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溪
宋江上梁山,舉“替天行道”的大旗,使梁山人的打劫殺人成了義舉,也為他自己贏得了千古美名。
“天道”雖空泛,但起碼得與人道相近。用人間正道衡量,蔡京、高俅等所為不是天道;西門慶、潘金蓮等所行不是天道;李逵等濫殺無辜應不屬天道;“生辰綱”雖是不義之財,但晁蓋等劫之納為己有,也非天道之舉;觀宋江的所作所為,也不過借“替天行道”之名,行“替己尋道”之實。
宋江的“天道”是“王道”,目的是報效朝廷、封妻蔭子、青史留名,走的卻是異途捷徑的求升之路。
宋江抱負遠大、心計十足。他深知,押司,不過一刀筆小吏,在既無家庭背景和過硬靠山又無特殊技能的情況下,如不走異道、辟捷徑,怕是奮其終生,也難走出鄆城小縣。欲求殊榮,必干異事;欲干異事,必得奇人。結交天下奇人,乃宋江求升捷徑的起步。
宋江的結交,是不分紅道、黑道、正道、邪道的,標準是有特長絕技,目的是能為我所用。我們可以看到,在宋江結交的人中,有朝廷命官、社會名流;有殺人越貨的強盜、偷雞摸狗的賊;有地霸強梁、售色妓女等等。為讓其達到死心塌地為我所用的目的,他特別注重難中結交。即使沒難的,也要設法先陷對方于難中,再用“錢”和“義”這兩大法寶,擊中對方。宋江的錢從何來?觀其收入,只要天上不掉錢,來路無非兩處:為官時則貪,為盜時則挪——即挪用大伙拿生命換來的錢物。宋江的高明之處是,重名聲輕錢財,貪挪不進腰包,而是用于施舍,收買人心,沽名釣譽。宋江的“義”,集中在一個“拜”字上,見到低于自己的結拜,見到高于自己的跪拜。
上山落草、搶州劫府,是宋江邁出的求升捷徑的第二步。得奇人,還得干異事,方能引起朝廷注意,達到招安的目的。為求得朝廷招安,宋江可是煞費了苦心的。讓弟兄們冒著生命危險攜大量珠寶幾次進京,求李師師“吹枕邊風”,托宿太尉“進身邊言”。一聽“招安”二字,就像貓兒聞到腥,不思真假,不究實虛,急不可待的就要傾巢而出,不是吳用等清楚冷靜,梁山兄弟早就化為烏有了。在遭兩次“誘招”后,仍癡心不改,只是在策略上加大了“逼”的力度而已。一旦拿獲了高俅,就連“只反貪官”的招牌也拋到了九霄云外,全不顧林沖、楊志等眾兄弟的心理感受,只是一味的諂媚討好、奉金送銀。什么“替天行道”,什么“兄弟義氣”,在私欲面前統(tǒng)統(tǒng)見鬼去吧。
弟兄們的心血,換來了宋江的華麗轉身,草寇搖身一變,成了朝廷命官;與此同時,所謂的“義士”,也就變成了朝廷豢養(yǎng)的獵狗,變成了殺向別的所謂“草寇”的毒鷲惡獸。退遼兵、平田虎、剿王慶、征方臘,生封“武德大夫、兼兵馬都總管”,死賜“忠烈侯”且御筆親書“靖忠之廟”于墓地。
宋江終是功成名就被千古傳唱了??刹恢醯?,我在那些頌歌之中聽到的卻總是其升遷途中的無數(shù)冤魂的哭泣。
插圖 / 快速升遷的通道 / 托
德·戴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