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體溫的急救與復蘇
在低溫天氣下落水,最容易造成的便是低溫傷害,現(xiàn)場的救護除了相關的溺水急救之外,更需要注意對落水者進行低體溫的急救。
全身性冷傷亦稱涼僵、屬凍結性冷傷。是身體長時間暴露于低溫寒冷環(huán)境引起的體內熱量大量喪失,全身新陳代謝機能降低,正常中心體溫無法維持:由于體溫過低,最后意識喪失、昏迷.發(fā)生凍僵,重者凍亡。嚴重低溫(體溫低于30攝氏度)可以引起腦血流及氧需求顯著降低、心輸出量減少、動脈壓下降,由于腦功能明顯受抑,低溫患者可出現(xiàn)類似臨床死亡的表現(xiàn)。
復溫是救治的基本手段。首先脫離低溫環(huán)境和冰凍物體。衣服、鞋襪等同肢體凍結者勿用火烘烤,應用溫水(40攝氏度左右)融化后脫下或剪掉。然后用38~40攝氏度溫水浸泡傷肢或浸浴全身,水溫要穩(wěn)定,使局部在20分鐘、全身在半小時內復溫。到肢體紅潤,皮溫達36攝氏度左右為宜。對呼吸心跳驟停者,施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盡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fā)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循環(huán)。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
凍僵是指人體遭受嚴寒侵襲,全身降溫所造成的損傷。傷員表現(xiàn)為全身僵硬,感覺遲鈍,四肢乏力,頭暈,甚至神志不清,知覺喪失,最后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發(fā)生凍僵的傷員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后迅速脫去傷員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員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蝗绻挛镆褍鼋Y在傷員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皮膚,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后取下。
責任編輯黑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