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蓉
美國學校傷害事故中校方與教師侵權行為的責任認定
程 蓉
近年來,學校傷害事故頻發(fā),如何認定學校與教師應承擔的傷害事故的責任范圍和標準,一直是政府、學校和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介紹美國學校傷害事故中校方與教師侵權行為的責任及其認定,指出其對我國學校傷害事故處理具有借鑒意義。
美國;學校傷害事故;責任認定
學校傷害事故侵權行為認定一直是教育法中研究的重點,因教育的特殊性,被教育者的未成年以及教育活動時間范圍限定的爭議等因素,學校傷害事故和一般的民事傷害事故有諸多不同,傷害事故中校方與教師侵權行為的責任認定成為學校傷害事故處理的重要一環(huán)。
要對學生傷害事故中學校的責任進行認定,先要搞清楚學校對學生有什么樣的義務和職責,看學校是否盡到了這些職責和義務,然后,根據(jù)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來對學校的侵權行為進行認定。從時間維度看,學生傷害事故主要是發(fā)生在學生在校的時間或當屬于學校監(jiān)管的時間。學校對這一時間段的學生負有注意義務,而大多數(shù)學生傷害事故都是由于學校未盡到注意義務而引起的。學校不僅在不同時間段對學生負有監(jiān)管注意義務,而且對校園場所是否安全也有注意義務。根據(jù)美國歷年來法院的判例,這種注意義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早到學生給予足夠的監(jiān)控
學校監(jiān)管時間范圍一直存有爭論,從美國教育法判例中可以看出校方或教師的疏忽事實的成立,并不以在校時間為限。例如在1990年ChanV.Bd.Of Educ.Of Citu of New York案例中,紐約州上訴法院認為校方有疏忽事實,即使學生是在非上課時間(早上8點半以前)。因校方之行政人員在早上7點半已看到部分學生聚集于操場上,卻未加以處理,任憑學生從事危險的嬉鬧活動,法院因之判定學生受傷之事實學校不能卸責[1]??梢钥闯觯瑢W校員工有責任為早到的學生采取一定形式的監(jiān)管。監(jiān)管程度依早到學生的情況而定。如果對一群早到的學生沒有采取一定形式的監(jiān)控,預見性就得以成立。
預見性是過失侵權案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旦確立了預見性,學校必須采取合理的、謹慎的措施。當然教師也不是圣人,沒有理由期望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保證學生在任何情形下不受傷害,但有一關鍵點必須被強調,即在學生聚集在校等待上課的合理時間段,必須給予其足夠的監(jiān)控,非常謹慎地確保學生行為適當及未從事含潛在危險或有害的活動。
(二)對在校期間的學生提供合理而謹慎的監(jiān)控
有這樣一個案例:在午休時間,兩名高中生在進行擊掌戰(zhàn)游戲,結果導致一名學生死亡。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判學校有疏忽行為,原因是學校沒有對可預料的學生行為予以完全的監(jiān)管分配安排和適當?shù)姆闹噶?。所以,學校也必須為在休息、經過大廳、午餐或在課外的時間的學生提供適當?shù)谋O(jiān)管[2]。在正常的教學期間,學校工作人員有監(jiān)管學生的義務。法院把學??醋魇前踩膱鏊?,由此推定學校員工應謹慎地監(jiān)管著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監(jiān)管面覆蓋所有的學生在?;顒?。當然,教師首先對已經分配給他的學生承擔著首要的合理監(jiān)控責任,如果他們看到其他學生在從事存在潛在危險或者有害的活動,他們也有警告或者提醒的責任。
(三)上學放學途中學校的責任
對上學途中或放學后學生發(fā)生傷害事故,因為缺乏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除了在校車上,法院一般不認為學校要對學生在上學及放學途中負有管理責任。如果是學校負責的交通問題,若發(fā)生學生傷害,學校要承擔責任,否則,在無法律要求情況下,對于來學?;蚧丶彝局械膶W生,學校員工不承擔監(jiān)控責任。在1980年Sch.City Of Gary V.Claudio案中,一位學生在等待搭校車時被撞傷。法官認為校方未對搭校車之行進秩序加以規(guī)范,從而令學生在混亂中無所適從,因此應負疏忽的責任[3]。此外,法院判定也說明在校車上,如學生有不當?shù)男袨?,校方即應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放任不管的行為已造成疏忽事實的成立。放學后,學生為參加其它與學校無關的活動而留校等候私人接送,除非有特別規(guī)定,否則多認為學校沒有照管義務。
(四)對參加校外教學活動的學生提供監(jiān)督輔導責任
校外教學活動被看作是學校正常教學的一個延伸。學校舉辦校外活動時應采取嚴密的預防措施。例如:活動之前,負責活動的教師有義務將與此活動相關的情況特別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地方傳達給學生和家長;還需要制訂詳細的活動管理計劃;到實地去考察路線、地點、寄宿住所等。活動中,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動向;要對潛在危險的發(fā)生有應有的預感;在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的情況下要有處理辦法。在此類案件中,如校方沒有事先做好監(jiān)督輔導工作,對于可預見性的情況視而不見,法院一般會判定學校的侵權成立。
(五)維護學校場所安全的責任
學校應該盡量采取措施(比如定期檢查和維修)來保證教學場所和設施(包括土地、建筑物、其他教學和生活設施)的安全性。如因走廊照明不好、門鎖、設備、器材不牢固或不安全導致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要承擔疏忽責任,有監(jiān)管職責的校長和教師也要為其過失負個人法律責任。例如在1981年Wooding V.Bd.Of Educ.Of The City Of Manhasset Union Free Sch.Dist案例中,學校校內運動場中一個松垮的欄桿掉下打到學生,使其死亡。該生父母控訴學校早已知曉,卻無任何維修的計劃,仍任憑學生使用,顯有疏忽之閑,法院同意這一看法,認定校方負有疏忽侵權責任。
(六)對可以做防御措施的危險事故警覺的義務
除了一般照顧學生的責任外,校方應該警覺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性,提前做出防御措施,否則,即可能有侵權行為的成立。例如在1986年Doev.Durtschi案件中,學生被一位教師性侵害,法院調查發(fā)現(xiàn)加害教師以往已有性騷擾與侵害學生的記錄,校方卻不加理會繼續(xù)讓其任教,這種事實足以負起疏忽的責任[4]。
在美國,因為聯(lián)邦法律及州法中對責任及關照標準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加之訴訟之間的細微差別會導致法院不同的判決,要歸納出既定情勢下教師的管理責任范圍是比較困難的。一般而言,法院多約定俗成地認為教師必須預見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并采取適當措施以保護學生,其范圍包括教學、監(jiān)督管理及提供緊急治療措施等。法院雖了解教師并不能完全保證學生不發(fā)生任何意外,但若已有明顯跡象顯示會導致危險,教師即有告知處理的責任。任何不當疏忽或不當行為,皆可能造成侵權行為的成立。
(一)管理的責任
適度的管理學生是教師的重大責任之一。教師的責任即指在能力范圍內,預防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并對學生的活動加以管理,其管理程度則依活動的性質與環(huán)境而有所不同。原則上,教師雖有管理學生的義務,但對不可預見之外的情況并不需要負責任。教師管理與照顧學生之責極為繁瑣,無法面面俱到。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往往視個案而定,在同樣的處理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卻可能得到法官不同的判斷。法官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將事件發(fā)生的情景與教師所提供的管理放在天平兩邊,看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則侵權形成[5]。此外,教師也需視環(huán)境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管理與照顧。比如機房、游泳池、運動場等更具危險性的場所應該給予加倍管理與照顧。
(二)教導的責任
對于可能導致危險的活動,教師必須事先詳加解說,如果解說不當或未盡教導的責任,致使學生因之受傷時,教師疏忽的侵權事實即可能成立。根據(jù)美國歷年法院的判例,所謂不當?shù)慕虒Э梢詾橐韵率聦崳海?)對于可能導致危險的實驗、機器、體育器材、運動活動等實施或使用,提供不恰當?shù)木?。?)要求學生從事超乎其能力的活動。(3)明知器材已有故障,卻依舊讓學生使用。(4)并未提供安全守則與規(guī)定。除了給予適當?shù)慕虒c警告外,教師必須依其專業(yè),檢視學生的年齡與能力,提供合宜的教學活動。特別對于年齡較小未成年的學生要給予更多關注教導。
(三)提供緊急治療措施
雖然學校人員并非醫(yī)療人員,但是仍必須在學生受傷后,提供立即與適當?shù)木o急治療措施。根據(jù)歷年判例,美國法院對學校是否提供適當?shù)木o急治療措施極為重視,并將之做為侵權行為是否成立的指標?;旧戏ㄔ翰恢鲝垖W校人員扮演醫(yī)生的角色,但是,如不采取緊急治療措施可能造成學生直接的生理傷害甚至導致死亡,所以,學校人員必須提供適當及時的緊急治療措施。教師若對受傷學生沒有關注照顧,法院將認定其侵權行為成立。
美國教育法判例中對學校傷害事故的判定及其中體現(xiàn)出的法律精神對我國學校傷害事故的判定處理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美國學校學生傷害事故的疏忽責任認定適用于侵權法,在疏忽責任的歸責原則上依照過錯原則承擔民事責任。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活動中,學校對學生負有注意義務而不是監(jiān)護責任,注意的標準是在“預見性”原則下的“合理而謹慎”的正常人的行為水平[6]。這些內容可以說是美國學校學生傷害事故過失責任認定的核心和精髓,而它們與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各地方《條例》中的相關規(guī)定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國于2002年由國家教育部發(fā)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簡稱《辦法》)解決了學校是不是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這一長期以來倍受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關注的問題。第7條規(guī)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學校的職責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第5條);規(guī)定應采用過錯責任原則認定學校對于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學校有過錯,未履行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時承擔法律責任;學校沒有過錯,已履行了相關職責、行為并無不當?shù)模怀袚熑危ǖ?至13條)。不僅如此,《辦法》還具體規(guī)定了學校、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甚至其他社會主體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擔責和免責情形,并設專章分別對“事故處理程序”及“事故損害的賠償”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梢姡秾W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作為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的規(guī)則已與國際接軌,顯示出我國教育法規(guī)的制定正走向理性和成熟。這幾年法院在審理學校傷害事故案件中,基本會參照《辦法》中的條文,但《辦法》只是教育部頒布的部門規(guī)章,其出臺不能真正使司法實踐“有法可依”。相比較而言,美國教育法所屬判例法的特性,使其教育判例可以作為判案依據(jù),法院在判案過程中可以依據(jù)之前判例進行判罰,而不僅僅是參考。目前,我國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法律效力還是比較低的,在《辦法》之上出臺有關學校事故法的呼吁一直不絕于耳。特別是最近學校安全事故頻發(fā),伴之而來的處理糾紛問題日益嚴重,各界都在呼吁出臺《學校安全法》。學校是特殊場所,在其中學習生活的大部分是未成年學生,他們需要特別的關注照顧,學校傷害事故的出現(xiàn)不是我們所想看到的。保障學校教育安全應具備的條件也不是簡單的通知發(fā)文所能奏效的,它需要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讓學校安全教育和安全評價工作有法可依,真正走上依法治校的軌道。參考借鑒國外的做法和觀念,制定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安全法規(guī),保證教育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1]秦夢群.美國教育法與判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許杰.美國公立學校學生傷害事故中過失侵權的責任認定[J].比較教育研究,2004(5).
[3]方曉徽.論美國公立中小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責權關系:從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的視角[J].教育科學,2006(12).
[4]歐陽巍.美國學校傷害事故的防范與管理[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5]韋翠萍.論學校侵權事故及其處理和防范[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3).
[6]姚云.美國高等教育法治的制度與精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D923
A
1673-1999(2011)05-0073-03
程蓉(1986-),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安徽合肥 230039)高等教育研究所2009級高等教育研究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比較高等教育。
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