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芝,張海杰,穆樹敏
(1河北聯合大學校醫(yī)院,河北唐山063000;2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yī)院)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目前公認的心身疾病。A型性格特征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患焦慮抑郁,嚴重影響著治療效果和預后,對此類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改善其負性情緒,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已越來越引起醫(yī)療界的重視[1]。我們對A型性格的冠心病的抑郁狀態(tài)進行分析,并給予有效的心理干預,評價干預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和心理應激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1.1 臨床資料 2006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心內科就診患者336例,其中男158例、女178例,年齡(62.56±12.27)歲。根據患者癥狀、心電圖、心肌酶等指標分為健康對照組55例,心絞痛組153例,心肌梗死組128例。
1.2 A型性格及抑郁的評定 應用張伯源主持的全國性協作組修訂的A型行為類型量表進行行為類型的測查,判斷A型性格和B型性格。對于A型性格的患者根據“焦慮自評量表分析系統(tǒng)”準確、迅速地反映患者是否存在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
1.3 心理干預 對于本研究中A型性格患者中抑郁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干預。①集體心理治療:每周1~2次,集中對患者進行語言交談,向患者講解有關防治疾病的知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變化,幫助患者糾正錯誤的認知、不良的行為模式和應對方式,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提供健康宣傳材料,宣傳冠心病防治的的基本知識。每周舉辦座談會,鼓勵患者之間交流治療經驗,收集患者疑問最多的問題,請主治醫(yī)生或科主任解答,提高患者的自我功效[2]。②個別心理指導:根據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指導。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感受,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并給予安慰和鼓勵,使患者重新樹立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③身心放松訓練法:使患者放松心情安靜舒適地躺在病床上,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呼吸及放松訓練,有順序地自上而下收縮、放松各組肌肉,使全身肌肉得到松弛,使其情緒穩(wěn)定,保持心境寧靜。④家庭及社會支持治療:對患者親屬進行疾病知識講解,指導其關心幫助患者,讓患者感覺到溫暖和關懷。在患者住院期間讓家庭成員或單位同事、領導多與患者交談,解決患者的實際困難,從而減少其負性情緒,促進疾病的恢復,為患者提供持續(xù)的情感支持,使其心理上得到極大的安慰,積極配合治療。有效地心理干預后再次進行焦慮抑郁狀態(tài)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性格分型及抑郁狀態(tài)分析 336例研究對象中,A型性格176例、占52.4%,其中健康對照組14例(25.5%)、心絞痛組80 例(52.3%)、心肌梗死組82 例(64.1%),χ2=22.990,P <0.01。對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分析顯示,A型性格患者中,抑郁76例、占43.2%,其中健康對照組為 4例(28.6%),心絞痛組28 例(35%)、心肌梗死組 44 例(53.7%),χ2=7.069,P <0.05。
2.2 心理干預效果評價 心理干預后,健康對照組、心絞痛組、心肌梗死組抑郁患者分別減少至2例(14.3%)、16 例(20.0%)、23 例(28.1%),心絞痛組(χ2=4.514,P <0.05)、心肌梗死組(χ2=4.469,P<0.05)抑郁患者均較干預前減少。
隨著醫(y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性格與疾病的關系已越來越被重視,A型性格的人有時間緊迫感,辦事節(jié)奏快,爭強好勝,雄心勃勃,脾氣暴躁,干練利索,性格外向,遇到困難也不罷休,對任何事情都有一種不滿足感。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與心理緊張有關,A型性格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子。本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性格偏向 A型的高達57.5%,明顯高于對照組。心絞痛組、心肌梗死組中分別為52.3%、64.1%,有隨著疾病的嚴重程度增加的趨勢。A型性格特征冠心病患者中抑郁有較高的患病率,并隨著冠心病嚴重程度的增加呈逐漸增加趨勢。
國內研究顯示,A型性格對冠心病的危害很大,是冠心病發(fā)病的誘導因素[3]。A型性格特征的患者更容易患焦慮抑郁情緒,隨著冠心病嚴重程度的增加抑郁的患病率不斷增加,使其預后差、癥狀重、病死率明顯增高。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情緒調節(jié)與心理治療尤為重要[4]。我們對于A型性格的患者進行了有效的心理干預,再次分析其焦慮抑郁狀態(tài)顯示,各組抑郁患病率均較前減少,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A型性格行為模式和抑郁狀態(tài)不但是誘發(fā)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且是冠心病患者不良預后的重要預測因素,對冠心病患者在有效的藥物治療同時,應致力于其心理行為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調整與控制患者的情緒,逐漸轉變A型行為特征,使疾病能得到有效控制。
[1]王娟.心理干預對冠心病初診患者恐懼心理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8,6(12):1280-1281.
[2]辛紅菊,趙立華,趙潔.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慮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5):394-395.
[3]郭克峰,曹義戰(zhàn),楊文清,等.綜合心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療效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14(1):10.
[4]于海云,于春榮.冠心病患者與A型性格特征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15(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