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立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的生命中,擁有著一顆碩大而又美麗的珍珠,只因他是一扇能包容的珍珠貝。
她與他打小是鄰居,青梅竹馬。1947年,他當兵退役,隨之考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攻讀物理學,獲取了學士學位。就在這一年,他與已是畫家的她結(jié)了婚。1950年,他獲得博士學位。1953年,他受邀加入坐落于美國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她跟隨丈夫一同來到新澤西州。
那段時間,她準備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她要在創(chuàng)作上有一個新的提升,于是希望他能陪自己到郊外寫生??伤詰儆谡谶M行的科研了?!笆访芩?,你替我陪她去寫生吧!”面對妻子的央求,他轉(zhuǎn)而委托朋友史密斯。史密斯是前不久從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博士學位后來到貝爾實驗室的,是他配合默契且成果不斷的搭檔。天性活潑而又浪漫的史密斯最喜愛戶外活動了,從此,新澤西州的山山水水間便留下了她與史密斯快樂的身影。
1961年秋天,她的個人畫展在紐約如期舉行。畫展非常成功,慶功會上,她熱情地招待著客人,一轉(zhuǎn)身卻不見了丈夫。原來他受畫展一個場景的啟發(fā),驀然想起了一項實驗的解決辦法,便急急忙忙離開了。
她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她認為他太自私了,太不顧及自己的感受了。史密斯見她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立即過來安慰,然后又陪她喝酒。想起與史密斯在一起的快樂與融洽時光,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與史密斯有了越界之事。
到底還是被丈夫知道了,丈夫給了史密斯一頓老拳,然后帶著兒子離開家,去了幾千里之外的貝爾科姆太空科學探索研究院工作。
他就是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她是美國畫家貝蒂。
貝蒂與史密斯皆意識到他們錯了,從此二人不再來往。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史密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1964年他發(fā)明了結(jié)型激光器,從此名聲大振。然而,史密斯獲得的成就越大,心中越是感到惶恐,因為他聽說博伊爾因情緒低落工作中屢屢出錯,如今辭職不知到哪里去了。
有記者采訪史密斯,他“大放厥詞”,聲稱自己已沒有對手——他正是要用激將法讓博伊爾重新振作起來!果然,博伊爾在看了采訪報道后,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打敗史密斯。不久,博伊爾申請加入了麥吉爾大學物理研究實驗室,1966年他與人合作發(fā)明了第一臺紅寶石連續(xù)激光器,引起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
博伊爾與史密斯都成為了科學界的重要人物,他們在半導體這一前沿領(lǐng)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突破。
1968年,飽受情感煎熬的貝蒂病倒了,她患上鞍結(jié)節(jié)腦膜瘤,生命受到嚴重威脅。1969年的春天,她瞇縫著視力嚴重衰退的眼睛,畫了那幅魁北克星空的畫,并附上短信:“親愛的博伊爾,我將不久于人世,希望能見到你最后一面。”
當博伊爾見到瘦骨嶙峋的貝蒂時,積郁與怨恨頓時化作了洶涌的淚水。博伊爾與史密斯重新攜手,按照醫(yī)生的想法及提議,夜以繼日地開始研究工作。通過大半年的艱苦攻關(guān),他們終于找到一種高感光度的半導體材料,從而成功發(fā)明了一種利用光電效應(yīng)的即時成像裝置。透過這種裝置,醫(yī)生在體外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患者顱內(nèi)腫瘤的位置。結(jié)果。醫(yī)生不開顱就將貝蒂的腦膜瘤完全摘除了,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因為這項發(fā)明,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學院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博伊爾和史密斯。已退休在家中正與妻子貝蒂喝咖啡的博伊爾接到瑞典皇家學院打來的電話時,當即寫了一份
致謝詞:
“珍珠貝里的沙石會長出不同的珍珠。人生也是一樣,同樣有受傷與挫折,但總有一些人能長出最大最關(guān)的珍珠。人要像珍珠貝一樣養(yǎng)成重塑傷口的本事,轉(zhuǎn)化生命的創(chuàng)傷,使它變成關(guān)麗的珍珠。受傷的心就是活的珍珠,只要能包容,就能煥發(fā)出晶瑩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