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菱 (長春工程學(xué)院外語學(xué)院 吉林長春 130000)
劉向兵 (長春人民廣播電臺 吉林長春 130000)
幽默在英語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文體形式,其特點(diǎn)是運(yùn)用詼諧風(fēng)趣的語言,委婉而含蓄的表達(dá)方法,暗示說話人的思想和傾向,以造成一種情趣,一種氛圍,從而使聽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推斷,領(lǐng)悟其中的含義。幽默的作用很多,既能作為一種文字游戲,用于一些脫俗而無傷大雅的玩笑,以表現(xiàn)詼諧和風(fēng)趣;也可用作一種轉(zhuǎn)移的手法,機(jī)智的避開說話人不愿涉及的話題,更主要的是幽默常被當(dāng)作一種善意的批評方式,以揭露和嘲笑生活中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現(xiàn)象,使人在笑聲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幽默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啟發(fā)機(jī)智,培養(yǎng)表達(dá)能力,使人在談笑風(fēng)生的輕松氣氛中達(dá)到意外表達(dá)效果。把西方的幽默介紹給中國的讀者,從理論上講可以使中國讀者在了解異域文化的同時得到更多的心理愉悅。多讀幽默作品無疑是一種享受,但因中西歷史、文化等背景的不同,更主要的是人們對英語中的幽默文體的語言的主要特征了解不夠,往往覺得英語作品中的幽默現(xiàn)象很難理解。直譯后的一些幽默在目的語的讀者中往往會失去幽默的特點(diǎn),原本讓源語讀者捧腹的幽默卻使目的語讀者不知所云。
何自然在中國翻譯2003年第二期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另類”翻譯的困惑。在文章中他寫到:跨語言交際中翻譯的作用是無疑的。作為翻譯工作者,我們常常會接觸到一些無法按一般理解而譯得準(zhǔn)確,妥帖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會來個簡單的“音譯”,或者來個“意譯”,有時會別出心裁地來個“創(chuàng)譯”。這都是為了讓對方明白,達(dá)到交際的目的。這類在翻譯中需要特殊處理的hard nuts不妨稱之為“另類”翻譯。例如:
A: Do you serve crabs?(你們有螃蟹嗎?)
B: Sit down, please.We serve everyone!(請坐,我們?yōu)槊恳晃环?wù)。)
上面的翻譯屬于直譯,如果脫離語境,完全符合說話者的本意。但這樣的翻譯對目的語的讀者而言,兩句話毫不相干,無幽默之感。在這種情況下多數(shù)譯者采取加注的方法來解決,讓兩句毫不相干的句子產(chǎn)生聯(lián)系。如,譯者可以把上面的翻譯加如下的注解:serve crabs 可以理解為“提供螃蟹”也可以理解為“為螃蟹服務(wù)”。這種方法雖然能讓目的語讀者在看完注釋后有原來如此的感覺,但相對于源文的讀者而言幽默的效果就大大被削弱了。所以,采用何種翻譯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在目的語中展現(xiàn)源語的幽默,讓目的語的讀者有同源語讀者一樣的心理感受,是幽默翻譯的意義所在,也是幽默翻譯的目的。翻譯幽默的目的是讓讀者開心,人們閱讀幽默的目的也只求開心。所以譯者在處理無法對譯的幽默時,可以忽略“等值翻譯”理論主張的語法和詞匯對等替換,也可忽略“等效翻譯”理論主張的各種變量間的等效。僅以讀者閱讀幽默的目的為依歸,綜合各種翻譯理論,對難以等值翻譯和等效翻譯的幽默有必要采取變通的策略進(jìn)行另類翻譯。
很多時候,幽默的產(chǎn)生源于文字游戲。英語和漢語是兩種不同語系的文字,很顯然文字游戲的規(guī)則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以目的語讀者的心理反映為依據(jù)忽略一些翻譯原則,還是有辦法解決幽默對譯的困惑的,那就是“另類”翻譯策略。下面幾則幽默就是通過“另類”處理的手段成功對語碼進(jìn)行了轉(zhuǎn)換:
教授: 你們這些年青人吆喝(要喝)什么?
學(xué)生: 啤酒。
---- I don’t know.I’ve never kipled.
----你覺得拿破侖怎么樣?
----不知道,我從來沒拿過破輪。
-----Hasn’t anyone told the error.
-----Yes, many have dropped in to tell me, and they always buy something.
一家商店的櫥窗上寫著:“鉤具”。一個顧客注意到書寫錯誤,走進(jìn)店內(nèi)。
------沒有人告訴你“釣”字寫錯了嗎?
------哈哈,很多人都進(jìn)來告訴我后又買了不少東西。
------What for?
------Shorten hours.
------Good for them.I always did think sixty minutes was too long for an hour.
------我聽說那些人正罷工呢!
------為什么?
------唉,工作的小時長唄。
----可不是嗎?我一直覺得60分鐘一小時的確時間太長了。
------Yes, I heard she say so.
-----Did you? When?
-----The time she called you an idiot.
------我妻子經(jīng)常表揚(yáng)我不折不扣。
------我也聽她說過。
-------什么時候?
-------那天,她說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傻瓜。
1.呂光旦.1990.英語幽默:理解與欣賞.[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何自然.2003.“另類”翻譯的困惑.《中國翻譯》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