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鑫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江西井岡山 343600)
試論黨性教育的載體建設
張鑫鑫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江西井岡山 343600)
黨性教育是提高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將它落到實處,就需要把握黨性教育的特點,加強黨性教育的載體建設,達到切實提高黨性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黨性教育;特點;載體建設
黨性教育是黨組織圍繞黨及其事業(yè)的鞏固、發(fā)展、壯大,對黨員實施的盡忠、盡職、盡責的教育。把黨性教育落到實處,既是黨性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是當前干部教育培訓中一個帶有根本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需要在把握黨性教育的特點基礎上加強黨性教育的載體建設,為黨性教育的開展構建良好的平臺,切實增強黨性教育的有效性。
(一)具體性。黨性教育的對象是人,人的本質具有具體性。每個人無論在體力、智力、能力、個性上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并且在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社會經歷、思想觀念、身心發(fā)展水平、個體心理特征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只有具體分析處在一定社會結構中各種不同地位的人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活動,即具體的社會關系,才能認識不同人的不同本質。教育者要準確地把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育對象的特點和差異,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提出恰當的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決不同教育對象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黨性教育的預期效果。整個黨性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具體的實踐過程,因此,黨性教育具有具體性的特點。
(二)人民性。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是黨性最純潔的表現。因此,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始終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真心誠意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努力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黨性教育的這個最終目的決定了黨性教育必須體現人民性。
(三)時代性。黨性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是由黨所面臨的形勢和所擔負的任務決定的,不同歷史時期對黨員干部的黨性有不同要求,或者說有不同的側重點。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黨性是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黨性是對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思想的克服,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黨性是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和官僚主義作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當前對黨員干部的黨性要求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強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員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上的先進性,對黨對人民負責,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可以看到,在我黨的歷史上,由于黨面臨的歷史任務和時代背景的差異,黨性教育提出了不同的內容和要求,采取了不同形式,使每一次活動都有力地推動了全黨思想理論水平的提高和黨的作風建設的加強,為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的貫徹落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證作用。
黨性教育要通過一定的載體進行。載體承載和傳遞黨性教育信息,是聯系黨性教育主體與客體的一種物質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現形態(tài),是開展黨性教育的平臺。因此,要增強黨性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加強黨性教育載體的建設。
(一)設立黨性教育的專門機構。黨性教育的專門機構指專門設立的以黨性教育為內容,針對黨性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進行集中地、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黨性教育的組織。它不僅提供了集中開展黨性教育的場所,而且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精煉的教學內容,專門的教師,保證了黨性教育的有效性。我們黨可以借鑒國外一些政黨的成功經驗,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籌劃,建立一些專門從事黨性教育培訓的機構,設置專門經費預算,使其能夠針對黨性教育對象的特點,通過準確把握本機構的辦學特色,找準目標定位,有計劃性、有針對性地辦學,從而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黨性教育的科學性。
(二)完善黨性教育的教材體系。教材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員交流的媒介,既是知識的載體,也是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熏陶的中介。加強教材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目前,黨性教育教材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普遍的國家課程,各級各地的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也根據自己的地域和資源優(yōu)勢、辦學條件、功能定位開發(fā)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教材。但是還存在黨員黨性教育教材建設總體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教材層次區(qū)分度不夠、對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研究不夠、教材內容交叉重復現象嚴重等問題。因此,在教材的開發(fā)上,要加大調查研究的力度,深入了解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本地的資源優(yōu)勢進行教材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并要注意研究不同的教學對象的特點,抓住主要矛盾及問題的主要方面,開發(fā)出不同層次和深度的適合不同培訓需求的教材。同時,在教材的開發(fā)中要運用系統的、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使教學內容既成系統,又要具有各自的獨立性,避免教材內容的交叉重復,造成資源的浪費,形成教材建設上的“和而不同”。
(三)建設黨性教育的師資隊伍。黨性教育的效果不僅依賴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先進性,還依賴于教師自身的先進性,只有自身具備了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才能起到表率、示范、帶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讓學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把加強教師的黨性修養(yǎng)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教師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契機,以“黨性強、作風正、形象好”為目標,引導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要鼓勵教師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政策理論水平不斷提高,使自己的政治立場、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精神境界更加符合客觀世界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符合黨的事業(yè)的客觀需要,從而為增強黨性修養(yǎng)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要組織教師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掛職鍛煉,從而了解國情、省情和所在地區(qū)、某條戰(zhàn)線工作的基本情況與問題,了解社會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大的實際問題,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語言和實際需求,了解黨對各條戰(zhàn)線工作規(guī)定的方針政策及具體工作指示,這樣才能幫助學員理論聯系實際,不說“外地話”,與學員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和共同的語言。
(四)建立黨性教育的評估機制。評估是黨性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和確保黨性教育質量的主要手段,更是目前黨性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增強黨性教育有效性,需要實施多層次、多形式、系統化的培訓評估。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以有效增強黨員的黨性為目標,以提高培訓質量為核心,遵循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科學合理的黨性教育評估內容體系;明確質量評估的目標、要求、方法等,制定較為完善、科學、可操作的黨性教育評估制度體系。評估標準要做到科學、合理、系統,評估過程要做到程序規(guī)范、嚴謹、明確,評估方法要做到多樣、全面,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升,切實抓好評估成果的運用,通過信息反饋、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等措施,充分發(fā)揮評估的檢驗作用、激勵作用和推動作用,最終達到增強黨性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1]楊志和.新時期黨性黨風教育的新思考———以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為例[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09(6).
[2]楊紹華.試論黨性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J].黨建研究,2011(3).
D261.42
A
1008-8431(2011)06-0046-02
2011-10-07
張鑫鑫(1983-),女,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務部教學管理處干部,教育碩士。
(責編:趙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