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嶺
北京鐵路局北京通信段,北京 100000
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提升,從客觀上推動著人們對于數字化通信網絡服務質量的要求提高。而對于數字化的通訊網絡而言,能否有效地穩(wěn)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同步系統(tǒng)的狀態(tài)。在數字通信網中,為了使到達網內各交換節(jié)點的全部數字流都能實現有效的交換,而引入了網同步概念,數字同步網正式在這一需求下出現的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即同步數字體系。它是不同速度的數位信號的傳輸提供相應等級的信息結構,包括復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關的同步方法組成的一個技術體制。是數字同步網中涉及的主要技術手段。
在SDH技術中,其自愈環(huán)技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原因很明顯,這種自愈技術,從很大程度上是數字化通訊網絡穩(wěn)定工作的維系。在這個對通訊網絡服務質量日益苛求的時代,系統(tǒng)自愈意味著一旦出現故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服務,這對于目前的市場需求而言,無疑是一項必須的措施。
所謂自愈技術,通常稱作SDH自愈環(huán),它是指在通訊網絡出現故障的時候,無需人工干預,而僅僅依靠網絡自身而在短時間內自動回復業(yè)務的技術。而恢復服務的時間以及恢復后的服務質量,則是自愈技術成熟的品質標準。
SDH自愈環(huán)技術可以分為兩類,即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和通道保護環(huán)。對這二者的區(qū)分通常是依據保護目標的不同而定,其中對于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來說,其保護目標是復用段,是否實施保護完全取決于每一對節(jié)點間的信號質量,當信號質量下降到一個預定水平的時候,就會開啟保護,將故障線路的全部業(yè)務都轉移到保護線路中。而對于通道保護環(huán)而言,其保護是否開啟的衡量基礎則是整個通道,當通道中的信號質量低于預定標準的時候,就會開啟保護機制。
同時,依據保護線路平常的工作狀態(tài),還可以將保護機制劃分為公用保護線路以及專用保護線路兩種。其中公用保護線路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保護段保持空閑狀態(tài),而專用保護線路則恰恰相反。有此,根據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和通道保護環(huán)二者的運作特點可以看出,通常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采用的都是公用保護線路機制,發(fā)生故障后,將業(yè)務全部轉移到備用線路中;而通道保護環(huán)則常常采用專用保護線路機制。盡管如此,對于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而言,也常常會出現專用保護線路機制的應用。
此外,根據進入保護環(huán)線路的的路信號與由該支路信號分路節(jié)點返回的支路信號方向是否相同,還可以將自愈環(huán)線路劃分為單向環(huán)線路和雙向環(huán)線路。并且,根據一對節(jié)點間所用光纖的最小數目又分為二纖環(huán)和四纖環(huán)兩種。通常而言,以通道保護環(huán)形式工作的保護線路通常采用專用保護機制,同時可以采用單向兩纖或者雙向兩纖兩種技術;而以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形式進行工作的保護線路則通常采用雙向的公用保護機制,這種線路可以是兩纖的也可以是四纖的,此外,復用段共享保護環(huán)有時候還會采取兩纖單向專用保護線路機制的形式進行工作,雖然這種應用方式并不常見。
通常而言,對SDH自愈環(huán)技術的性能進行評價,需要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1)恢復時間。故障出現以后,不同的技術會在不同的時間內做出反應,進而進行保護修復,而目前日益苛刻的市場要求,無疑會讓反應最快的技術勝出。正常的時候,通道保護線路的自愈時間通常在30ms~50ms之間,而復用段共享保護線路由于必須采用SDH中的K字節(jié)在倒換時進行通信,因此恢復時間一般在200ms左右;
2)出錯率。出錯的可能性越小,自愈技術就越可靠。啟動保護行為的時候,通道保護線路通常不會發(fā)生錯連,然而復用段保護線路卻有可能在連接指向目標的過程中發(fā)生錯連,從而指向錯誤的目標;
3)靈活性。通道保護手段可以僅僅對一段通道實施保護,而原來的保護通道在空閑的時候則可以容納更多的業(yè)務,因此相對更為靈活。此外,復用段保護線路只能依據鏈路而實施針對鏈路的保護,不能依據端對端的實際狀況實施保護,也增加了復用段保護線路的僵化程度。
目前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技術當屬二纖單向通道保護線路以及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線路兩種,前者使用了專用保護機制,而后者則使用了公用保護機制。在僅考慮主用業(yè)務的時候,二者的業(yè)務容量有所不同,二纖單向通道保護線路的最大業(yè)務量是STM-N,而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線路的最大業(yè)務容量為M/2×STM-N,其中M為整個線路上的總結點數。由此可見,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線路對于業(yè)務的總體容量相對較大。
其次,在實際的應用中,二者也同樣有所差別。二纖單向通道保護線路是眾多SDH自愈技術中最為簡單的,無論是從控制協(xié)議進行考慮還是從操作的復雜程度上看都是如此。而這樣的簡單機制十分有助于相關的標準建立,比如,目前二纖單向通道保護線路依據相對比較完善的通道AIS 信號來決定是否需要啟動保護行為,并且與現行SDH 標準完全兼容,在面對多種產品的時候,兼容性能也表現良好。而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線路則剛好處于這種技術領域的另一個極端,它的控制邏輯是這個領域中最為復雜的,反應時間也難以和二纖單向通道保護線路相比。同時,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線路使用尚未完全標準化的APS協(xié)議來決定是否啟動保護行為,因此在眾多方面都欠缺兼容品質。
雖然通道保護線路從很多層面上看都具備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是也仍然存在其局限的一面。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還是有必要深入考察實際的業(yè)務狀況和實際需求,才能確定實施必要的技術,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依據實際的要求進行必要的維護,才能讓相關的技術和設備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1]肖萍萍.SDH 原理與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10.
[2]肖水英.SDH自愈環(huán)的互通探討[J].電力系統(tǒng)通信,2006(1).
[3]高會生,趙建立,王宇,陳旭升,熊華.SDH自愈環(huán)網有效性模型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