并擁有相關知識的書籍和刊物等;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書房或臥室兼書房、客廳一角等;經(jīng)常與子女一起討論有關學習的話題;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常向子女談自己的學習感受;外出購物時常去書店購書或了解新書動態(tài);父母與子女比學趕幫超,共同進步。家庭就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因此,學習型的家庭,其意義是社會化的。古人云:“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弊x書可以讓人們驅除浮躁與貪婪。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樂學上進,那么我們的市民素質(zhì)就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祥和、更文明。
三、杜絕對攀比、奢侈。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一代中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逐步被淡忘。講究吃穿、擺闊氣、講排場成為了部分學生中的一種時尚。因此,對孩子進行節(jié)儉教育,刻不容緩。而崇尚節(jié)約,不講排場首先應該從家長做起。不少家長在不經(jīng)意之間為子女做了反榜樣。如請客、送禮、謝師宴、生日宴、團圓宴等等讓子女覺得這些很正常,反正父母有的是錢。如果我們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物質(zhì)上的需求而缺乏意志品質(zhì)的培育,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是令人擔心的?!皟€以養(yǎng)德”是良訓。應該教育子女從小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努力做到:家庭支出計劃化,不鋪張浪費,不與人攀比;父母穿戴得體,不夸張,不過分追求時尚;不賭博、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不收受不義之財,不搞職務犯罪;不浪費糧食和生活用品;外出購物以需要為準,不過分消費;走訪貧困地區(qū),感受清貧生活;節(jié)約水電資源,隨手關燈關籠頭等等。有句話說得好:“滿腹史書氣自華?!蔽覀兊那嗌倌暌坏碛辛藴Y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到那種熠熠閃爍的精神之光。新頒布的中學生《新守則》、《新規(guī)范》就是要全社會都來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關心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名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生活中的第一位導師。以自己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去影響和帶動孩子,成為社會健康道德的培育者和宣傳者。
四、“國家興旺,你的責任”。我們曾經(jīng)所說的“國家興旺,匹夫有責?!卑褜业那巴久\之責推向了“一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說:“國家興旺,你的責任。”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xiāng)、愛國家的情操,講述歷史上的志士仁人的愛國故事,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紹興來講愛國名人志士不勝枚舉。女俠秋瑾、一代文圣魯迅、數(shù)學家陳建功等等,都是曾留學海外而滿懷報國情懷的愛國典范。秋瑾出身名門而不圖富貴,魯迅棄醫(yī)從文而拯救麻木的心靈,陳建功“我出國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的祖國。”至今回響耳邊。家長應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家是我們的大家,而家庭就是小家。當兩者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服從國家的利益。狹義地講,當學校、班級與你個人利益發(fā)生矛盾時,要努力服從集體的利益;而當父母的利益與所在單位有所沖突時,家長應該服從單位集體的利益。這是最好也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為對于一名普通公民來講,愛國決非要轟轟烈烈,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愛國體現(xiàn)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體現(xiàn)在崗位建功立業(yè)上。從而以平實行動來教育感召孩子“國家興旺,你的責任?!?/p>
五、培養(yǎng)受挫能力,迎接生活挑戰(zhàn)。經(jīng)常聽說某某學生輕生了,跳樓了。追問為何,卻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就負氣出走;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就跳樓自盡;連自己的明星偶像去世了,自己也不想活了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受挫能力之弱令人震驚。他們過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擋著。因為,在父母眼里,為孩子做所有一切是應該的,無怨無悔的。但正是由于長期的呵護有加、使得我們的孩子缺少了自己承受挫折、應對困難的能力。凡此種種都給予我們做家長的以警示:孩子健康的人格、心靈的塑造是家長的首要任務。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的品格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如讓子女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公益性勞動,公德志愿活動,以培養(yǎng)子女勞動為榮的思想意識,受人誤解時要教育其合理提出,不要耍脾氣,更不能以此報復,對人要有寬容之心。在子女受到生活的挫折時,要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應對,應對方法正確的,要及時肯定,應對方式不正確的要及時教育,而不是埋怨和指責。只有這樣,孩子的心靈才會是一片晴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會日趨增強,才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
總之,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家庭是培養(yǎng)祖國未來的土壤,只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睦的家庭氛圍,懂得教育方法的家長才能教育出積極、健康、向上的新一代青少年。希望全社會都應行動起來,關注青少年的成長,關注家庭教育!
[1]伴孩子全面成長[M].西藏出版社出版,2008.
[2]魏書生.家教漫談[M].漓江出版社,1999.
[3] 白鴻勝.家庭教育藝術[M].山西經(jīng)濟出版社,1993.
黃緒云(1966-),女,新疆和田人,和田地區(qū)實驗中學思想教育工作科科長,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