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鑒清 崔新明
下肢靜脈曲張是指下肢淺靜脈系統(tǒng)迂曲、伸長和擴張,大多發(fā)生于大隱靜脈,是周圍血管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關于靜脈曲張的發(fā)病機制還不是十分明確。以前人們認為靜脈瓣功能不全、靜脈管壁薄弱和靜脈內壓力持久地升高是靜脈曲張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有研究提出靜脈管壁的曲張與平滑肌細胞的結構改變密切相關[1-2],還有研究認為靜脈曲張與膠原纖維增多有關[3]。本實驗通過觀察曲張下肢靜脈管壁超微結構的改變,為探討靜脈曲張發(fā)病原因提供超微病理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大隱靜脈曲張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齡43~72,平均54歲。對照組正常大隱靜脈1例。手術組取出的大隱靜脈在盡量避免人為損傷條件下進行。
1.2 透射電鏡樣品制備 將大隱靜脈放入4%戊二醛中前固定4 h,PBS沖洗,再用1%鋨酸后固定1.5 h,蒸餾水沖洗,50%、70%、80%、90%、95%乙醇,95%乙醇:95%丙酮,100%丙酮脫水各10 min;環(huán)氧丙烷30 min;環(huán)氧丙烷:環(huán)氧樹脂(1∶1)3 h,環(huán)氧樹脂包埋,35℃、45℃及55℃各12 h,超薄切片,醋酸雙氧鈾、檸檬酸鉛雙重電子染色。然后在JEM-1200EX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
2.1 正常大隱靜脈超微結構特點 正常靜脈組織共分3層,內膜為內皮細胞,中膜為平滑肌細胞、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外膜為疏松結締組織。對照組大隱靜脈內膜,內皮細胞表面光滑,核大,突向管腔,胞漿內可見線粒體、粗面內質網、吞飲小泡及W-P小體,細胞基底膜完整,細胞間連接緊密。中膜平滑肌細胞排列規(guī)則,細胞膜完整,細胞核呈橢圓形,胞漿內可見密斑及密體,還可見粗面內質網和線粒體等細胞器。外膜可見膠原原纖維。
2.2 內膜的超微結構改變 可見有些內皮細胞呈不規(guī)則形,內皮細胞間連接松散,而且與下方膠原組織之間的間隙增寬,有脫落的趨勢。有些內皮細胞完全脫落。內皮細胞表面可見較多的微絨毛,細胞核多呈不規(guī)則形,核膜多凸凹不平,個別細胞核呈固縮改變,核內異染色質多沿核膜下方分布。
胞質內可見一些線粒體呈空化改變,還可見到脂褐素沉積,胞膜下的吞飲小泡結構減少甚至消失。在內皮細胞下方可見遷移的中膜平滑肌細胞。
2.3 中膜的超微結構改變 平滑肌細胞大小不一,且排列略顯紊亂。平滑肌細胞胞核大,核形狀不規(guī)則,胞漿中粗面內質網擴張明顯,線粒體呈有嵴斷裂、空化改變。有的細胞核內異染質趨邊凝聚明顯,肌絲結構尚可,密斑及密體略有減少。有的平滑肌細胞,其內肌絲及密斑、密體結構很少,粗面內質網、線粒體、糖原等細胞器豐富。
2.4 外膜的超微結構改變 外膜內細胞成分少,可見大量的膠原原纖維增生。有的地方還可見高電子密度不規(guī)則形致密物沉積。
由于血液長期瘀積在曲張靜脈內,導致內皮細胞缺血缺氧,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改變,細胞萎縮甚至脫落,物質交換能力下降,對于中膜細胞的營養(yǎng)供應降低[4]。本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內膜局部出現(xiàn)內皮細胞與其下方的膠原組織間隙增寬,甚至脫落的現(xiàn)象。內皮細胞表面可見大量微絨毛結構,線粒體呈空化改變,有的胞質內還可見脂褐素結構。線粒體空化說明內皮細胞出現(xiàn)了缺血缺氧的改變,脂褐素的出現(xiàn)也說明內皮細胞的功能衰退。這些均可導致內皮細胞的功能受損,從而影響中膜平滑肌細胞的功能。
血管平滑肌細胞有收縮型和合成型兩種。收縮型平滑肌細胞胞質內肌絲含量多而細胞器含量較少。合成型平滑肌細胞則是胞質內肌絲少,而細胞器豐富[5]。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平滑肌細胞排列紊亂,并且出現(xiàn)向內膜下遷移的改變。平滑肌細胞胞質內成分的變化,顯示靜脈曲張時,平滑肌細胞由收縮型向合成型發(fā)生轉變。當平滑肌細胞轉變?yōu)楹铣尚蜁r,會影響中膜肌層的舒縮功能,降低靜脈壁的彈性,增加靜脈曲張的機會。
我們在觀察外膜結構時發(fā)現(xiàn),大量的膠原原纖維增生,這勢必會導致血管壁的韌性增強,但是因血管壁增厚也會導致其彈性的下降。
靜脈曲張與靜脈管壁三層結構的超微結構改變均有關聯(lián),尤其是平滑肌細胞的表型變化及膠原原纖維的增生,都增加靜脈曲張的機會。
[1]WaliM A,EidR A.Smoothmuscle changes in varicose veins:an ultrastructural study.J SmoothMuscle Res,2001,37(5,6):123-35.
[2]張媛媛,韓卉,黃大可.曲張大隱靜脈平滑肌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42(2):164-166.
[3]王嶺,李南林,張震.人體正常和曲張的大隱靜脈中膠原亞型的比較.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4(8):744-6.
[4]韓麗娜,王春喜,顧瑛.激光光凝后曲張大隱靜脈的組織病理學變化.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05,14(3):173-176.
[5]李運輝,褚海波,徐永波,等.曲張大隱靜脈管壁病理改變與臨床病期的關系.實用醫(yī)藥雜志,2009,2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