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珺之
小鐘(匿名)曾參與很多中小影片發(fā)行營銷工作,對于國內影片檔期確定,她用一句話來形容:“基本就是幾條大魚決定小魚的生存空間,大魚包括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姜文這樣的,也包括20部進口分賬大片。大魚的尾巴擺好后,小片才能在尾巴旁邊站好位置?!痹诟哕娍磥?,國內目前就是“大片定檔期、小片找空隙”的狀況,以今年賀歲檔為例,正在拍攝還未上映的電影中,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提前一年預訂12月16日,梁朝偉、周迅主演的《大魔術師》提前大半年確定12月22日,其他的大片具體上映日都還在琢磨,而更多的小片則在焦灼中觀望。
大片定檔期的傳統(tǒng)來自于《英雄》——這是一部在中國電影產(chǎn)業(yè)化進程上被謳歌無數(shù)次的電影,它當年是在12月18日上映,這個日子上映的影片橫跨圣誕和元旦,成為賀歲檔這個黃金檔期內的最佳上映日,這也成為以后十年來兵家必爭的一個日子。2009年末臨近的時候,《十月圍城》與《三槍》都曾想在這一天內上映。逐步地,賀歲檔成為了國產(chǎn)大片的大聯(lián)歡。之后西風東漸,中國大片也逐漸重視暑期檔。再之后,像五一檔,國慶檔也逐漸成為大片們優(yōu)先考慮的好檔期。
但是大片們的游樂場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它們除了有雄厚的資金做后盾,還得有國際化的班底和豪華陣容的宣傳策略,那么如何從夾縫中求生存就委實成了份額占70%的小片們去思考的問題了。
業(yè)內人士認為,對于小片而言有一個原則是很重要的,就是檔期的選擇,好的檔期不是等來的,也不是運用“行政手段”干預的,要主動策劃,積極運作,見縫插針。一部影片的票房好壞,絕對與它鄰近的影片有必然的關聯(lián),既要看前方近距離是否有強敵,還要看后方挨著自己的是否有追兵,如果被迫置身在擁擠的檔期,只要做到瞻前顧后看左右,還是能突圍而出。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小片在大片公布完檔期后,鉆空補縫,經(jīng)常會取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氣喘吁吁》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這部口碑并不好的片子,最終收獲近5000萬元的票房,得益于在檔期中找空隙。據(jù)說當時看過樣片后,連投資人都很失望,但發(fā)行人高軍當即提了兩點建議保證4000萬元票房,“第一,不能讓人再看全片,而是制作一個15分鐘的精彩短片播放。第二,將影片打入暑期檔,但必須排在暑期檔隊尾,后面不能有任何一部強片,因為任何一部強片都會將《氣喘吁吁》的票房截斷?!?/p>
而去年暑期檔上映的《戀愛通告》也在夾縫之中變身黑馬。該片上映之時,《唐山大地震》的撈金戰(zhàn)已接近尾聲,同期上映的《全城戒備》和《阿黛拉》的糟糕口碑剛好成就了本來并不被人看好的《戀愛通告》,令其能夠趕在《敢死隊》和《史萊克4》登陸之前賺到近5千萬的票房。對于《戀愛通告》的成功,發(fā)行方光線影業(yè)發(fā)行總經(jīng)理陳紅莉表示,當時電影市場不飽和,僅有的一兩個影片不能滿足人們的觀影需求,而且《全城戒備》的影片類型與其他正在上映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坝袝r跟隨而不是避開,是更好的策略。”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繼續(xù)解釋說,“《唐》帶來巨大的觀影人流,一般大的檔期也是由大片帶動。在檔期內總的觀影人流確保情況下,我們分流了一些觀眾。比如那些不喜歡《唐》或看了后想選擇其他影片的人流。我認為,中等偏大的商業(yè)影片比較適合捆綁大片發(fā)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也對此做過相應的研究:“《全城戒備》沒有與《唐》正面交鋒,錯開了《唐》上映的最高峰,而選擇仍有觀影熱度的時機上映?!?/p>
與其類似的還有《七小羅漢》,它能夠在票房上實現(xiàn)盈利,則完全取決于該片大膽選擇在《唐山大地震》上映后第二天上映,雖然對手強大,卻也同時將對手只縮小到一個。在《唐山大地震》前兩周的公映期間內,唯有該片適合全家觀看,這也是SMG公司一貫的取勝法寶。該片總票房突破3000萬,令諸多在投資和陣容上遠超該片的影片也只能望而生嘆。
2009年的七夕節(jié)8月16日剛好是個周三,但卻創(chuàng)造出3000萬的單日票房,而票房的最大贏家就是章子怡擔任制片人、主演的《非常完美》。這一年的七夕檔總共有七部片子上映,從投資上看,《非常完美》并不占便宜,不過,并沒有一部電影掐準在七夕情人節(jié)當天上映,離該檔期最近的《機器俠》也是在8月18日上映的,章子怡瞅準這個空檔,果斷讓《非常完美》在七夕當日上映,結果首日票房收獲近900萬。據(jù)業(yè)內人士分析,《非常完美》的成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七夕檔的商機,影片主打愛情,而該檔期周圍又沒有一個強勁的對手,給其留有了空間,讓它鉆了個好空隙。
與章子怡一樣有商業(yè)嗅覺的還有同是演員出身、《將愛》的出品人之一李亞鵬。2011年情人節(jié),在《青蜂俠》與《致命伴旅》兩部好萊塢大片同檔期上映的情況下,中小成本影片《將愛》六天票房過億。對比《將愛》和兩部好萊塢巨制的成本,《將愛》可謂以小搏大,是一次“將賺錢進行到底”的成功運作。追求其原因,合理安排檔期占了很大因素。
高軍在接受采訪時也充分肯定了《將愛》的檔期選擇,他說有關春節(jié)檔和情人節(jié)檔有這樣一個市場規(guī)律,春節(jié)檔和情人節(jié)檔離得越遠,情人節(jié)檔的市場潛力就越大,而今年的情人節(jié)距離春節(jié)已經(jīng)有一周時間,所以今年的情人節(jié)大有可為,《將愛》的票房成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除此之外,高軍還認為,一些片方對于春節(jié)檔與情人節(jié)檔的誤判導致將情人節(jié)的大好市場拱手相讓,才會出現(xiàn)《將愛》一片獨大的現(xiàn)象。“理論上的確是春節(jié)檔比情人節(jié)檔市場更大,但是如果一窩蜂的擠進春節(jié)檔,最后只能分得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票房;相反,情人節(jié)市場雖然沒有春節(jié)檔大,但是如果能占到絕對優(yōu)勢,那票房一樣會非常可觀。其實《將愛》現(xiàn)在的票房成績就并非完全得益于它的影片品質,有一部分票房等于是《我知女人心》讓給《將愛》的。如果《我知女人心》和《將愛》都選擇在情人節(jié)檔上映,那么《將愛》不會這么快過億,《我知女人心》的票房也不會慘?!?/p>
不過,近五年來對檔期的操作最成功的無疑是《畫皮》,上映6天過億,19天沖過兩億元大關,一部無論是導演影響力還是演員陣容,無論是投資規(guī)模還是宣傳成本,都屬于中等水平的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驚人的票房,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檔期營銷所致。
對于《畫皮》的上映檔期最初有三種:暑期檔、國慶檔和賀歲檔。暑期檔有動畫大片《功夫熊貓》和國產(chǎn)大片《赤壁上》的前后夾擊,賀歲檔又有《赤壁下》和《非誠勿擾》,但片方考慮到這兩個檔期的激烈競爭,無論影院放映空間還是觀眾消費能力都還沒有達到同時容納2部大片和一部貌似“大片”的程度,及時調整了策略,轉而將影片提前到國慶檔上映。
雖然國慶檔也是一個黃金檔,但是在奧運會這一舉國盛事結束20天后就上映還是讓人感覺冒險,很多大片為避奧運的關注風頭,已經(jīng)紛紛調整上映檔期,而這種調整恰恰給了《畫皮》一個良好的發(fā)行空間。因為剛剛經(jīng)歷了奧運盛會的國人,此時正需要新的娛樂來填補假期的空白,《畫皮》的適時出現(xiàn)正好迎合了這一市場要求,而縱觀同檔期的幾部影片,無論是《保持通話》《李米的猜想》還是《即日啟程》,都不會對《畫皮》產(chǎn)生太大的威脅。假如在這個檔期,左右夾擊的是《瘋狂的賽車》和《葉問》,《畫皮》的市場走向恐怕不會如此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