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閻學武 (湖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在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平面設計是開設較為普遍的一個專業(yè)方向,這是緣于平面設計應用廣泛,社會需求量大使然。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graphic)概念通常泛指各種通過印刷方式形成的平面藝術形式,平面設計師綜合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式等方面的專業(yè)技巧,運用符號、圖片和文字,來達到資訊傳播的目的。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這一概念的外延已經面臨新的拓展,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也當順應時勢做出新的調整,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1.互聯(lián)網的普及,加大了平面設計的需求量。隨著眾多新網站和網絡產品的上線,大量的網絡公司出于營銷需要,對平面設計人員的需求逐年明顯增加,平面設計已成為網絡營銷的利器,大型的網絡公司大都專門成立了專門的網站平面設計部門。
2.網絡與數字化產品延展了平面設計的應用領域。網絡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3G手機、數字化游戲等的開發(fā),讓人們的視覺一再刷新;網上購物、網絡交流社區(qū)、博客、微博、數字出版物、網絡教學、在線視頻等新興網絡產品開始受到人們的熱捧,這些新興領域刷新了平面設計的應用范疇。
3.網絡時代的新需求對平面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網絡時代標志著人們進入海量資訊的時代,要出色完成視覺訴求,想擁有更多的媒體受眾,就必須有高質量的平面設計。平面設計也不再只是傳統(tǒng)的紙媒應用,它還出現在計算機等數字化產品平臺,與動畫產品綜合應用。
我國目前的平面設計教育體系,基本套用的是近100年前德國包豪斯的設計教育體系,由此而導致了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總體看來缺乏個性,塑造的個體之間的差別不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平面設計的相關因素也在變化,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相應地作出調整。然而,我們似乎總是慢了一拍。
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課程體系一般是以三大構成、圖形設計、裝飾繪畫等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程,以標志設計、版式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CI設計等課程為專業(yè)主干課程,這些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程所涉及的平面設計范疇,多數依賴于以印刷工藝來最終實現設計理念。網絡媒介的出現,促使大量的平面設計要結合最新的網頁視覺設計原理、動畫新媒體藝術等新學科來完成最終的設計表現,網絡時代市場的新特點,要求平面設計人員不但要具有傳統(tǒng)平面設計體系的基礎功底,還要結合網絡產品的特點具備一些新的技能,這也是不容忽視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學生學習與就業(yè)的新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我們從教學體系的源頭抓起,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科學調整課程體系,增設新的課程,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平面設計教學應重點加強學生的原創(chuàng)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思辨精神的培養(yǎng),在地方院校基礎教學中,繪畫思想的影響非常大,造成學生的設計意識一時難以轉換,一是因為學生高中時代重于繪畫技巧和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緣于部分教師在學緣上多為造型專業(yè)畢業(yè),對設計基礎教學研究不夠,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即便是形式多樣化的設計素描,一經實施,也易形成幾種固定模式。而在設計專業(yè)教學中,由于缺乏理論與工藝實踐兩方面俱佳的“雙師型”人才,多數教師沿襲了集中講授、分散實踐的教學模式,一些教師的理論知識集中講授,僅僅是照本宣科地講講教材基本知識,然后布置課題讓學生做作業(yè),這樣的教學由于未涉及設計工藝的實踐論證,僅僅就是一枚“空對空導彈”。
網絡時代信息的高速傳播和共享性是網絡時代的重要特點之一,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不局限于課堂,網絡就像一個開放的圖書館,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獲得任何想要的學習資料,在這種背景下,教師的課堂理論教學應更多的集中在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和吸收知識,教師要具備前衛(wèi)的專業(yè)目光,善于發(fā)現和利用新技術新方法,通過現代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讓教學轉變?yōu)橐蕴剿餍?、?chuàng)新性為主。同時,在課題設置上要開拓創(chuàng)新,要加強設計與工藝實踐的結合,即便在沒有實踐條件只能進行模擬設計的情況下,也要提高課題的仿真度,使之與應用接軌,才能滿足網絡時代的需要。
網絡時代市場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平面設計應用領域的拓寬,要求我們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就要對一些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比較陳舊落后的課程要大膽調整。傳統(tǒng)平面設計課程中側重于平面二維視覺的學習,而在網絡平面設計中,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更能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針對三維視覺的逐漸普及,在平面設計基礎課程設置中,要加入三維表現工具軟件的教學,如3DMAX、Cinema 4D等。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站數量的增加,網頁設計已經成為平面設計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的熱門職業(yè),而伴隨網頁設計衍生出的UI設計,已經成為目前網絡市場的急需,因此,網頁設計和UI設計可以作為平面設計的核心課程來開設。網絡的交互性決定了網站能夠通過一些動態(tài)功能和交互功能使用戶產生興趣和吸引力,這就促使FLASH技術在網頁設計中大量使用,由于FLASH具有體量小、動態(tài)效果逼真、交互性強等特點,已經成為網頁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平面設計課程中增設FLASH動畫課程,將平面設計和二維動畫FLASH技術結合起來,必將為網絡平面設計增強活力,也將使平面設計人才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
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教育模式是忽視學生實踐經驗的積累,以課堂教學訓練為主,直到畢業(yè)在即的最后一段時間,才讓學生走到社會進行短期的實習,這種培養(yǎng)模式下的學生多數不適應社會和企業(yè)的現狀需求,原因是長期處在一個封閉循環(huán)中,不了解社會、企業(yè)的發(fā)展狀況,不能及時根據社會需要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目前存在的實踐教學體系實效性不強,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
平面設計教學課程應該體現系統(tǒng)工程概念,既有思維訓練課程、又有工具軟件課程、還要有專業(yè)設計課程、工藝實踐課程、理論綜合課程等。實踐教學中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應當認真把握好應用與創(chuàng)新二者的相互關系,應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從需求出發(fā),做好專業(yè)需求調研,掌握網絡時代社會市場需求的特殊性和可變性,有指向性地訓練自我的實際操作能力、設計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培養(yǎng)其應有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的應用性,在就業(yè)中具備核心競爭力,在網絡時代的不斷變遷中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未來市場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網絡時代日新月異,市場需求千變萬化,優(yōu)秀的平面設計仍將是人際之間、人機之間的一門重要溝通工具。應對市場變化,滿足時代需求,使學生真正能夠具備從事網絡時代各種平面設計的專業(yè)能力,是我們亟待完成的共同使命。
[1]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07-19/3192864.shtml.
[2]叢昌楠.平面設計教育現狀與展望[J].藝術與設計.2010.12.
[3]張永強.平面設計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大眾文藝.2010.17.
[4]肖一倩.藝術設計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J].美術大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