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紅
(長春大學 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普通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考
李映紅
(長春大學 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高等數學課是普通高校大學生的一門基礎必修課,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應有所變化。本文從深化高等數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教學模式的轉變,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目標的差別化以及高等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等幾個方面探討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高等數學;改革;教學模式
高等數學課是普通高校大學生的一門基礎必修課,是理工類、經管類學生考研究生的必考科目。高等數學課除了是學習專業(yè)課的基礎工具之外,也是提高學生自身文化素養(yǎng)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然而當前的高等數學教學在某些方面還不是盡如人意,如學生對高等數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等。這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也不利于人才的選拔和培養(yǎng)。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原有的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應有所變化。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已經成為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1)深化高等數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數學課是大學生一年級就開設的必修課程。必須讓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這樣不論對數學感興趣與否,每個學生從客觀上必須要學好數學,重視數學。第一,高等數學具有現實的性質。相對于初等數學來說,高等數學雖然抽象性、邏輯性和技巧性比較強,但高等數學的絕大多數概念都來自現實生活,并對這些概念、性質及計算方法進行研究之后,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第二,學生要用現實的方法學習高等數學。通過熟悉的現實生活,讓學生逐步發(fā)現和得出數學結論。在講解定積分定義時,拿一根粉筆在半空中將它放開,即自由落體運動。讓學生觀察這一過程,并試圖讓學生解決如何求0至0.2秒這段時間內粉筆經過的路程。這種觀點集中體現在強調高等數學應用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高等數學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是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趨勢。強調高等數學的重要性是學生客觀上重視高等數學的必要手段。
(2)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傳統(tǒng)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必須是無須質疑、確定的知識,那些有待于討論,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內容是要極力回避的,整堂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解,學生沒有思考和討論的時間,而且內容多,學生不能及時消化和理解,從而使得高等數學課本只有枯燥的公理、定理、公式。目前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觀點是強調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高等數學是極為重要的,是學生理解高等數學的重要條件。雖然學生要學的都是已知的數學知識,但對大學生來說仍是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類似創(chuàng)造的過程來形成。譬如,在講無窮級數的定義時,可以創(chuàng)設下面的問題情境。
小球從1米高處自由落下,每次跳起的高度減少一半,問小球是否會在某時刻停止運動?說明理由。
學生從數學現實出發(fā),在教師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用模仿、觀察、猜想等手段搜集素材,獲得經驗,并形成類比、分析、歸納,漸漸達到知識的數學化、形式化和嚴格化。
教學過程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是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在教學模式上,我們要逐漸轉變教師為中心的主導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更應是一個合格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和“評價者”。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是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動力基礎。
(3)高等數學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近年來,高等數學的教學十分重視計算機輔助教與學的研究與實施。《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學教育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考慮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边@就要求高等數學教師一方面能夠將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教學結合起來,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編制各類軟件,借助計算機形象、快速等特點配合教師教學,使教師的指導與主觀能動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學生也可以自己通過電腦、網絡等獲得信息,進行高等數學的學習活動。
(4)高等數學教學目標的差別化。課程目標的差別化是高等數學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動向。目前大多數普通高校對于高等數學教學大綱的制定只分文、理,不分專業(yè)。比如,《高等數學》中的通量、散度與旋度等知識點,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學習專業(yè)課《電磁場與電磁波》時要用到,但由于學時不夠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學進度計劃及目的要求里只要求知道散度的計算公式,關于旋度等知識課堂不講解,此部分內容期末考試不作要求,學生自學。這樣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不夠深刻甚至根本不知道,在學后續(xù)課課時感到吃力。為了能更好的為學生學習專業(yè)課打下基礎,高等數學的教學大綱則應按照不同的專業(yè)制定不同的目標水平。同時,由于大學生高考分數的不同及個人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許多差異,導致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和發(fā)展結果復雜多樣,所以高等數學的學習程度也應有一定的差別,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選擇不同的程度,如補習、補充、發(fā)展、深化,以便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有收益。高等數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5)高等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高等數學應用廣泛,它可以解決生活中和其它學科中的問題。是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大一下學期除了學習高等數學外,還開設大學物理課程。大學物理中要經常用到微分、積分的知識,高等數學知識在大學物理中運用時符號的差異、實際意義的變化對學生來說要有一個銜接和適應過程。教師除了從數學角度去解釋定義、性質等知識外,還要把一些知識在物理或是其它專業(yè)領域的實際意義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建立一些適當的數學模型去解決其它學科中的問題。在高等數學課程中設置與其它學科綜合學習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大學生綜合的運用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判斷的能力;掌握信息的收集、調查、總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能力等。
高等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持續(xù)性的過程,它需要學校、教師與學生的不斷努力。學校要為高等數學的改革提供一個得硬件和軟件的支持;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學生要不短進取、不斷努力。只有三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高等數學課程改革一定會踏上新臺階。
[1] 張維忠.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2] 駱洪才.數學教育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關麗紅.淺議高等數學教學[J].長春大學學報,2008(8):79-91.
[4] 楊宏林.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J].數學教育學報,2004(2).87-89.
Thinking on High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in General Colleges
LI Ying-hong
(College of Scienc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Higher mathematics is a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in general college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ls,methods and means should be changed.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higher mathematics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recognition of mathematics course importance,teaching mode change,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differentiation of teaching object and the interconnection with other subjects.
higher mathematics;reform;teaching mode
G642
A
1009-3907(2011)12-0166-02
2011-02-10
吉林省教育廳項目(吉教科合字[2011]第207號)
李映紅(1966-),女,吉林舒蘭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應用數學的研究。
責任編輯:張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