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仙 許定坤
注射用芐星青霉素為青霉素二芐基乙胺鹽與適量的緩沖劑及混懸劑合成的無菌粉末,進入體內(nèi)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fā)揮殺菌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預(yù)防和治療,通常是用120萬U的注射用芐星青霉素作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連續(xù)3~4周。該藥溶水性差,加入滅菌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即配置成混懸液?;鞈乙簩儆诖址稚Ⅲw系,分散固體粒子大于膠體粒子,多數(shù)粒徑在0.5μm~10μm,也有的可達50μm以上。由于重力作用,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粒子會發(fā)生沉降,沉降到容器底部的粒子相互接觸和擠壓而不能再分散[1]。由于這些不穩(wěn)定性存在,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該藥按常規(guī)肌肉注射法,極易造成針頭堵塞、藥物飛濺,甚至注射器乳頭及針梗折斷的現(xiàn)象,必須使用8號以上針頭進行兩次注射,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還造成藥液、材料的浪費,為此通過調(diào)換注射針頭及注射程序改進,使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達100%,并減輕疼痛,取得良好的臨床應(yīng)用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本組20例均為在護理工作中被梅毒患者使用過的針頭刺傷造成職業(yè)暴露的護士,5例使用傳統(tǒng)肌肉注射法注射芐星青霉素,均為注射不成功,重新注射。15例使用改進后的注射方法,注射成功率達100%。
2.1 藥物配制 首先選用10ml的注射器,用生理鹽水將120萬U芐星青霉素溶解配制成(4~5)ml的溶液,混勻后將溶液抽吸至注射器,抽吸過程中動作應(yīng)稍快,防止針頭堵塞,抽吸完畢后,取下注射直針,換上8號靜脈輸液針,進行排氣,排氣后立即再抽吸(0.2~0.3)ml生理鹽水,使生理鹽水充滿針頭和延長軟管中,可防止針頭堵塞,此時便可開始注射。注射時最好是兩名護士協(xié)助完成。
2.2 注射方法 將患者取好體位,找準注射部位,消毒皮膚后,一名護士手持注射器針筒,另一名護士一手繃緊患者臀部皮膚,一手持針柄進行穿刺并固定,穿刺深度適宜開始注射藥液,注射過程中持針筒的護士邊輕輕搖動注射器邊推活塞,這樣既防止藥液沉淀,又可勻速緩慢的推藥,注射器內(nèi)藥液推完后將靜脈輸液針的軟管返折,將注射器和針頭分離,抽吸0.2ml生理鹽水,再次注入,直到藥液推至針柄處,方可拔針,這樣便能將藥物的浪費降至最低,該方法注射成功率達100%。
主要有:①不易造成注射過程中針頭堵塞和注射困難。②推藥過程均勻緩慢,利于藥物吸收,減少注射后形成皮下硬結(jié)等并發(fā)癥。③只需一次注射,可減輕患者痛苦,減少耗材。④藥物浪費極少,利用充分。⑤減輕護士操作時的心理壓力。
1 平其新.現(xiàn)代藥劑學(xué)[M].北京:衛(wèi)生科技出版社,2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