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芳
(呂梁市離石區(qū)人民醫(yī)院,山西離石 033000)
XT-1800i血液分析儀有手工、毛細管、進樣器、手工閉蓋四種分析模式。臨床上主要運用進樣器模式,它需要采集病人的靜脈血。而血液病病人需要經常檢測血系列,用進樣器模式多次采集靜脈血,對病人身體有一定的傷害;對新生兒、嬰幼兒血系列的檢測,因血管細小,也存在采血比較困難的現(xiàn)象。為了解決特殊病人、特殊群體采集靜脈血對身體不利或存在困難的問題,本文采用另一種模式——毛細管模式進行血系列檢測,(只需采集末梢血,如耳垂、手指、足跟血),效果滿意,分析如下。
將本院門診體檢120人進行靜脈采血2 mL和采集手指血40 μL加入含有160 μL CELLPACK 的微量管中(1∶5稀釋)。靜脈采血過程要順利,脈壓帶不易時間過長。手指采血需大滴的血液緩慢自然流出,不能用力擠壓。
日本SYSMEX公司生產的XT-1800i血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南昌市贛達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EDTAK2真空貯血管、微量管;質控物為e-CHECK Level 1,e-CHECK Level 2,e-CHECK Level 3,分別對應低值、正常值、高值;新鮮合格的全血作為校準品,以上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檢測前先用新鮮全血對XT-1800i血液分析儀校準[1]。以確保計數(shù)結果達到一定精密度,須做室內質控,并確保質控儀器的穩(wěn)定性[2],所以標本測定前用儀器配套質控品做質控,確認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進樣器模式下進行靜脈血樣分析時,標本混勻、進樣和分析均自動進行。毛細管模式下進行末梢血樣分析時,上下顛倒試管將內容物充分混勻后,將試管正確放入手工吸引管中。血樣在4 h內完成檢測,觀察WBC,RBC,HGB,HCT,PLT,MCV,MCH,MCHC 八項參數(shù)的變化。
兩種模式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各項檢測指標兩種模式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各項檢測指標兩種模式檢測結果比較(s)
參數(shù) 進樣器模式 毛細管模式 t值P 6.97 ±2.97 7.04 ±2.76 -0.189 1 >0.05 RBC(×1012/L) 4.38 ±0.49 4.42 ±0.54 -0.600 9 >0.05 HGB/(g·L-1) 121.76 ±16.93 122.86 ±18.02 -0.487 3 >0.05 HCT/% 38.69 ±4.69 41.32 ±5.71 -4.161 <0.05 PLT(×109/L) 213.49 ±60.03 211.51 ±66.32 0.242 5 >0.05 MCV/fl 92.14 ±6.32 97.03 ±7.80 -5.336 <0.05 MCH/pg 29.34 ±4.18 28.94 ±4.16 0.743 0 >0.05 MCHC/(g·L-1)WBC(×109/L)324.23 ±14.27 298.01 ±13.03 14.860 0 <0.05
因兩種進樣模式其旋轉閥進樣以及內部管路有所不同,本次實驗先分析進樣器模式下的全血標本,后分析毛細管模式下的末梢血標本。HCT與血漿容量改變、MCV大小有關,測定時易受標本放置時間、稀釋液滲透壓、抗凝劑等影響。由于以上因素導致HCT增高;而MCV,MCHC是依據(jù)HCT計算得來,隨著HCT的變化而變化,所以HCT,MCV,MCHC三項指標在兩種模式下檢驗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120人份血樣中 WBC,RBC,HGB,PLT,MCH 在兩樣模式下結果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毛細管模式下檢測的五項主要參數(shù)與進樣器模式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因此,XT-1800i血液分析儀毛細管模式可作為血液病病人、新生兒、嬰幼兒等特殊病人、特殊群體血系列檢測方法,簡便方便,為臨床提供更好的服務。
[1] 彭黎明,蔣能剛,府偉靈.多臺血細胞分析儀校準方法的建立[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8(5):539-542.
[2] 王傳新,王國禮.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技術及質量控制[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