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輝
某老總曾經(jīng)感慨:我捐款捐1000萬,為什么沒人關注?卻還要我自己去開發(fā)布會,請記者,給紅包。
大家都知道在公關傳播上要注意內(nèi)容的利益相關性,拆開來可以看作是公關傳播的三大戒:
1.不要總說自己的好。2.要遵循價值分享策略,傳播的內(nèi)容要對目標群體是不是有意義。3.一次傳播通常是無效的,能引起二次傳播的一次傳播才是有效的。
企業(yè)怎樣才能做好公益營銷和環(huán)保營銷?
1.不要太過功利。在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簡單發(fā)布出來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2.在傳播過程中,對于捐贈行為,簡單的幾句話足夠,沒有必要去渲染什么。3.要關注受益方的結果。
造成企業(yè)公益行為不能有效傳播的幾個原因:
1.不同于國外,比如美國,他倡導的是一種以基督教文化為核心的普世價值觀,他可以將自己的老娘扔在遠方30年不管不問,但對普通人一視同仁。國內(nèi)是一種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價值觀取向,人們更多的只是關注我身邊的誰捐了多少錢,我的朋友誰捐了多少錢。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會去關注你的企業(yè)到底做了什么善事:天高皇帝遠的,關我什么事?
2.現(xiàn)在的公益營銷,大多是一種付費軟文報道的形式來體現(xiàn),單純的公益行為不具備話題傳播的性質。
3.企業(yè)所有者和普通公眾是處在對立面的,富與窮的立場問題。正如所有媒體都要面臨兩個核心問題:立場與口味。既然借助媒體做公益營銷傳播,那你就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與其不停地自夸自己的捐贈行為,不如將視線更多地放在你的受益方上。相比企業(yè),他們更能獲得公眾的關注,從情感和心理的角度也更容易接收,從新聞策劃的角度也更能找到題材。
(責編: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