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紅,張 蜀,林華慶,張肖玲,卜 水,李欣蔚(廣東藥學(xué)院藥物研究所/廣東省藥物新劑型重點實驗室,廣州市 510006)
鹽酸特比萘芬(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是一種新型的丙烯胺類抗真菌藥,是真菌角鯊烯環(huán)氧化酶特異性抑制劑,用于治療淺表皮膚真菌病,可經(jīng)皮膚給藥以達局部治療目的。本試驗采用小型豬離體皮膚及改良Franz擴散池,考察供試藥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的皮膚透過率以及皮膚局部貯藥量,并與上市產(chǎn)品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商品名:蘭美抒?)進行比較,旨在闡明制劑的起效途徑,預(yù)測供試藥與已上市產(chǎn)品的一致性。
TK-12B型透皮擴散試驗儀(上海鍇凱科技貿(mào)易有限公司);U3000高效液相色譜(HPLC)儀、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美國Dionex公司);KQ-100TDB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LXJ-IIB型多管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
供試藥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批號:090501,規(guī)格:0.1 g∶10 g)、空白基質(zhì)(批號:100501)均由桂林華信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對照藥1%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商品名蘭美抒?,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9110223);鹽酸特比萘芬原料藥(濟南明鑫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81108122,含量:99.7%);鹽酸特比萘芬標(biāo)準(zhǔn)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563-200301,供含量測定用);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西藏小型豬,♀♂各1只,體重35~40 kg,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06-0015。
2.1.1 透皮擴散試驗一般條件。采用立式改良Franz擴散池(18 mL)及豬腹部離體皮膚。離體皮膚固定于樣品池與接受池之間,角質(zhì)層面向樣品池,均勻涂抹乳膏,皮膚背面與接受液緊密接觸(不得有氣泡)。有效擴散面積約3.3 cm2,接受系統(tǒng)置于(37±0.5)℃的恒溫水浴中,電磁攪拌,轉(zhuǎn)速為180 r·min-1。分別于1、3、6、12、24 h取接受液2 mL,并補充相同體積的接受液,24 h后終止試驗。
2.1.2 豬離體皮膚的處理。取豬放血處死,經(jīng)觀察皮膚無紅腫、充血、破損現(xiàn)象。用電動剃須刀除去腹部毛,取下已去毛的腹部豬皮,小心除去皮下脂肪,洗凈,切割成小塊皮膚,立即進行透皮試驗,其余離體皮膚浸泡于生理鹽水中,置于-4℃冰箱中備用。
2.1.3 接受液的選擇。接受液應(yīng)具有接受透皮藥物的能力,并盡可能符合類似體內(nèi)的漏槽條件,常用的接受液有生理鹽水和等滲的磷酸鹽緩沖液等[1]。鹽酸特比萘芬易溶于無水乙醇或甲醇,微溶或極微溶于水[2],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和接受液盡可能接近體內(nèi)環(huán)境的原則,制備了系列溶液進行溶解度試驗,結(jié)果鹽酸特比萘芬原料藥在各溶液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為:3%甲醇溶液>水≈含0.2%聚山梨酯-80的生理鹽水>生理鹽水(0.9%氯化鈉溶液)>pH7.4磷酸鹽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鉀1.36 g,加0.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79 mL,用水稀釋至200 mL,即得)。參考文獻[3,4],在皮膚擴散面積為3.3 cm2時,體外透皮試驗用乳膏量通常為0.2~1 g,當(dāng)乳膏用量為1 g時,若藥物的皮膚透過率分別為100%、50%和10%,則接受液中的藥物濃度分別為0.56、0.28 、0.056 mg·mL-1,據(jù)此考察鹽酸特比萘芬原料藥在3%甲醇溶液、水與生理鹽水中能否達到漏槽條件,結(jié)果見表1。
表1 漏槽條件試驗結(jié)果Tab 1 Results of sink condition test
可見,藥物在上述3種溶劑中能否達到漏槽條件要視乳膏中藥物的皮膚透過率而定。因此,結(jié)合藥物的性質(zhì)及人體體液的實際情況,初步選定3%甲醇溶液、水與生理鹽水為接受液。
2.1.4 透皮擴散試驗的條件確定。分別取0.2、0.5、1.0 g供試藥,均勻涂抹于豬離體皮膚上,分別以上述3種溶液為接受液,每種乳膏用量用每種接受液各做1份,按“2.1.1”項下方法試驗,過濾,濾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結(jié)果3種不同用量供試品在3種接受液中均未檢出鹽酸特比萘芬。因此,在樣品池能承載的前提下,選定試驗用乳膏量為1.0 g;由于預(yù)試驗結(jié)果乳膏中藥物幾乎不透過皮膚(即皮膚透過率<10%),生理鹽水完全可達到漏槽條件,因此,接受液選定生理鹽水。
2.2.1 色譜條件。色譜柱:Gemini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甲醇-pH7.5緩沖液(50∶40∶10)(其中緩沖液的制備方法為:取2.0 mL三乙胺,加水至1000 mL,稀醋酸調(diào)節(jié)pH至7.5);流速:1 mL·min-1;檢測波長:224 nm;柱溫:室溫;進樣量:20μL。在此條件下,鹽酸特比萘芬的保留時間約為10 min,理論板數(shù)不低于10000。
2.2.2 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鹽酸特比萘芬標(biāo)準(zhǔn)品0.01146 g,置于2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作為標(biāo)準(zhǔn)品貯備液。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生理鹽水稀釋至刻度,作為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5.73 μg·mL-1,約相當(dāng)于乳膏透過1%的濃度)。
由于透皮擴散預(yù)試驗中,各種條件在接受液中均未檢出鹽酸特比萘芬,因此,取上述標(biāo)準(zhǔn)品貯備液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空白基質(zhì)透過皮膚所得的生理鹽水空白滲透液稀釋至刻度,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a;另取做完擴散試驗的整塊皮膚,刮去表面殘留藥膏,用生理鹽水沖洗,稍晾干,剪去多余皮膚,將與軟膏接觸的面積約為3.3 cm2的皮膚剪碎研磨至乳糜狀,移至具塞錐形瓶中,加入20 mL無水乙醇,超聲提取40 min,5000 r·min-1離心,傾取上清液,濾過,揮干,用甲醇溶解,移至5 mL容量瓶并稀釋至刻度,即得供試品溶液b。
取空白基質(zhì)1 g,按“2.1.1”項下方法試驗,24 h后取出空白基質(zhì)透過皮膚所得的全部接受液,作為陰性對照溶液a;取下皮膚,按上述供試品溶液b的制備方法制備,得皮膚貯留的陰性對照溶液b。
2.2.3 專屬性試驗。分別取上述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和陰性對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結(jié)果,在同一色譜條件下,接受液的陰性對照溶液a和皮膚貯留的陰性對照溶液b均對測定無干擾,詳見圖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1.陰性對照溶液a;2.標(biāo)準(zhǔn)品;3.供試品溶液a;4.陰性對照溶液b;5.標(biāo)準(zhǔn)品;6.供試品溶液b;①.鹽酸特比萘芬Fig 1 HPLC chromatograms1.negative control a;2.standard substance;3.test sample a;4.negative control b;5.standard substance;6.test sample b;①.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2.2.4 線性及范圍。分別精密吸取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1、5、10、20、30、40、50μL進樣,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將所得峰面積(A)與實際進樣量(X,μg)進行線性回歸,得線性方程為A=222.19X+0.2442(r=0.9999),表明鹽酸特比萘芬進樣量線性范圍為0.00573~0.2865 μg。
2.2.5 回收率試驗。(1)皮膚透過量的回收率試驗:經(jīng)透皮擴散預(yù)試驗,接受液中未檢出鹽酸特比萘芬,因此回收率試驗選擇了相當(dāng)于透過0.3%、0.7%、1%3種較低的濃度進行。取空白基質(zhì)各1 g共6份,均勻涂抹于離體皮膚上,以生理鹽水為接受液,按“2.1.1”項下方法試驗,24 h后取出全部接受液,作為空白滲透溶液;取下試驗后的皮膚,刮去表面殘留空白基質(zhì),用生理鹽水洗凈,備用。精密量取“2.2.2”項下標(biāo)準(zhǔn)品貯備液0.3、0.7、1 mL各3份,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內(nèi),加空白滲透溶液稀釋至刻度;濾過,取濾液,依法測定,記錄色譜,代入線性方程,計算得平均回收率為93.43%,RSD為6.92%。(2)皮膚貯留量的回收率試驗:取上述空白試驗后的皮膚(6塊),剪去多余皮膚,將與空白基質(zhì)接觸的面積約為3.3 cm2的皮膚剪碎并研磨至乳糜狀,平均分成6份,分別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分別精密加入“2.2.2”項下標(biāo)準(zhǔn)品貯備液1 mL,再加無水乙醇20 mL,超聲提取40 min,5000 r·min-1離心,傾取上清液,濾過,揮干,用甲醇溶解,移至5 mL容量瓶并稀釋至刻度,濾過;取濾液,依法測定,記錄色譜,計算得平均回收率為91.68%,RSD為5.76%。
2.2.6 最低定量限及最低檢測限。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a 1 mL(2份),分別置于50、20 mL容量瓶中,加生理鹽水稀釋至刻度,制成濃度分別為0.1146、0.2865 μg·mL-1的溶液,進樣,以信噪比為3時作為最低檢測限,信噪比為10時作為最低定量限,結(jié)果得鹽酸特比萘芬的最低檢測限為0.078 μg·mL-1(相當(dāng)于皮膚透過率0.01%),最低定量限為0.29 μg·mL-1(相當(dāng)于皮膚透過率0.05%)。
2.2.7 儀器精密度試驗。取回收率試驗中皮膚透過量供試品溶液和皮膚貯留量供試品溶液,分別連續(xù)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計算RSD值分別為1.2%、1.7%,表明精密度良好。2.2.8 穩(wěn)定性試驗。取回收率試驗中皮膚透過量供試品溶液和皮膚貯留量供試品溶液,分別在于0、1、4、9、12、24 h各測定1次,記錄峰面積,計算其RSD值。結(jié)果溶液在9 h內(nèi)較穩(wěn)定(RSD分別為2.6%、2.2%),在24 h時峰面積均略呈下降趨勢,因此,取樣后應(yīng)盡快測定。
取供試藥和對照藥依法進行透皮擴散試驗,分別于1、3、6、12、24 h取接受液2 mL(并即時補充同溫度同體積的生理鹽水),過濾,濾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藥物的皮膚透過率(累積透過率(%)=()(/W樣×標(biāo)示量×106)×100%。其中,cn為第n個取樣點的藥物濃度(μg·mL-1);ci為第(ii≤n-1)個取樣點的藥物濃度(μg·mL-1);W樣為取樣量(g);標(biāo)示量為10 g∶0.1 g。24 h終止試驗后,立即取出皮膚,按“2.2.2”項下供試品溶液b的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藥物皮膚的貯留量,結(jié)果見表2。
表2 透皮擴散試驗結(jié)果(n=6)Tab 2 Results of transdermal diffusion test(n=6)
可見,2種樣品中鹽酸特比萘芬?guī)缀醪煌高^皮膚,皮膚局部貯藥量相近。
由于人皮膚很難獲得,根據(jù)文獻[5]小型豬的皮膚與人的皮膚較為接近,因此選用小型豬腹部皮膚作為體外透皮吸收對比試驗的離體皮膚。
[2,6]比較了不同的色譜條件,最終確定了本試驗所采用的色譜條件;鹽酸特比萘芬在大約224、280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其中224 nm波長處的響應(yīng)值較大,而本品的皮膚透過率和皮膚貯藥量低,為提高檢測靈敏度,選定224 nm為測定波長;檢測方法中的回收率值結(jié)果偏低、RSD值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檢測的濃度較低及皮膚細胞的某些脂質(zhì)成分可能對藥液略有干擾所致。
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是經(jīng)皮膚給藥以達局部治療目的,不主張透過皮膚起全身治療作用。本試驗采用小型豬離體皮膚及改良Franz擴散池,考察藥物的皮膚透過率,以及皮膚局部的載藥情況,結(jié)果2種樣品中鹽酸特比萘芬?guī)缀醪煌高^皮膚,皮膚局部貯藥量相近,說明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發(fā)揮的是局部治療作用,預(yù)測2種制劑的藥效和安全性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梁 穎,楊新建.4種透皮吸收促進劑對鹽酸苯海拉明透皮性能的影響[J].中國藥房,2008,19(31):2414.
[2]British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DB/OL].www.drugfuture.com/Pharmacopoeia/BP 2009/download.aspx?filename=Terbinafine-Hydrochloride-5893.2010-08-03.
[3]李冬梅,路緒文,蘇 芳,等.阿西美辛脂質(zhì)體凝膠劑的體外透皮擴散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03,23(6):330.
[4]陳 鷹,湯 韌,劉 輝,等.阿昔洛韋棕櫚酸酯脂質(zhì)體凝膠劑的局部透皮試驗[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00,20(6):324.
[5]謝松梅,楊志敏,呂 東,等.新法規(guī)下皮膚外用藥物臨床試驗要求的相關(guān)考慮[EB/OL].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311532.2009-12-02.2010-06-23.
[6]余仕汝,高邵陽,朱紅玲,等.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含量測定方法的改進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08,2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