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圣媛 覃遠軍
魂系事業(yè) 生死相許
——追記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前院長陳立亮
本刊記者/王圣媛 覃遠軍
華中科技大學的師生們,不會忘記那個日夜伏耕,悉力臻致,為了事業(yè)嘔心瀝血的身影。2011年2月18日,陳立亮安詳?shù)仉x去了。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一位前途無量的青年科學家,他在自己14年的教學、科研生涯中,身教言傳、瀝血嘔心,成就桃李滿園;他用自己42歲的短暫一生,譜就了一曲鞠躬盡瘁、無愧事業(yè)的生命樂章。
陳立亮,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期間,陳立亮克難奮進,銳意改革,為學院的發(fā)展付出了全部心血,開創(chuàng)了學院發(fā)展的良好局面。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以極強的黨性意識和大局觀念,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嚴謹治學,關愛學生,提攜后學,贏得了師生們的尊重和愛戴。作為一位領導者,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1992年,陳立亮來到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前身)攻讀碩士研究生,進入材料學院凝固模擬課題組從事鑄造充型與凝固過程模擬的科研工作。多年來,陳立亮先后負責過國防973課題(子項)、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項)、國防重大預研瓶頸技術項目專題等縱向項目,發(fā)表過論文110余篇,被3大索引收錄65篇。2007年,他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他獲得了湖北省青年五四金質(zhì)獎章,2009年,他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在國際鑄造領域,陳立亮有著卓越的成就,他率先成功開發(fā)了鑄造充型過程多相流動的SOLA-Particle/Level Set算法,使華中科技大學成為這一領域最早開展該方向研究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機構之一。他負責研制成功的“華鑄CAE”系統(tǒng)是目前國內(nèi)鑄造領域最具影響的仿真分析系統(tǒng),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已在航空航天、汽車、造船、鋼鐵、裝備制造等300多個工礦企業(yè)推廣應用,僅該系統(tǒng)推廣應用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就達10多億元,徹底改變了過去國外軟件統(tǒng)治中國市場的被動局面。
陳立亮有著極強的黨性意識和大局觀念,不謀私利,清正廉潔,兩袖清風。他常說:“我們的青年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還不夠好,學院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關心他們的成長進步?!?009年底,華中科技大學——武鋼集團聯(lián)合實驗室正式成立,聯(lián)合實驗室啟動的首批科研經(jīng)費達2000萬。陳立亮作為常務副主任沒有從中拿過一分錢,也沒有因此給自己爭取一個項目,他首先考慮的是學校和企業(yè)的發(fā)展。
2010年,噩耗傳來,陳立亮被確診患上肺癌,他邊做化療邊堅持工作,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與死神賽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掛念著學院和學科的發(fā)展,對前來看望的學校及學院領導說“人才很重要,希望激光焊接模擬研究后繼有人”。
“陳立亮最能打動人的是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為了給年輕教師改善生活條件,他主動放棄了院長津貼。為了學院的幾門核心課程申報教改成功,他主動放棄了自己的申報機會?!比A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路鋼對這位故去同事的人格品質(zhì)贊譽有加。
雖然陳立亮離開了自己熱愛的事業(yè),離開了關心他的家人,離開了尊敬他的學生,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在短暫的人生中,他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為師之道,什么是共產(chǎn)黨員的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