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秒 肖國有 李黨生 姚忠強 鄧李燕 覃偉武
(1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影像學診斷中心,南寧市 530021;2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南寧市 530021)
鼻咽癌適形調強放療(IMRT)能有效地減少常規(guī)放療對正常組織不必要的額外照射,對唾液腺功能起到了保護作用。而唾液腺顯像可全面、客觀地評價唾液腺病變程度,是簡便、無創(chuàng)性、靈敏度高的檢查方法[1]。本文采用唾液腺顯像對鼻咽癌患者適形調強放療后的腮腺功能進行了評價,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鼻咽癌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30~51歲,中位年齡46歲。全部病例均經病理證實,無唾液腺病史,且為首程治療患者。病理類型為高分化鱗癌2例,未分化鱗癌6例,低分化鱗癌22例。
1.2 唾液腺顯像
1.2.1 顯像儀器和顯像劑 顯像儀為美國 GE公司的DISCOVERY VH,配用低能高分辨準直器。顯像劑99m由99Mo-99mTc發(fā)生器淋洗得到。
1.2.2 顯像方法 病人仰臥位于探頭下,視野范圍包括所有唾液腺和部分甲狀腺?!皬椡琛笔届o脈注射99m370 MBq,同時啟動顯像儀器以60秒/幀的速度,動態(tài)連續(xù)采集32min。在第20min時,在保持體位不變的情況下,給予舌下含服維生素C粉劑300 mg,對唾液腺進行酸刺激。
1.2.3 唾液腺顯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觀察腮腺顯像的動態(tài)圖像變化征象。定量分析:采集結束后用感興趣區(qū)(ROI)技術獲取雙側腮腺及口腔區(qū)域計數,以顱骨的ROI定為放射本底,經軟件處理得到腮腺的時間-放射性曲線、本底曲線,并計算出其攝取指數(UI)和進行酸刺激后的分泌指數(EI)。顯像結果由兩名有經驗的核醫(yī)學醫(yī)師共同分析。
1.3 適形調強放療方法 參考MRI及鼻咽喉鏡檢查結果,勾畫出大體腫瘤體積(GTV)、臨床靶體積(CTV1及CTV2)及需要保護的正常組織。IMRT照射治療參數如下:GTV為2.4 Gy/次,共30 次,腫瘤量為72 Gy;CTV1為2.0 Gy/次,共30 次,腫瘤量為60 Gy;CTV2為1.8 Gy/次,共30 次,腫瘤量為54 Gy;每天照射1次,每周5次;采用調強方式進行。
1.4 口腔干燥程度評價 根據臨床癥狀分為4級:0級,無明顯口干;1級,輕度口干;2級,明顯口干但可進食,進食時需喝水;3級,重度口干,不可進食干食或液體輸入維持者。
2.1 口干程度 放療前患者均無口干。放療結束時口干癥狀1級5例,2級21例,3級4例。在隨訪5個月時,部分患者口干癥狀有明顯改善,口干減輕者11例,由口干恢復為無口干癥狀者3例。
2.2 放療前后唾液腺顯像結果分析
2.2.1 定性分析 放療前:注射顯像劑后,雙側腮腺顯影,放射性分布均勻、對稱,濃聚程度逐漸增高,血流灌注曲線良好,時間-放射性曲線表現為曲線逐漸升高的攝取期;給予酸刺激后,見雙側腮腺放射性密度急劇降低,時間-放射性曲線表現為急劇降低的排泄期。放療后:放療結束時注射顯像劑后,腮腺放射性攝取減低,雙側腮腺顯影變淡模糊;給予酸刺激后放射性消退不明顯,時間-放射性曲線數值降低,曲線無明顯下降或緩慢下降,呈水平型、低水平型或拋物線型;放療后5個月:口干癥狀改善者的腮腺顯影較前稍增濃,給予酸刺激后時間放射性曲線由無明顯下降變?yōu)榫徛陆怠?/p>
2.2.2 定量分析 放療結束時及放療后5個月腮腺UI及EI均比放療前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放療前后腮腺功能的定量測定
唾液腺具有攝取和分泌99m的功能,靜脈注射99m后隨血流達到唾液腺,被葉間導管上皮細胞攝取,并暫時濃聚于腺體內,隨之通過唾液腺導管逐漸分泌到口腔。此過程可以通過動態(tài)或靜態(tài)顯像方式顯示唾液腺的位置、形態(tài)和大小,并可觀察唾液腺的功能及其導管的通暢情況。唾液腺功能正常時,腮腺以較快速度攝取顯像劑,唾液腺顯像表現為放射性密度和曲線上升速度較快,酸刺激后,顯像劑迅速排至口腔,使腮腺間葉導管細胞中顯像劑濃度明顯降低,因此腮腺的放射性密度迅速減低及曲線陡然下降。而病理狀態(tài)下,由于腮腺導管細胞攝取、排泄顯像劑功能受損,因此,影像和曲線失去正常表現,且定量指標降低[2]。
有研究表明,適形調強放療可以有效保護腮腺功能[3,4],是由于其高度適形性能產生優(yōu)越的物理劑量分布,克服了常規(guī)放射治療在正常組織重疊照射的問題,在保證腫瘤區(qū)足夠的劑量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正常組織功能,大大地降低了唾液腺等輻射敏感器官的吸收劑量,可以使患者口干的程度減低或恢復快,改善其放療后的生存質量。本組病例,適形調強放療前患者均無口干,放療結束時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口干癥狀,出現重度口干的僅4例。腮腺顯像出現相應的變化:如腮腺放射性攝取減低,雙側腮腺顯影變淡模糊;給予酸刺激后放射性消退不明顯,時間-放射性曲線數值降低,曲線無明顯下降或緩慢下降,呈水平型、低水平型或拋物線型。僅從腮腺顯像征象變化分析就可以看出腮腺的攝取與排泌功能較放療前減低了,通過動態(tài)圖像可以初步判斷腺體功能情況,但若要量化腮腺的功能變化可以進一步從定量指標計算分析,更能準確的評估腮腺的受損程度。本組數據放療結束時UI為3.90±1.20,EI為0.40±0.10,均較放療前減低(P<0.05)。為了觀察鼻咽癌適形調強放療后唾液腺受損的恢復時間及恢復程度,我們在放療后5個月進行隨訪,并行唾液腺顯像檢查。發(fā)現部分患者口干癥狀有所改善,腮腺顯影較前稍增濃,給予酸刺激后時間放射性曲線由無明顯下降變?yōu)榫徛陆?從定量指標來看,UI為4.14±1.34、EI為 0.44±0.02,均有所提高,說明唾液腺功能在逐漸恢復,但尚未能恢復到放療前的功能狀態(tài)(P<0.05)。我們將繼續(xù)隨訪,動態(tài)觀察適形調強放療后唾液腺的功能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唾液腺顯像檢查簡便、無創(chuàng),在生理狀態(tài)下即可較全面、客觀、準確地判定唾液腺功能,并可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為鼻咽癌患者適形調強放療后觀察唾液腺功能的變化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重復、可量化的檢查手段,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1]許杰華,程木華,蘇宇雄,等.改良半定量唾液腺動態(tài)顯像分析腮腺功能方法初探[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8,l6卷(5):344-347.
[2]Raza H,khan AU,Hameed A,et al.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salivary gland dysfunction after radioiodine therapy using 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J].Nucl Med Commun,2006,27(6):495-499.
[3]李煥斌,張 琦,吳式琇,等.腮腺顯像對鼻咽癌放療后腮腺功能的評價[J].中華核醫(yī)學雜志,2006,26(2):95-96.
[4]吳 冬,李先明,閆茂生,等.鼻咽癌調強放療對腮腺功能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09,33(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