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玨 ,王偉群 ,朱峰
奉賢區(qū)是上海市的蔬菜主產區(qū)之一,其常年蔬菜種植面積3 200 hm2,設施蔬菜種植面積867 hm2。近幾年政府大力新建設施菜田,奉賢區(qū)設施蔬菜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盡管設施蔬菜栽培顯示出較高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因其復種指數高、種植品種單一而導致土壤連作障礙逐年加重,且據調查發(fā)現(xiàn),其連作障礙發(fā)生周期逐漸縮短,很多只有2 a棚齡的大棚已經表現(xiàn)出一定的連作障礙。因此,調查了奉賢區(qū)2009年之前建設的以種植茄果類、瓜類蔬菜為主,冬季種植一茬綠葉蔬菜的大棚土壤性狀,研究種植年限對土壤肥力、含鹽量等相關指標的影響,為防治土壤連作障礙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于2010年在莊行鎮(zhèn)、奉城鎮(zhèn)、柘林鎮(zhèn)等蔬菜大棚集中地區(qū)展開,按種植年限(棚齡)1 a、2~3 a、4~5 a以及6 a以上分別采集土樣,同一棚齡選取5個大棚作為重復。用蛇形采樣法采集0~20 cm耕作層的土壤,每個樣品由15個點土樣混合組成。
用常規(guī)化學分析方法測土壤全鹽量,烘干法測土壤含水量,pHS-3B型酸度計測土壤溶液pH值,奧利龍(ORION)公司生產的 TDS測試儀測土壤溶液的電導率,凱氏消煮法測全氮含量,鉬銻抗顯色法測土壤有效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測Na+、K+含量,重鉻酸鉀氧化法測土壤有機質含量,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儀(Smartchem200 Alliance Corp.France)測 NO3-含量,雙指示劑中和法測定HCO3-含量,硝酸銀滴定法測Cl-含量,EDTA間接滴定法測SO42-含量,采用EDTA絡合滴定法測 Ca2+、Mg2+含量[1~5]。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設施大棚種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含量上升;種植年限在6 a以下的大棚土壤速效鉀含量呈上升趨勢,而棚齡6 a及以上的則有所降低。棚齡6 a及以上大棚土壤的各養(yǎng)分含量較1 a棚均顯著提高1.27~1.83倍。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棚齡增加而呈上升趨勢,這與黨菊香等[6]、汪建飛等[4]的研究結果略有不同。棚齡在3 a以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差異不顯著,但是其與4 a以上棚齡的差異比較顯著。
由表1可以看出,奉賢區(qū)各參試大棚設施菜田土壤全鹽量在 0.77~1.25 g/kg,4 a 以上棚齡土壤的全鹽量高于4 a以下的。一般土壤可溶性鹽含量高于2.0 g/kg時,即為鹽漬化土壤[5],但本試驗調查的幾個大棚土樣全鹽量均低于這個標準。
從表1中還可以看出,土壤pH值隨著種植年限增加而持續(xù)降低,介于 5.87~7.16,6 a 以上棚齡土壤的pH值顯著低于其他棚齡土壤。按照pH值5.6~6.5為微酸性、 pH 值 4.6~5.5 為酸性、pH<4.5 為強酸性的土壤酸度分類標準[7],2 a及以上棚齡的土壤開始酸化。
表1 不同種植年限設施保護地土壤肥力、全鹽量、pH值、EC值
隨著種植年限增加,大棚土壤EC值呈現(xiàn)一定的增長趨勢,特別是棚齡2 a土壤的EC值較棚齡1 a的成倍增長。盡管目前奉賢區(qū)設施內土壤的EC值與果菜類蔬菜發(fā)生鹽分為害的生理障礙臨界點EC值1.2 mS/cm還有一定差距[8],但是如果不注意種植方法,繼續(xù)大量施肥,大棚土壤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鹽分障礙。
表2 不同種植年限設施保護地土壤陽離子含量及組成變化
由表2可知,設施土壤中的陽離子以Ca2+為主,占全鹽量的6.36%~13.68%,其次是 Na+,占全鹽量的 5.32%~7.66%,K+、Mg2+比例均在5.5%以下。設施土壤中的某些陽離子占全鹽量的比例隨種植年限的改變表現(xiàn)規(guī)律性的變化,棚齡2~3 a的大棚土壤中的K+、Na+占全鹽量的比例最大,棚齡4~5 a的大棚土壤中Mg2+、Ca2+占全鹽量的比例最大,與呂福堂等[8]研究結果有所不同,可能是因為所研究的土壤基礎條件和施肥結構不同,影響了土壤中的離子組成。
表3 不同種植年限設施保護地土壤陰離子含量及組成變化
表3數據表明,不同種植年限的設施菜地土壤陰離子以NO3-和SO42-為主,棚齡在2 a以上的土壤中的NO3-占全鹽量的34.23%~36.8%,較棚齡1 a的顯著增加。SO42-占全鹽量的13.87%~35.68%,棚齡4~5 a的較其他種植年限的明顯增加。與其他離子含量均有所升高表現(xiàn)不同的是,HCO3-含量基本持走低態(tài)勢,占全鹽量的比例也不斷下降,這與呂福堂等[8]、焦坤等[9]的研究結果一致。姚春霞等[10]的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郊露天菜地樣本硝態(tài)氮含量為0.02~0.333 g/kg,平均為0.112 g/kg。對比本文數據分析可知,奉賢區(qū)不同種植年限的設施菜地的硝態(tài)氮含量是露天菜地的1.1~4.1倍。
隨著種植年限增加,奉賢區(qū)設施菜地土壤的鹽分含量升高,鹽分積累明顯。1 a棚齡土壤的平均鹽分含量為 0.77 g/kg,EC值為 0.24 mS/cm,2~3 a棚齡土壤的鹽分上升至1.11 g/kg以上,EC值升至0.78 mS/cm,已超過普通作物的生育障礙臨界點(EC>0.50 mS/cm)。
隨著種植年限增加,設施菜地土壤中的主要鹽分離子含量增加。設施菜地土壤中的Ca2+、Mg2+、K+、Na+、Cl-、NO3-、SO42-等鹽基離子含量從種植第 2 年起含量顯著增加,HCO3-的含量則逐年降低。土壤中以陰離子為主,陰離子中又以NO3-、SO42-為主。
各地研究發(fā)現(xiàn),設施土壤積鹽和鹽漬化現(xiàn)象非常普遍。哈爾濱市和大慶市的蔬菜大棚內土壤的EC值是露天菜田的2.0~5.6倍,最高達0.87 mS/cm;南京市堯化鎮(zhèn)露天菜田的土壤EC值為0.137~0.276 mS/cm,而大棚菜地的土壤則升高到0.367~0.506 mS/cm[12]。EC值增加表明土壤已鹽漬化,表現(xiàn)為土壤干燥時其表層出現(xiàn)明顯的白色返鹽物質并板結,破碎后呈灰白色粉狀;土壤濕潤時其顏色發(fā)暗,產生鹽害。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土壤中鹽分的積累,種植2~3 a的溫室對蔬菜表現(xiàn)出抑制作用,種植年限較長的日光溫室中的蔬菜生長矮小,甚至死亡,導致很多設施菜田荒廢,造成極大浪費。
奉賢區(qū)的設施菜地土壤已出現(xiàn)輕微酸化的現(xiàn)象。Cl-、NO3-的含量在全鹽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導致了保護地土壤酸化的發(fā)生,而超量使用化肥和偏施氮肥是導致保護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常用肥料中往往帶有Cl-和SO42-等強酸性離子,這些離子隨肥料的大量施用后僅部分被作物吸收,而大部分則殘留于土壤中,成為土壤次生鹽漬化和土壤pH值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保護地內土壤的硝化作用強烈,極易產生大量的 H+和NO3-。Malhi等[13]、徐仁扣等[14]研究表明,大量施用氮肥,特別是銨態(tài)氮肥會導致土壤嚴重酸化。設施土壤酸化與次生鹽漬化已成為限制設施蔬菜可持續(xù)生產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表明,隨設施大棚種植年限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的含量呈上升趨勢,而速效鉀含量則先增后減,6 a及以上棚齡大棚的土壤速效鉀含量低于2~3 a和4~5 a棚齡,但低于1 a棚齡的,但差異均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蔬菜為喜鉀作物,對鉀肥需要量較大,而菜農不注重鉀肥的施用[15],所以導致種植年限長的大棚土壤速效鉀含量較低。
總之,鹽分的大量積累以及Cl-、NO3-、SO42-的相對富集對土壤與植物的養(yǎng)分供需平衡以及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演變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刂仆寥利}分累積,防止土壤酸化、連作障礙及次生鹽漬化成為保證設施菜地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
[1]劉文利,馬琳.蔬菜保護地連作土壤肥力性狀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34(19):4 987-4 988.
[2]丁國強.設施蔬菜土壤鹽漬化的成因及防治[J].長江蔬菜,2005(1):32-33.
[3]王學軍.保護地土壤次生鹽漬化分析[J].北方園藝,1998(3/4):12-13.
[4]汪建飛,于群英,李孝良,等.設施栽培條件下土壤有機質和氮素變化規(guī)律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2):191-193.
[5]司東霞,呂福堂,張敏,等.設施栽培條件下土壤養(yǎng)分及有機質組成變化趨勢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4,35(5):566-569.
[6]黨菊香,郭文龍,郭俊煒,等.不同種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鹽分累積及硝態(tài)氮遷移規(guī)律[J].中國農學通報,2004,20(6):189-191.
[7]勞秀榮,張淑茗.保護地蔬菜施肥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
[8]呂福堂,司東霞.日光溫室土壤鹽分積累及離子組成變化的研究[J].土壤,2004,36(2):208-210.
[9]焦坤,李德成.蔬菜大棚條件下土壤性質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J].土壤,2003(2):94-97.
[10]姚春霞,陳振樓,陸利民,等.上海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鹽含量狀況[J].水土保持學報,2005,9(1):84-88.
[11]趙風艷,吳鳳芝,劉德,等.大棚菜地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J].土壤肥料,2000(2):11-13.
[12]謝學東,李加友.蔬菜大棚土壤肥力和狀況調查[J].南京農專學報,1999,15(1):26-29.
[13]Malhi SS,Nyborg M,Harapiak JT.Effects of long-term N fertilizer-induced acidification and liming on micronutrients in soil and in bromegrass hay[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1998,48:91-101.
[14]徐仁扣,Coventry D R.某些農業(yè)措施對土壤酸化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2,21(5):385-388.
[15]李家康,陳培生,沈桂琴,等.幾種蔬菜的養(yǎng)分需求與鉀素增產效果[J].土壤肥料,1997(3):3-6.
[16]范亞娜,趙國棟.隴東地區(qū)設施蔬菜連作土壤性質變化趨勢[J].水土保持通報,2007,27(6):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