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玫
(湖南省財貿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2)
母乳能有效保障嬰兒健康發(fā)育??墒蔷湍壳暗男问蕉裕笅胛桂B(yǎng)率較低,在婦產科臨床上很多孕婦的母嬰喂養(yǎng)知識極為匱乏,因此對廣大孕婦加強母嬰喂養(yǎng)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2010年3 月至2011年2月,湖南省財貿醫(yī)院婦產科護士隨意抽取住院孕婦588例,孕婦年紀為21~41歲,其中初產婦558例,經(jīng)產婦30例。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18人,初中或高中文化的有384人,小學文化的有86人。
對孕婦實施的健康教育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課堂傳授、播放光碟、健康教育宣傳欄,以處方的形式給孕婦發(fā)放健康教育的內容,護士和孕婦結成一對一的指導模式,以此讓廣大孕婦能夠充分掌握母嬰喂養(yǎng)的知識以及技巧。
3.1.1 加強宣傳
強調母嬰喂養(yǎng)利于嬰兒成長的觀點,并詳細分析人工喂養(yǎng)存在的弊端,讓廣大孕婦深刻了解母嬰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并從內心接納。
3.1.2 飲食指導
孕婦只要能合理飲食,則能有效維持母體的正常需要,讓胎兒以及乳房健康發(fā)育,為分娩和母嬰喂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jù)孕婦的具體情況對其飲食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
3.1.3 指導孕婦正確保養(yǎng)乳房和乳頭
對于內陷以及平坦乳頭的孕婦應如下指導其進行保養(yǎng):用兩大拇指平行放置在乳頭的兩旁,緩緩的由乳頭向兩旁的外部拉開,以此拉扯乳暈皮膚以及皮下組織,讓其乳頭向外凸出,并多次重復這一動作。之后讓兩大拇指放置乳頭上下兩側,并以乳頭為中心在上下兩側縱行拉開,此保養(yǎng)練習為每次4min,每日2次[1]47-48。另外,孕婦還可用一手輕輕托住乳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抓住乳頭向外拉扯,每次重復9~19下,每日2次。孕婦在妊娠后期每天可用濕毛巾用力擦洗乳頭(注意千萬不要傷及皮膚),每次20~30下,每天2次。在孕婦妊娠8個月后對整個乳房進行按摩,用手掌輕柔的揉摩乳房壁,并拉出乳頭環(huán)繞乳房進行按摩,每天1次。但切記對于曾經(jīng)流產或有早產預兆的孕婦嚴禁用按摩的方式刺激乳頭。
3.2.1 給予適度的心理開導
如果乳母存在焦慮心情對于乳汁的分泌極為不利,因此護理人員要勸誡產婦心情愉悅,保持開朗的情緒,并告誡產婦:產后來奶需要幾天,并且前幾天的奶量不會很大,但完全可以滿足嬰兒的需要,因此不必心急。新生嬰兒如能早期頻率很高地吸吮乳頭對于盡早下奶有很大幫助,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孕婦讓新生嬰兒在出生后半個小時后就開始吸吮自己的奶水。
3.2.2 對于哺乳的姿勢進行正確指導
3.2.2.1 乳母的正確姿勢
乳母完全可以采取各種迥異不同的姿勢,但一定要堅持放松的原則,因為放松的體位能促進乳汁分泌的增加。此外嬰兒身體必須與母體緊密貼緊,其頭部與雙肩和乳房同向,嘴和乳頭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并讓嬰兒的頸部和頭部盡量伸展,以免嬰兒鼻部受到擠壓從而影響呼吸。乳母的手應將手的五指分別放置乳房的上下方,以此托住整個乳房哺乳,注意不要用剪刀式的方式夾住乳房。
3.2.2.2 嬰兒的正確姿勢
嬰兒身體應和母體緊密貼合,其嘴部和下巴緊貼母親乳房,并讓其將乳暈的大部分含在嘴中吸吮。
3.2.3 哺乳時間指導
一般情況下皆是讓嬰兒吸吮完一側的乳房后,讓其再吸吮另一側乳房。哺乳間隔的時間也應根據(jù)嬰兒的實際需要決定,剛出生的第一天哺乳次數(shù)不少于12次;乳母下奶后,通常情況下是一天之內7~11次;出生后的2~7d、新生兒睡眠時間長、乳母感到乳房脹痛時,應喚醒嬰兒吃奶,一般是3h一次。
3.2.4 母嬰喂養(yǎng)重要性的指導
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對產婦在哺乳知識以及技巧上進行正確的評估,并對乳母以及家屬著重強調母嬰喂養(yǎng)的重要性,叮囑其出院后務必繼續(xù)進行母嬰喂養(yǎng),出院后對其進行電話隨訪。
對上述588例孕婦在健康教育前后進行問卷式調查,并運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和χ2檢驗對孕婦健康教育前后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588例孕婦接受母嬰喂養(yǎng)健康教育知識前后效果對比表 例(%)
由表1可看出:孕婦在接受母嬰喂養(yǎng)健康教育前后的差異尤為顯著(P<0.001)。
通過上述臨床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孕婦進行母嬰喂養(yǎng)的健康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不但能提高孕婦對母嬰喂養(yǎng)知識的知曉率,更能令孕婦的身體健康獲得最大保障,并讓母嬰喂養(yǎng)這一有利于人類健康發(fā)展的哺乳方式大面積普及。
[1]周錦明.對產婦母嬰喂養(yǎng)的指導[J].南方護理學報,2010,17(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