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麗 云小君 指導:侯寶峰
(1陜西中醫(yī)學院2009級研究生 咸陽712083;2陜西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咸陽712083)
對于慢性肝炎患者,疾病經過一定時期的發(fā)展,終將經過肝纖維化階段而發(fā)展為肝硬化,而一旦進入肝硬化階段,患者可并發(fā)多種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因此,怎樣延緩肝纖維化向肝硬化的發(fā)展,是延長慢性肝病患者生命的關鍵。而柔肝靈顆粒聯合干擾素α可明顯減輕肝纖維化的程度,延緩其進展,甚至逆轉其病理過程[1]。
1.1 診斷標準 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診斷標準[2]。所選病例均為初次就診,未經任何抗病毒治療,并排除其它肝病。
1.2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感染科2009年4月~2010年4月專家門診病人,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4例,年齡18~54歲,平均38歲;治療組48例,年齡19~52歲,平均3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柔肝靈顆粒:黃芪30 g、丹參20 g、當歸10 g、漢防己15 g、豬苓20 g、莪術10 g、炙鱉甲30 g、炙甘草8 g、木香10 g,由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制劑室制成顆粒,每包10 g,成人1包/次,3次/d。干擾素α:第1~2周每日肌肉注射1次,每次500萬U,第3周開始,隔日肌肉注射,每次500萬U。對照組:單用干擾素α;治療組:柔肝靈顆粒聯合干擾素α。療程均為48周。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判定。治療期間停服一切影響本研究的藥物。
2.1 療效標準 根據國家中醫(yī)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慢性肝炎療效標準[2]。顯效:自覺癥狀消失,肝脾腫大回縮或穩(wěn)定不變,無壓痛,肝區(qū)無叩擊痛,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自覺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腫大穩(wěn)定不變,無明顯壓痛,肝區(qū)無明顯叩擊痛,肝功能恢復正?;蜉^原值下降50%以上;無效:自覺癥狀、肝功能無明顯改善。
2.2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分別檢查肝纖維化系列指標,包括血清透明質酸(HA)、層粘連蛋白(LN)、IV 型膠原(IVC)、III型前膠原(PCIII),均采用放射免疫法,于治療前后各測1次。
2.3 臨床療效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2.4 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的比較 (±S) m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的比較 (±S) mg/L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HA LN PCIII IVC治療前 357.89±200.63 132.77±26.21 201.95 ±110.65 147.75±39.64治療組 48治療后 200.60±89.97△ 110.40±16.35△ 185.60±50.10 99.30±22.3△治療前 356.88±232.10 132.85±25.62 202.92±110.60 148.76±35.30對照組 24治療后 350.84±230.11 120.30±20.11 190.20±85.85 120.15±30.70
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屬于中醫(yī)“脅痛”、“積聚”等范疇,在治療過程中,扶助正氣是最關鍵的。柔肝靈顆粒是侯寶峰老師多年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經驗方,功效益氣養(yǎng)血,軟肝散結,活血化瘀。方中黃芪益氣養(yǎng)血、丹參活血補血、鱉甲軟肝散結為君,木香、當歸、莪術行氣活血為臣,豬苓、漢防己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藥理研究證明:丹參可促進纖維吸收;鱉甲能抑制肝臟膠原形成,減少肝纖維化;黃芪可增強機體免疫;木香可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當歸能改善肝臟供血不足,有預防和治療肝纖維化作用;漢防己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豬苓可抑制星狀細胞的激活,減輕肝損傷;炙甘草可改善肝功能。觀察表明,柔肝靈顆粒聯合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較單用干擾素α在降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方面,效果更明顯。
[1]徐道振.病毒性肝炎臨床實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33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