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衛(wèi)先 水 艷 韋翠珍
(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 蚌埠 233001)
河流湖泊系統(tǒng)是人類的生命線,更以其特殊的空間異質性為數以百萬計的物種提供了棲息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
淮河水利委員會從受關注度、代表性和歷史資料積累情況等三方面進行分析,選擇淮河干流上中游和洪澤湖作為試點河湖,開展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工作。
淮河水利委員會成立了《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報告》編委會及編委會辦公室,負責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日常工作。
依據水利部水資源司編制的《全國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工作大綱》及《河流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和《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報告編委會辦公室組織編制了《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淮河干流實施方案》(2011年1月)和《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洪澤湖實施方案》(2011年6月)。實施方案從健康評估技術路線、指標體系、任務分工等方面對工作進行了安排。實施方案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指標體系
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各承擔單位分別制定了工作方案或監(jiān)測計劃,進行一個水文年的水質、水量、泥沙量和水生態(tài)的監(jiān)測,同時進行歷史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河湖健康評估包括五個準則層,指標層眾多,針對試點河湖健康評估實施方案、準則層(指標層)調查監(jiān)測方案、流域自選指標分級和賦分標準,以及一些指標層數據收集或調查中的疑難問題,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報告編委會辦公室組織多種層次的專家進行咨詢和理論研討,尋找解決辦法,保證了試點工作有序進行。
在淮河流域健康評估試點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發(fā)現了許多問題,主要概括為四個方面。
淮河流域健康評估試點指標多、涉及專業(yè)多、參加單位多,這給試點工作的組織帶來困難,存在調查監(jiān)測不同步,工作進度不協(xié)調等問題。
指標問題是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工作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每個準則層下有兩個以上的指標層,按照層次分析法,通過各指標層得分的加權,最終得出每個準則層的得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準則層中指標多,如物理結構準則層,指標層下還有分指標,通過多次加權,容易忽略主要矛盾,同時各指標(分指標)的權重也需要仔細研究論證。
魚類生物損失指數、浮游植物數量等指標評估時需要20世紀80年代,甚至50~60年代的監(jiān)測數據作為基準值,但這些數據收集很困難,有的缺失,為最后的健康評估帶來了不確定性。魚類生物損失指數很難反映魚類種群數量的變化,而且在評估時間尺度上與水質、水文指標不匹配。
在已頒布的《河流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和《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中,沒有推薦調查監(jiān)測方法標準,尤其是水生態(tài)的調查監(jiān)測。同時浮游植物有不同分類方法,如果不明確分類體系,這將為以后不同流域監(jiān)測結果的分析比較帶來困難。能反映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生物完整性的生物指數很多,缺少統(tǒng)一標準,不同的生物指數計算的結果有很大差異。
河流健康評估中的流量過程變異程度(FD)指標的評估需要根據實測月徑流量進行徑流還原計算。目前可行的辦法是利用各地水資源公報,但要到次年的9月份左右才有相關數據和公報,因此在次年3月份以前完成此項指標的評估存在很大困難。湖泊健康評估中入湖流量變異程度(IFD)指標也是如此,而且涉及入湖的多條河流,難度更大。
在淮河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過程中發(fā)現了許多問題,主要有河湖健康評估起步較晚、指標體系不完善、評估方法不統(tǒng)一、水生生物監(jiān)測數據匱乏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摸索和重點攻關,積累河湖健康評估經驗,培養(yǎng)技術人才,總結適合淮河流域河湖健康評估的基本方法、標準體系和工作機制,最終實現對流域重要河湖的“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