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華
傳統(tǒng)的供應室,一直都采用石蠟油潤滑手術器械,但隨著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器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廣泛應用,使用石蠟油潤滑手術器械,清洗后器械、彎盤上往往會出現(xiàn)散在的乳白色斑點,形成新的污染源,因此我們用水溶性潤滑劑逐漸取代了石蠟油。本文對此種現(xiàn)象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至6月共檢測清洗后手術器械7400件,其中采用石蠟油3600件(石蠟油組),采用萬福金安牌水溶性潤滑劑3800件(水溶性潤滑劑組)。
1.2 主要材料 全自動噴淋式清洗消毒機2臺(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公司),金安潔多酶復合清洗液(萬福金安牌),石蠟油(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水溶性潤滑劑(萬福金安牌)。
1.3 清洗方法 2種方法均使用全自動清洗消毒機,機型全部為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EASY320,分為一號和二號。其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操作者、清洗籃筐的大小、手術器械數量的多少、擺放位置、清洗酶的種類、加酶的速度和時間、程序選擇、分類方法等均相同,排除一切人為及其他干擾因素。不同的是一號清洗機采用石蠟油,二號清洗機采用萬福金安牌水溶性潤滑劑。
1.4 結果判定及合格標準 (1)目測法:每天用肉眼或帶光源5倍放大鏡觀察,器械表面應光亮,關節(jié)、齒槽、管腔內無任何殘留的污跡、血跡為合格。(2)紗布擦拭法:每天用白紗布擦拭物品的表面、關節(jié)、齒槽、管腔后白紗布潔白如初為合格。(3)潛血試驗法:每5天進行1次,對處理后的器械進行潛血試驗,以檢測清洗質量潛血試驗陰性合格。(4)蛋白檢測法:每5天進行1次,蛋白檢測陰性合格[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石蠟油組清洗消毒后的彎盤表面上用肉眼看到布滿散在的乳白色斑點,形狀不一、大小不等、質地粘稠。手術器械上肉眼不易看到,但使用帶光源的放大鏡檢測后發(fā)現(xiàn)器械表面上布滿散在的乳白色斑點。用紗布擦拭法檢測后,紗布上沾有乳白色油狀物質。使用潛血試驗法、蛋白檢測法檢測器械、彎盤均呈現(xiàn)陰性反應。共檢測3600件,不合格1640件,合格率54.44%。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后,在排除其他因素后,確定是由于使用石蠟油潤滑器械所致,進行跟蹤檢測的同時采取彌補措施立即退回重洗,直至檢測合格。水溶性潤滑劑組消毒過的彎盤、手術器械潔凈,光亮如新,用目測法和擦拭法檢測基本為合格。共檢測3800件,不合格120件,合格率96.84%。與一號清洗劑抽樣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使用潛血試驗法和蛋白檢測法均呈現(xiàn)陰性反應。見表1。
表1 石蠟油組與水溶性潤滑劑組清洗質量合格率
醫(yī)院感染已經成為當今各醫(yī)院共同面對的管理難題。只有保證手術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最終才能達到滅菌要求,才能杜絕因醫(yī)療器械消毒不嚴引起的醫(yī)院感染。因此必須選擇正確的器械潤滑劑,才能既保證清洗效果,又能起到潤滑作用。石蠟油不溶于水,容易形成新的致熱源附著在手術器械表面上,故不能作為手術器械潤滑劑。水溶性潤滑劑的主要成分為藥典級礦物油,增加了非離子乳化劑的表面活性劑,能溶解于水,再透過離子型的乳化劑附著在器械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加器械的靈活性。因此只有選擇恰當的器械潤滑油和清洗酶才能提高清洗質量,保證滅菌效果,杜絕因醫(yī)療器械消毒不嚴引起的院內感染。
1 于鳳玲,劉小華,胡國鳳.石蠟油潤滑器械導致二次污染.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