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本刊評論員
干支流轉(zhuǎn),舊歷的年底正是新歷的年頭,又到了給困難職工和弱勢群體送溫暖的時節(jié)。
過往的一年里,又有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高速列車貫穿南北東西,社會財富急劇增長,國家稅收又創(chuàng)新高……此時,許多人都在忙著數(shù)點年終獎金,那些在工地、車間、農(nóng)田里忙碌了一年的底層勞動者的身影在那里?是住進了新建的樓房?是坐上了快速舒適的高鐵?還是奔走在艱辛的討薪路上?
有起碼正義感的人都會有幫助弱者的沖動,或至少為自己不能幫助他們而自責和羞愧。但許多人對此似乎沒有任何感覺,照常的睡覺、吃飯、看非誠勿擾、爭著上春晚,都在創(chuàng)造性地制造著快樂的氣氛。在一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實在無法用“看不見”這樣的“選擇性失明”去為自己的冷漠辯護。
還記得年初時,我們曾期盼著要讓每一個勞動者體面地勞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檢視一年來的狀況,勞動者的生存和工作現(xiàn)狀雖有些許的改善,但似乎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僅僅用“心地善良”去掃他人“瓦上霜”的“非理性”行為是不夠的,解除弱勢群體的長久痛苦更需要理性的作為,而最重要的就在于制度的建設。美好的人性源于美好的制度。
一個合理的制度應該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群體的利益,弱勢群體也包括在內(nèi)。在這個制度里,弱勢群體也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就目前來說,對中國工人群體而言,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當務之急。
在一個協(xié)商性的社會里,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為所欲為。沒有任何人能夠?qū)Α靶∪宋铩钡拿\拍板釘釘,政府不能隨意決定勞動者的工資待遇,必須與工會協(xié)商,決定合同內(nèi)容,工會本身也不能決定合同的有效性,因為他們只是勞動者的代表,只有勞動者才能決定合同的有效性。
有人說談判協(xié)商的實施需要勞動者具有相關的“素質(zhì)”和能力,我們不知道還有什么比公開透明理性地參與本身更能訓練勞動者的“素質(zhì)”與能力,正如人們不難判斷究竟是岸上學游泳更好,還是水中學游泳更好一樣。
一旦我們試著如此做去,或許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沒有人再需要似乎已經(jīng)成為每年規(guī)定動作的“送溫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