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云南省臨滄市人民醫(yī)院 云南臨滄 677000)
分析探討腎病患者的護理安全問題及其防范措施
劉春梅
(云南省臨滄市人民醫(yī)院 云南臨滄 677000)
本文分析了住院腎病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并提出對策,落實安全措施,其是防范和減少醫(yī)療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是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關鍵。
護理安全 腎 防范
腎病患者多伴不同程度浮腫,皮膚變薄,抵抗力下降,床單清潔不徹底、患者指(趾)甲過長、長期臥床等因素均可使皮膚受損。部分血液透析患者保留有深靜脈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保留有腹透管,活動受限,稍有不慎即可造成管道脫落,引起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威脅生命。老年、小兒及煩躁不安者還易出現燙傷、滑到、墜床等意外事故。
終末期腎病患者大多病情復雜,并發(fā)癥多,變化快,來勢洶,如果各種搶救設施不完備,功能不健全,或是護理人員不了解各種器材的存放位置,不能熟練掌握各種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對新設備不了解、不會用,都會嚴重影響搶救工作進行,引發(fā)護理安全問題發(fā)生。
缺乏職業(yè)道德和責任心,不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颊咦≡喝^程都離不開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護理安全問題。護理人員法規(guī)意識淡漠,對職業(yè)風險缺乏足夠認識,工作不負責任,對患者不關心,不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等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致使錯抄或漏抄醫(yī)囑,或給患者用藥張冠李戴,或是看錯藥品劑量導致用藥錯誤;交接班不認真,對急、危、重癥患者不進行床頭交接班,一些特殊治療及特殊檢查不交接清楚,致使耽誤治療。不按時巡視病房,觀察病情不仔細,不能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以至于加重病情。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及家屬知識欠缺,引發(fā)護理安全隱患。
有些患者文化素質低,理解接受能力差,也有部分患者由于住院時間長,失去耐心,警惕性放松,不能很好的配合護理人員工作,如不按時服藥,擅自外出,拒絕檢查,拒絕翻身,終末期腎病患者不聽勸告,大量進食含鉀高的食物致血鉀升高或是大量飲水誘發(fā)左心衰竭等,這些違醫(yī)行為都可引起護理安全隱患。
完善病房各項基礎設施,定期檢查各項設施功能是否完善。廁所內地面要保持干燥清潔,旁邊要設有扶手;定期檢查床檔是否牢固,螺絲是否有松動脫落;開水爐要標識清晰等。對新入院和已入院患者及時剪短指(趾)甲,浮腫嚴重者囑穿著寬松衣服;掃床要徹底,防止損傷皮膚;對長期臥床患者要定時翻身,建立翻身卡并記錄簽名;臨時深靜脈置管、腹透管要注意清潔,妥善固定,防止牽拉。
護理人員要了解腎內科常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病房藥物要專人專管,定期檢查保存設施功能是否完善,保存環(huán)境是否符合儲存要求,藥物有無過期、變質等,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制度,擺放口服藥物要求整齊有序,標識清晰。按時發(fā)放藥物,確認患者身份無誤后方可發(fā)放。親自看到患者服下后方可離開,必要時喂服,以防忘服或患者有意不服用。對一些特殊藥物,如降壓藥、激素類、免疫抑制劑、活性炭等需交待清楚注意事項并注意觀察藥物作用。不可將整瓶或整盒藥物發(fā)給患者。醫(yī)囑有變動時要及時更改口服藥本,防止出現差錯。
定期檢查維修各種搶救設備,專人管理,確保性能優(yōu)良,擺放位置合理,便于使用。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確保每個護理人員都能正確熟練掌握操作流程。
根據患者性格、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及疾病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發(fā)放健康教育卡。對接受能力差的患者要有耐心,反復講解,隨時講解。根據疾病的變化及時更換健康教育內容,防止發(fā)生護理安全問題。如急性腎衰竭患者在少尿期要嚴格限制水及鈉鹽、鉀鹽的攝人,以減輕腎臟負擔,減少心衰發(fā)生可能。但在疾病進入多尿期后,就要增加水及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攝人,以滿足身體需要。
優(yōu)質的服務、一流的護理質量是最好的護理安全保證[3]。護理安全是一項復雜而費時的工作,只有了解了腎內科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才能提高預見性,提出防范措施,落實到位,減少護理安全問題發(fā)生,才能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1] 陳勇.試論新形勢下的醫(yī)院安全管理[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03,10(3):221~223.
[2] 黃麗歡.我國老年病人淺靜脈穿刺技術的研究進展[J].現代護理,2005,11(4):273~275.
[3] 王國權,范靜.護理風險的分類與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56~57.
R473.72
A
1672-5654(2011)12(a)-0057-01
20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