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濱,顧繼友,高振華,韋雙穎
(東北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40)
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課程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1]。課程教學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主要手段,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對課程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課程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
《膠黏劑與涂料》課程是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自東北林業(yè)大學建校初期就被開設,是一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專業(yè)基礎課,它是學好后續(xù)課程如家具和木制品、人造板工藝等課程所必需的基礎性課程。歷經57年的積淀和幾代膠黏劑專家的辛勤建設,東北林業(yè)大學《膠黏劑與涂料》課程組的整體實力和教學效果在國內名列前茅,已逐漸形成了在國內同類課程中具有先導示范作用的學術影響。
師資是立教之基、興教之本、強教之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推動教育改革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不但要提高教師的個體素質,而且要注重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和隊伍結構的優(yōu)化。加強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積極探索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凝聚學術隊伍的人才組織新模式,建設一批具有學術領先水平的優(yōu)秀學術團隊,青年教師和學術梯隊培養(yǎng)是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必須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師資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做到提前規(guī)劃,全面部署。通過交流,開闊眼界,及時了解學術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并使他們有機會結識學術大師和專家,建立學術聯系。在學術組織、學術團體中,重視發(fā)揮中青年骨干教師的作用,為他們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進一步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增強高等學校開展學科前沿研究和承擔國家、省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建設一批特色、強勢學科,為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施展才華提供平臺。
高校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它一代又一代素質優(yōu)良的教師,一所學校要站得住腳,教師一定要出色。一所高校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它是否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知名專家學者和高素質的教師。有了這樣一支師資隊伍,學校才能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人才,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的應用水平直接關系到精品課程資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和精品課程實際作用的發(fā)揮。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設計能力、網絡操作能力是推廣和利用精品課程資源的前提,教師的教學觀念是關鍵[2]。課程組將中青年教師培養(yǎng)作為課程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努力從學歷層次、知識修養(yǎng)、學緣結構、授課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入手,培養(yǎng)一流的青年教師隊伍,并強調及時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和國外新知識,及時傳授給學生。為教師提供出國進修、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提供去國內一流大學進修、學習機會,讓教師最大程度獲取前沿學科知識、獲取教學方法和經驗,提高培養(yǎng)質量和效益。通過培訓,使教師學會利用網絡和精品課程資源進行教與學,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找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各種資源放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整合現有的資源,設計基于網絡平臺支持的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利用公開課、研討會等形式,開展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研討與交流,使教師根據自己任教的課程進行針對性地學習,并在實踐中摸索出符合自己課程特點的教學模式。
通過將實例型、創(chuàng)新型、實踐型和技能培養(yǎng)型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膠黏劑與涂料》是一門實踐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僅憑語言描述是很難理解的。為此,采用大量生產配方實例,結合實驗,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可參照實例和實際操作加深理解和認識,從而使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果。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的科研成果和發(fā)明不斷涌現,如果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則勢必處于落后被動的局面。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把科研生產實際中的最新成果、最新信息知識和最新操作技能引入到教學中,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尋求和攻克前沿課題的科學進取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突破能力,使之成為適應21世紀發(fā)展需求的適應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到各木材加工企業(yè)、膠黏劑企業(yè)、家具市場和裝飾材料市場去調研、考察,以便進一步消化和吸收課堂及實驗課所學知識,并將在現場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在老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下掌握解決的方法,提高實踐技能。結合科研教學,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參加一些科研項目,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研的意識和動手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現代教育技術給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它猶如一座架設在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實現立體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教學思想與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教學方法與經驗的結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具有廣泛的輻射作用。教材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4]。課程組從學生易于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角度出發(fā),精心設計教材體系,注意教材內容的邏輯性與前后內容的緊密性、啟發(fā)性與代表性。在教材中不斷引導讀者思考,使問題一步步深化,強化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膠粘劑與涂料》課程選用顧繼友教授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膠粘劑與涂料》。該教材是在全國各高等院校中較有影響的教材,其內容在保留傳統(tǒng)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融進本學科新的研究成果。課程組還通過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與橫向課題,將最新的研究及推廣應用成果不斷充實到膠粘劑與涂料的授課內容中,出版了一批與膠粘劑和涂料有關的專著及教學參考書籍, 《木材膠粘劑實用技術》、《人造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裝飾裝修油工》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參考用書。課程組一直自行編著課程的實驗教材,不斷將最新實驗內容、最新方法補充到實驗當中,在近5年內已重新出版了兩次實驗教材,不斷更新的教材保證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按照“素質教育”要求,以培養(yǎng)21世紀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為目標?!赌z黏劑與涂料》課程實踐教學主要是實驗教學,是膠黏劑與涂料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以基本理論、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等內容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
要求學生在熟練使用酸度計、涂-4杯,掌握基本的膠黏劑合成,涂飾技術的基礎上,應具備進行膠黏劑、涂料制備的基本操作和基本訓練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膠黏劑與涂料各種性能的測試方法和相關的國家 (國際)標準,為生物質材料合理利用提供依據。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為了使學生做到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比例,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提高了同學們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能力。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啟發(fā)誘導學生對現有的膠黏劑配方進行改進和改性,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鼓勵學生到生產第一線,到各木材加工企業(yè)、膠黏劑企業(yè)、家具市場和裝飾材料市場去調研、考察,以便進一步消化和吸收課堂及實驗課所學知識,把專業(yè)理論知識巧妙地應用到實踐中,并將在現場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在老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下掌握解決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理論實踐結合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專業(yè)興趣,挖掘了學生的專業(yè)潛力,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膠粘劑與涂料》是一門內涵廣泛,交叉外延,融多學科知識為一體的應用基礎科學?!赌z粘劑與涂料》課程組利用師資隊伍強大、教學隊伍結構合理等優(yōu)勢,在教學實踐中賦予《膠粘劑與涂料》課程新的活力。通過引入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方式,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單純的“傳授式”教學為“探索式”教學,使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興趣,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奠定了培養(yǎng)面向21世紀社會適應型人才的基礎。
[1]王正斌,倪小勇.以先進理念為指導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促進精品課程建設不斷發(fā)展[J].大連大學學報,2008,29(2):133-136
[2]王春濤,鄭 崧,朱光俊,等.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促進精品資源利用[J].中國冶金教育,2009(1):33 -34,49
[3]李昌春,韓 力,左為恒,等.關于精品課程教材建設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30):93 -94
[4]張 妍,何靈芝,李曉琴.關于國家標準《闊葉樹鋸材》的修訂[J].林業(yè)科技,2009,34(5):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