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祥
有部電影叫《周漁的火車》,由此我想到“權力的火車”。從表面上看,權力與火車風馬牛不相及,但細細琢磨,也有相似之處。
權力等級森嚴,中央級、省部級、縣處級等各有各的權限和待遇,不可僭越。火車也有等級,從類別看,有專列、高速列車、特快列車、直快列車、慢車;從快車的內(nèi)部構成看,有包廂、軟臥車廂、硬臥車廂、硬座車廂,各個車廂的乘客等級分明,不可混乘。過去規(guī)定很嚴格:毛澤東、劉少奇等領導可坐專列,省部級領導可坐包廂,縣處級領導可坐軟臥,其他人坐硬臥和硬座?,F(xiàn)在放開了,除了專列不能隨便坐,只要你有錢又能買到票,就可以坐包廂和軟臥。但不管是誰,買了硬臥不能坐軟臥,買了硬座不能坐硬臥。這有點像權力使用,相互間不可越權。
列車必須在軌道上運行,遵守運行規(guī)則,服從調(diào)度,該快時快,該慢時慢,進了站點就要停車。不可想開就開,想停就停。權力也必須在法律軌道上運行,遵守權力運行的規(guī)章制度,接受監(jiān)督批評。不可為所欲為,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列車進站要經(jīng)常檢查,安全員要逐個車廂這里看看、那里敲敲,看有沒有異常。運行一段時間要維修保養(yǎng),防止零部件磨損,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權力運行也需要檢查和維護,經(jīng)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看權力使用是否越規(guī),有沒有出界?如此這般,權力才不會“出軌”。
列車有超載、滿載、空載之分,春運期間超載,平時多是滿載。權力也有實權、虛權,實際權力和名義權力之分,同樣的局長崗位,有的是部門一把手,有的可能只是領導的“大秘書”。
每年春運之時,火車票“一票難求”,火車站人流如織,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買票之難,難于上青天。而在官道上,同樣是僧多粥少,“一位難求”。每年的公務員考試人山人海,數(shù)百人競爭一個崗位;官員調(diào)整時,主要領導家里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目的只有一個,買到一張“官票”。
但火車畢竟是火車,權力終究是權力,火車與權力又有很多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火車能夠“在軌運行”,權力呢?在理論上、口頭上都宣稱“在軌運行”,而實際上討厭“軌道”約束,總想“無軌運行”,想往哪開往哪開,想開多快開多快,進了站想停就停,不想停就呼嘯而過,什么調(diào)度、紅燈綠燈、旅客需要,都不管他?!拔业臋嗔ξ易髦鳌?,誰敢阻擋,順“權”者昌,逆“權”者亡。如此這般,看起來很風光,結果卻“很受傷”,脫軌悲劇經(jīng)常上演。
尤其需要重視的是,權力出軌比火車出軌的概率要高得多,危害也嚴重得多。我國近年來山東膠州、浙江杭州等地有過火車出軌事件,多的死傷數(shù)百人;而權力出軌則此起彼落,慘劇不斷。權力出軌不僅比火車出軌可怕,而且比火山噴發(fā)、洪澇肆虐和大地震還可怕。
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打造“權力之軌”,將國家權力運行納入法制軌道,確保權力在軌運行,既是權力之福,又是民生之福、國家之福。
【原載2011年3月22日《城市金
融報·今朝副刊》】
插圖 / 監(jiān)督 / 阿爾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