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達榮
建立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群文藝術工作迅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沒有檔案就意味著沒有群眾文化藝術的歷史,沒有前人的經驗,后人永遠停留在沒有繼承,只有探索階段。只要有前人完善的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才能讓后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展。
作者是從事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一名普通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結合工作中遇見的問題,現淺談下群文檔案在當今存在的弊端,以及如何建立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正規(guī)檔案。
第一、檔案必須是在正常工作運轉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這樣就直接涉及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和工作態(tài)度問題,例如:某些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工作人員,連什么叫群眾文化藝術概念都搞不清,群眾文化藝術包括哪一些內容都弄不明白,又不會用人,欺圣妒賢,而且基層把業(yè)務水平較強的文化員“移做他用”現象比較普遍,連正常的文化工作都難以正常開展,如此,叫誰去收集整理檔案呢?同時,為應付上級每年工作考核,首先成立“造假公司”,自己當“經理”,年年拿“先進”,上級下達的文件無法正?;蚣皶r下達,結果造成原來好端端的文化站變成了可有可無的空殼站。
第二、基層文化俱樂部徒有虛名,為了達標,有些社區(qū)或(農村)為了獲得上級給的一級俱樂部、二級俱樂部、三級俱樂部的建設補助經費,圖書室的圖書一次性買那些毫無閱讀價值的盜版書濫竽充數、乒乓室、閱覽室“借雞生蛋”,上級領導驗收過去了、補助經費拿到了、雞飛了、蛋也打了,然后各類文化活動場所移作他用情況時有發(fā)生。
第三、個別基層文化工作人員因退休或者工作調動,不但沒有留下或移交有價值的檔案,還把那的少量可憐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照片、文字、音響制品、宣傳資料等當作私人財產,珍藏起來。使本就嚴重缺乏群眾文化藝術檔案資料的基層文化站的檔案回轉到零點。
針對以上的弊端,身為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責無旁貸,并有義務為今后的基層群眾文化藝術的發(fā)展盡微薄之力?,F拋磚引玉淺談今后如何建立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
第一,必須吸收新鮮血液。當今大學生中“文化藝術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的比比皆是,為何要在群眾文化隊伍缺編制的前提下將他們拒之門外?因為檔案既要有書面裝訂材料,又要有現代化的電子文檔,尤其是基層有些老同志,不熟悉計算機操作,存在著青黃不接的局勢。
第二,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須有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有一定的業(yè)務水平,沒有這些基本素質,就無法發(fā)現農村或(社區(qū))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群眾文化藝術工作開展就如同無頭蒼蠅,檔案建立就沒有工作目標。假如上述問題,接下來拋磚引玉談談該如何建立群眾文化藝術檔案。
即分出條條塊塊,裝訂成冊:
(1)黨政領導重視方面。包括硬件設施、經費專用,群眾文化藝術人員安排、分工等。
(2)組織網絡建設方面。成立各種基層協(xié)會組織,內容包括各項骨干隊伍建設,例如:音樂、舞蹈、戲曲、美術、書法、文化市場管理等。
(3)陣地宣傳方面。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包括黑板報、宣傳櫥窗、街道展板,分期分批裝訂。
(4)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方面。包括節(jié)日活動,配合黨的中心工作,送文藝下鄉(xiāng)下村,不要過分講排場、費用,因為群眾追求的是寓教于樂、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下鄉(xiāng)時也可同群眾開展互動活動,活動中必須把場面拍成照片、攝像,有條件的也可以刻錄成光盤等,加以分類建檔并注明時間、地點,簡要說明。
(5)群眾性文藝比賽活動方面。把各種人才放在人才庫里,有條件再加以推薦、培訓。
(6)基層文化俱樂部方面。實際上,它是基層文化站的縮影,文化站必須督促、指導他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把他們自發(fā)組織的各項文化活動專門建立檔案。
(7)積累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必須經常性地積累一些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民間各種藝人、藝術品、民間歌謠、諺語、民間故事等。盡量避免搞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
(8)經費積累方面。結合市場經濟形勢,搞一些以文養(yǎng)文、以站養(yǎng)站等服務性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文化干部的各種特長,由這些資金??顚S?,盡一切力量減輕當地政府財政負擔,讓政府領導也知道文化站的應有作用,提高文化站自身地位。
(9)其他方面。收集一些特色性的、創(chuàng)造性和地方性的新鮮事物資料,如目前農村排舞、健身球表演相當普遍,還有群眾與眾不同的服裝、飲食文化等等。
總之,群眾文化藝術工作面廣、量大、包羅萬象,檔案工作中的條塊,也要不斷完善、充實。以上是我長期工作觀察的結果,便于同行們互相切磋。
[1]王意.淺談加強藝術檔案管理的重要性[J].蘭臺內外,2000(12).
[2]聶秀梅.繁榮群眾文化藝術有助社會和諧發(fā)展[A].東莞日報,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