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蘇 朱永瑜/文
韭菜薹創(chuàng)新菜一束
江 蘇 朱永瑜/文
韭菜薹是韭菜的花與莖,每年八月十五左右入市,元·許有壬曾賦詩一首贊美它的美味:“氣較葷蔬媚,功于肉食多。濃香跨姜桂,余味及瓜茄?!?/p>
韭菜,屬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皆可食用。每年七八月份便有薹生,此時(shí)的韭菜已經(jīng)老化,不堪食用。幸喜此時(shí)嫩薹茁壯,脆、嫩而無筋絡(luò),彌補(bǔ)了韭菜的缺陷。我們配置到宴席之上,是很受歡迎的。有句話我要在這里說一下,好多廚師都將韭菜薹的花蕾棄之不用,我認(rèn)為是錯(cuò)誤的。其實(shí),花蕾很好吃,炒、熗、腌制皆宜。當(dāng)然,不知它的食用方法和食用價(jià)值也是主要原因,這里暫不討論,只是覺得扔之可惜而已。
下面,介紹一束韭菜薹和花的菜肴,請(qǐng)有興趣的同行及愛好者一試。
主要用料:韭薹400 g,茶干一塊,紅大椒半只,鹽、味精、桂林辣醬、麻油均適量。
制作方法:1.韭薹掐去老莖,花蕾(另作他用),洗凈;茶干先批成片后再從中間一切兩開,再從頂頭切成絲,放入碗中;紅大椒去籽、蒂,洗凈,切成細(xì)絲,均待用。
2.燒鍋上火,放入清水燒沸,先舀水放到茶干碗中;將韭薹下去燙,至變色時(shí)撈出瀝干(不可用冷水浸泡,宜現(xiàn)制現(xiàn)食),再將紅大椒絲下去燙一下,倒去鍋中水不用。
3.韭薹改刀成3 cm的長段,放入碗中;茶干瀝去水分和紅大椒絲一起放入韭薹中,加入鹽、味精、桂林辣醬(不吃辣者可不放或少放)、麻油,一同拌制均勻,放在冷盤中,即可上桌。
主要用料:黑魚一條(約400 g),韭薹250 g,紅大椒一只,雞蛋一只,鹽、味精、生粉等均適量。蔥2棵,色拉油500 g(約耗100 g)。
制作方法:1.將黑魚剮下二片脊肉,去皮,剔去細(xì)骨,洗凈,切成絲,放入碗中,加入蛋清(蛋黃另用)一只,鹽、味精和生粉上漿;韭薹掐去老莖、花蕾(另作他用),洗凈,改刀成3 cm長段;紅大椒去蒂、瓤、籽后洗凈并切絲;蔥剝?nèi)ネ馄?,去掉莖葉,老根,洗凈后打成結(jié),均待用。
2.炒鍋上火,燒熱后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shí),將魚絲抖散和蔥結(jié)一起下鍋劃油,至魚呈潔白狀,即可連油倒入漏勺瀝油;鍋仍上火,放入少許油,燒熱后放紅大椒絲、韭薹及少許鹽同炒,待韭薹發(fā)青時(shí)將魚絲去掉蔥結(jié)后倒入鍋中,加少許味精,炒勻即可裝盤。
主要用料:豬里脊肉200 g,韭薹300 g,生姜15 g,紅大椒一只,鹽、味精、生粉、麻油等適量,雞蛋一只,胡椒少許。
制作方法:1.豬里脊肉洗凈,先批成薄片后再切成絲,放碗中用水浸泡1 h;韭薹初加工見“韭薹炒魚絲”;生姜去皮,洗凈,切成細(xì)絲;紅大椒去蒂、瓤、籽,洗凈,改刀成絲;里脊絲瀝干水分后,放碗中,加入蛋清一只、鹽、味精、生粉上漿,均待用。
2.燒鍋上火,放入清水燒沸,將里脊絲抖散入鍋燙至色變白時(shí)撈出放大碗中;鍋中水繼續(xù)燒沸,放入姜絲、韭薹、紅大椒一起燙后撈出和肉絲放在一起,加鹽、味精、麻油、胡椒少許,一起拌勻,裝入盤中,即成。
主要用料:雞蛋六只,韭菜花100 g,紅大椒一只,鹽、味精等適量,色拉油100 g左右。
制作方法:1.將雞蛋磕入大碗中;韭菜花洗凈后,瀝干;紅大椒去蒂去瓤去籽后洗凈,改刀成小米粒狀和韭菜花一起放在雞蛋碗中,并加入適當(dāng)?shù)柠}和味精,將蛋攪打濃,待用。
2.炒鍋上火,燒大熱后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shí),將蛋液倒入,用鏟子不停炒動(dòng),待70%凝固時(shí),改用小火,并不時(shí)晃動(dòng)防止粘鍋底,然后輕輕滑入漏勺,再翻身倒入鍋中,淋入色拉油,蓋上蓋,略燜后,即可裝入盤中上桌。
主要用料:雞脯300 g,韭菜花200 g,竹筍50 g,紅大椒一只,蔥、生姜各15 g,雞蛋一只,鹽、海天老抽、紹酒、白砂糖、味精、桂林辣醬等均適量,色拉油500 g(約耗100 g),麻油少許。
制作方法:1.雞脯洗凈,剔去油脂、小碎骨后,剞成十字花刀,改刀成直徑為0.8 cm的小丁,放碗中,加雞蛋、鹽、味精、生粉上漿;韭菜花洗凈;竹筍改刀成小丁子放碗中,用開水燙一下,撈出瀝干;紅大椒去蒂、瓤、籽后,洗凈,改刀成小菱形片;蔥和生姜分別揀洗干凈,改刀成蔥花、姜末均待用。
2.取小碗一只,內(nèi)放入海天老抽、白砂糖、味精、桂林辣醬、白醋、生粉及少許清水調(diào)成味汁,待用。
3.炒鍋上火,燒熱,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shí),將雞丁抖散放入鍋劃油,待斷生后連油倒入漏勺瀝油;炒鍋仍上火,燒熱,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shí),放入蔥花、姜末、紅大辣椒丁、韭菜花一起炒,待出后,倒入雞丁、紹酒、味汁、候一下后,炒勻,顛翻炒勻,淋入麻油,即可裝入盤中。
說明:用韭菜薹、韭菜花制作的菜肴遠(yuǎn)不止這些,本文在此僅作拋磚引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