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先
《西西里人》中,圖里·吉里安諾無疑是作者為《教父》所設的“前世”——西西里土地上原生的熱血俠盜,一個身為草寇、實為教父家族原初精神的承載者的人民英雄
《城邦暴力團》中,有武林秘史,有奇門遁甲,有廟堂江湖,有個人情思,匯聚了傳統(tǒng)武俠小說的諸多要素。開篇即以江湖第一大幫——漕幫幫主萬硯方在荷塘小亭宴聚時離奇被殺為難解之謎案,鋪陳開恢弘沉郁的近代百年風雨史,此江湖“之所以不為人知或鮮為人知,居然是他們過于真實的緣故……那樣一個世界正是我們失落的自己的倒影”。作者張大春以武俠之名,演繹出另一個倒影的世界,將江湖之遠與廟堂之高融于一爐,遠不可再,高自為高,且幽深陰冷,攝人心魄。
隱喻“竹林”
“竹林”是正文開篇即提到的一個“城市”,故事楔因漕幫幫主萬硯方暴斃也錄于“竹林七賢”一章。那么此“竹林”類乎魏晉名士的“竹林”嗎?
我簡直希望附會到當初,是否也時值月色舒朗,蓬蓬翠竹下蔚然著自在之風?然而畢竟華亭鶴唳,廣陵散絕吧,對應于萬老爺子知命的灑淚,自況“豆腐干當吃出火腿味來”,“竹林”似乎也不再梳華掬秀,不再富于象征意義上的挺俊清潔,它更像諜影重重的疑陣、你看不透也逃不出的奇門遁甲。
是以回到《城邦》,“竹林”之外,立定著索命人,他等背后,又是全書不斷探問、翻云覆雨的“誰”與“為什么”,人們避不開“竹林”,或稱之為“武林”、“江湖”,任時代搓圓捏扁而無法更張,這好像是小說起筆即定下的喑啞調(diào)。如果點題,排行城邦的“暴力”行徑,這幕喋血竹林,及后文錄入鐵頭昆侖大俠同樣不明不白的死,是顯得格外濃稠刺目的。
漕幫萬老爺子論才學、智謀、品行、武功,都屬人中之龍。他馭下的老漕幫,謹而忍,不合洪英,不妄自稱大,頗有些出世味。據(jù)仆從萬得?;貞?、飄花少主孫孝胥投拜事跡等等,老爺子八面玲瓏,多次力免漕幫涉險,于時局、惡暗,謀慮不可謂不透徹。他曾說,“廟堂太高,江湖又太遠,兩者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勾當。日后誰大言不慚地提什么救國救民的事業(yè)來,便是身在江湖,心在廟堂的敗類,便是挑起光天化日之劫的災星?!崩蠣斪拥脑挘_乎發(fā)人警醒。但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兩者實在相互丞佑,共同折射一個“低”而“近”的無涯象限,沒有人跳得出它。
張大春后托國軍叛將傅作義之口,慨嘆“窮我蝦睛蟹目,螳臂蚊腰,所應付的卻只是廟堂之高,卻未遑顧慮江湖之遠——于今回首前塵,一切豈不枉然?豈不枉然”。表言立場雖大相徑庭,說的也渾不是一回事,然而就“廟堂”和“江湖”的糾纏關系,可謂明當。那么這兩卷小說,自伊始便絕非單純的江湖故事,或傳統(tǒng)意義上江湖里自立廟堂,江湖輔佐廟堂之類主旋律容易登抵光明頂,激人振奮的傳奇。正相反,廟堂并不形同虛設,有如恢恢天網(wǎng),傾軋江湖,與之滲透、反滲透。
微妙“字間語”
看張大春編織情節(jié),他自然而然地順捋連環(huán)跌宕的大環(huán)境。一個人假借另一重身份過活,說話像打啞謎,掖藏的文本也表里不一,張大春不斷授意讀者如何讀出“字間語”,這不是不累人的。有時候,解碼的過程相當流暢愉悅,比如談絕學密津的傳承、軼史,好像周潯以下、錢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崩即崩爾”建筑結(jié)構術,呂元四脈之一李氏李綬武得泥丸功,魏三贈歐陽秋無量壽功等等,再有幫派“海底”、手語暗號、通過種種機括迭傳通訊之類,雖然蔓蔓枝枝,但不乏江湖稗史的原生態(tài)浪漫。不過一旦涉及廟堂機心與手段,便極容易給人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的印象,表里相去甚遠,剝解極為不易,這樣的個例遍布書頁,比如張父窮其一生收譯無法歸檔的戰(zhàn)爭史訊,曾掛于張家的一張內(nèi)含玄機的曹劉煮酒論英雄圖,書中截止于高陽并未深度展開所謂諜報密錄:《肉筆浮世繪》,更不必提那次致命的荷塘雅集,表面光風霽月,其實人人話里有話,命定的天星圖,費解的文字迷,無一不暗藏殺機。
使情節(jié)變得更復雜的,是張的敘事方式。
一方面,讀者看到小說家、說書人張大春,筆若懸壺,信而滔滔,他深諳穿插閃藏之道,仿佛玩帽子戲法處處扣伏筆而不急于揭之,文里套文,直至埋沒,然后再撈起來。
頗費篇章的周鴻慶投誠事件當屬一例。書中人物徐老三曾啟蒙張大春,說“竹林”就是那一壁尚未坍塌的彈孔蜂窩或其一部分,他畫下一串串葡萄,喻指大小門幫與政府關聯(lián)。張的寫法是小說“崩即崩爾”的藝術,于千里之外蝴蝶振翼牽連澎湃效應,值得一提的是,他把時間縱貫得很長,所以偶然又偶然的蝶風,竟至何年月卷起千堆雪,是對現(xiàn)實偶然與必然之間似有若無變應的寫照。
另一方面,張大春一旦以第一人稱表述,整股文腔就為之一變。他談父親、友鄰、一堆奇奇怪怪的人、他放縱過卻始終付不出的感情。他“老鼠式”的生活也貫徹人際,受壓抑的藏匿,繼以狼狽、尷尬,諷以冷嘲,動輒粗口,這也許可以外延適用于書中鼠族群像,但他這時候的流暢,仍舊飽漲情緒,無論表達出來是空虛、頹廢、懵懂、自抑,又或者零星的不甘乃至奮爭。
《城邦》首尾都寫到孫小六自五樓窗口躍然而下,縮手縮腳直奔竹林市,這幅景象不斷讓我想起書中連貫出現(xiàn)了數(shù)次、李小龍于《精武門》最后的那個踢騰動作,以及槍聲,以及巨大的 “終”字。那個動作被賦予了悲壯的象征意義,而即使不必“被賦予”,觀者也仍然體會得到它的悲,進而不受控制泛起關于民族精神、江湖俠義的暖流。
而孫小六的一跳,我卻沒什么感覺,或者至多有一點悲,甚或一點荒誕的喜,因為這個江湖處于頹勢,你看不見哪怕一束虛妄的希望。確乎是“歲月行如此”,飄零的竹林六老到了垂垂暮年,他們護養(yǎng)了一個造性奇高的新盟主,循著冤有頭債有主、有仇必報的古老直線走入慘測,他能怎樣?他將怎樣?白面書生張大春又能如何,制造八方震蕩的維基解密嗎?不合格讀者如我不知道。我只知《城邦》也許正濃縮了迫在我們眉睫的真實江湖。
圖書推薦
《愛無可忍》
[美]伊恩·麥克尤恩著 郭國良、郭賢路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推薦理由:風景如畫的倫敦郊野,五個可以說都是助人為樂的陌生人一道趕去救助一起熱氣球事故,但或許只不過一瞬間的猶疑、自私,一個大活人就在大家眼前頃刻間殞命。步入成熟、漸入佳境的麥克尤恩通過對于一場精神危機、一種精神疾患的細致展現(xiàn),嚴肅而又深刻地探討了人類的情緒、情感、意識乃至于人性本身的無限可能以及脆弱無依。
《隱匿的現(xiàn)場》
王鴻諒著 三聯(lián)出版社出版
推薦理由:《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筆王鴻諒個人文集。作者具有思維敏捷、邏輯嚴密、觀察細致等特點,采寫的社會新聞一向深得好評。本書集結(jié)了近年來影響極大的法制方面的典型案例,相當一部分案件糾結(jié)荒誕,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法律還有待完善的現(xiàn)實,同時更以深切的同情,關注了案件中那些飽受傷害的人。
《尋路中國》
[美] 彼得·海斯勒著 李雪順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推薦理由:“我經(jīng)常在一地連續(xù)呆上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跟蹤變化。我不會僅僅聽主人公自己講述,我會睜大眼睛,看著他們的故事在我面前一點點展開?!薄秾ぢ分袊芬粫袔讞l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作者由東海之濱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而發(fā)生巨變的鄉(xiāng)村,在這里,作者特寫了一個農(nóng)民家庭由農(nóng)而商的變化經(jīng)歷;最后,則是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yè)小鎮(zhèn)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nóng)而工而商、鄉(xiāng)村變身城市的發(fā)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fā)生的最重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