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平 (遼寧省北票市常河營中心小學 遼寧北票 122100)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比~圣陶先生也曾經(jīng)說過“學語文,就是學做人?!笨梢姡谡Z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和教學目的的要求,更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塑性特別強,因此,作為一名第年級語文教師我們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滲透德育,使學生能養(yǎng)成各方面的良好品德,進一步落實素質(zhì)教育。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呢?我認為,以下幾個途徑是可行和有效的:
每天語文課前5分鐘,我都要組織學生集體誦讀《三字經(jīng)》、《唐詩三百首》、《弟子規(guī)》等國學典籍,讓國學教育走進課堂,讓小學生提前接觸國學教育。背誦國學經(jīng)典有利于塑造學生良好品德,能夠把國學里的仁義禮智信等美德傳遞給孩子們。同時也有利于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課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語文教學中,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不放過任何一個進行思想教育的機會,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隨時隨地的滲透德育教育;根據(jù)語文課的不同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思想教育,使學生由表入里,由知到行,由情達意,由外因轉化成內(nèi)因,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
1.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德育
拼音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此時我們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音方法和拼讀技巧,也要注重其思想情感教育,使?jié)h語拼音教學避免相對抽象和枯燥,無形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把握住了對初入校門的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記得在學習“j、“q”、“x”和“ü”相拼,“ü”上兩點省略的規(guī)則時,正當我準備歸納時,一小女孩舉手站起來說:“小ü看到j、q、x,挖掉魚眼還念ü”,說是在學前班就會了。此時,我沒有簡單的否認或置之不理,而是詢問:“小魚兒可不可愛?你喜歡它嗎?”“你忍心傷害它嗎?”大家互相一說,都認為“挖掉魚眼”太殘忍了,不能這樣。于是我們修改了句子:“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q、x,行禮就脫帽”。孩子們們不僅掌握了枯燥的拼音規(guī)則,同時也上了一堂愛護小動物、待人要有禮貌的德育課
2.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幾乎每堂課上都要周而復始地識字寫字。在識字教學中,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很重要,同時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過程,如在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的“我會讀”中關于 “打”字的教學。我先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這個字的讀音,分析了這個字的字形。然后問,你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能組詞嗎?學生便積極地舉手發(fā)言,有一人組了“打人”,其余紛紛跟著說“打架、打罵、打死、打倒”等等,我一看這勢頭便反問了一句:“這些詞說得不錯,但我們能隨便打人、打架、打罵別人嗎?你們還能組其它有表示打這這個動作的詞語嗎?”在引導下學生很快組成了“打球”“打水”“打魚”等詞語。低年級學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必須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識字教學簡單而又枯燥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的課文含有許多育人的素材,我們必須依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地、適當?shù)貙W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tǒng)教育等,使之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為他們的人生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例如學習一年級下冊第三組專題教材,要讓學生懂得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激發(fā)對地球大家園的熱愛,意識到肩負的環(huán)保責任,養(yǎng)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huán)保實踐活動。學習第五組專題教材,了解靠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終于喝到水的烏鴉,知道古時候有位沉著冷靜、當機立斷的司馬光,認識善于思考、想出稱象妙法的曹沖。使學生認識到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思考,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則是一種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善于創(chuàng)造,讓智慧的火花點燃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4.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滲透德育
指導小學低年級孩子看圖說話,是作文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孩子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更是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無論什么樣的孩子,他們在寫作入門階段都要經(jīng)歷看圖說話、寫話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可指導學生根據(jù)圖片,結合說、寫這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小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思想的教育。如《找春天》,教師引導學生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左到右進行觀察。學生掌握了以上的觀察順序,一經(jīng)圖畫出現(xiàn)、就能通過思考,有選擇地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教師在此時也對學生滲透了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著名心理學家班圖拉認為,道德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也可以通過學習加以改變,其中影響道德行為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環(huán)境??梢?,在語文學習的大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對德育所起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我們可以經(jīng)常開展一些“經(jīng)典誦讀活動”、“講名人故事比賽”、“書寫比賽”、“小伙伴征文比賽”、“《今天我當班長》演講活動”等,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受到感染,得到動力,并督促自己,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習慣,同時又不露痕跡地滲透了德育,使我們的德育教學“水到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
總之,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我們選好切入點,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把學生潛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來,發(fā)揮出來,把德育滲透在聽、說、讀、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之和諧統(tǒng)一,讓學生在接受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滲透德育,達到傳文受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