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燕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運用注意規(guī)律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
蘇紅燕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育藝術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學習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馬,才能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偃缫粋€老師想用知識去啟導一個葬身在無知之中的學生,他便得先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種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識?!倍韲艹龅慕逃龑W家烏申斯基也說過:“注意就是那扇門,一切外部世界進入人的靈魂的東西都通過這扇門……”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說:“心不使焉,則黑白在前面而目不見,雷鼓在側面而耳不聞。”他們都高度地概括出注意的重要性。這個說明人的心理過程,尤其是初中生的認知過程,一旦離開注意,也就無法正常進行。
根據(jù)有無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fā)生的注意。例如,在安靜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學的鉛筆盒掉在地上,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無意注意無預定目的,自覺性較差,保持時間較短,但人在無意注意狀態(tài)下消耗精力少,不容易疲勞。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預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稱隨意注意。例如學生按老師的要求比較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所表現(xiàn)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事先有預定目的,自覺性較好,保持時間較長,但人在有意注意狀態(tài)下消耗精力多,很容易因疲勞導致注意分散。本文筆者將談談在十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運用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活動的所做所想。
客觀刺激物本身的特點是引起無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1)高強度的刺激物都會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探究鎂帶性質時,學生觀察到鎂帶燃燒時發(fā)出的耀眼白光,特別興奮,有人還脫口而出:閃光彈!教師及時地表揚了這位學生知識信息豐富,并不失時機的介紹了鎂的用途。又例,在學習氫氣制法時,教師在課堂上補充了“爆炸實驗”。當聽到巨響時,學生情緒高漲,并充分理解了收集氫氣之前要驗純的必要性。
(2)刺激物的新異性。在緒言課時,一走進教室就提問:“什么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艾F(xiàn)在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請同學們欣賞?!痹谕瑢W們驚奇期待的目光下,教師把準備好的有兩塊棉布手帕分別浸沒在兩種液體中,拿出手帕后分別點燃。在兩塊手帕上都出現(xiàn)熊熊大火之后,其中一塊手帕已燒壞所剩無幾,而另一塊卻是完好如初。此時全班沸騰了!學生們覺得既驚訝又不可思議了,個個以充滿期待的目光看著老師,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如饑如渴,此時教師可因勢利導地說:“你們一定特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她就在我們的化學書里!”此時激起的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習化學的良好開端。
(3)刺激物之間的對比關系。刺激物之間在形狀、顏色、大小、強弱、持續(xù)時間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越顯著、對比越鮮明,越容易引起無意注意。在教學同類不同種物質時,經(jīng)常要運用對比思維,還經(jīng)常要設計對比探究實驗。例如:在氧氣性質的教學中,學生在探究木炭、硫磺、蠟燭燃燒時,教師建議學生觀察這些物質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現(xiàn)象并進行對比。學生驚奇的發(fā)現(xiàn)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成正比。在教學氫氧化鈣的溶解性時,刻意設計兩組對比實驗:(一)常溫下食鹽、氫氧化鈣在等體積的水中溶解的對比;(二)常溫下飽和石灰水加熱前后的對比。經(jīng)過這兩組實驗的對比,學生輕輕松松就對氫氧化鈣的溶解性有了兩方面的認識: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由于人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不同,人們面對同樣的外界刺激,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注意狀態(tài)。
(1)人的需要、興趣和情感。凡是能滿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興趣,與個人的情感有關的事物,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例如,在鋼鐵的防護教學引入時,教師首先呈現(xiàn)銹跡斑斑的鋼鐵制品,而后馬上引導學生閱讀書本介紹每年生銹的鋼鐵占總產(chǎn)量的十分之一。發(fā)現(xiàn)十分之一這個龐大的比例,學生馬上提出鋼鐵為什么生銹?如何防止鋼鐵生銹?這些問題的提出很自然也很有必要!接下來學生對科學探究表現(xiàn)出十二分的投入。
(2)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凡是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又能增進新知識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十分陌生的事物或者已經(jīng)非常熟知而又不能增加一點新知識的事物,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即使引起了注意,也不能保持長久。例如,剛開始學習空氣時,教師問學生:“你們已經(jīng)知道空氣中有什么物質?能用什么方法或事實來證明?”這時學生發(fā)言踴躍,津津樂道地回答“氧氣,動植物生存在空氣中需要氧氣供給呼吸”,“二氧化碳,石灰水變渾濁”等等。學生的高興勁讓教師知道他們對這些物質很感興趣,也有興趣更深層次地學習空氣的成分。
(3)人對事物的期待。凡是人們期待著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例如,學習中國古典章回小說常用每一回的結尾來吸引讀者,在學習常見的酸后,教師也來一個“欲知堿類如何,且等下回探究”作為下課時的結束,使學生形成一種期待心理,吸引學生欲罷不能,手不釋書,一節(jié)節(jié)學下去。
(4)人的身心狀態(tài)。身心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無意注意。一般說,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心胸開朗時,平時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這時也容易引起注意,同時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而在心情煩悶、身體不適、精神過度疲勞時,無意注意范圍較窄,許多平時感興趣的事情也不能引起注意。為此教師要關注好每一位學生身心健康,作出有必要的健康引導。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無意注意有消極與積極之分。為此,教師應努力利用無意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充分發(fā)揮無意注意的積極作用,排除其消極影響,使學生精神振奮、情趣盎然地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第一,教學環(huán)境要美化、優(yōu)化,控制引起分心的因素,保持學生穩(wěn)定的注意。教室里的空氣要新鮮,光線要充足,布置要簡樸、整潔,不要過多的裝飾和張貼。教師的服飾要樸素大方,避免穿奇裝異服和留怪發(fā),不要濃裝艷抹。不然教師就會成為引起學生消極無意注意的刺激物。教師的語言要清晰、生動、幽默、規(guī)范,防止帶口頭禪。直觀教具的展現(xiàn)要適時適當,及時收取,否則也會出現(xiàn)不好的效果。比如,過早地把直觀教具或實驗器材展現(xiàn)出來,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不去注意教師教學的內(nèi)容,而在真正需要使用教具時,這些教具又失去了新異性。
第二,教學內(nèi)容要豐富、新穎,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在認識事物過程中,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的新事物,才使人感興趣,容易引起無意注意。教學內(nèi)容過深、過難,超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承受能力,縱然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也只能興趣索然;反之,教學內(nèi)容過淺、過易,缺乏新異性,學生一學就會,必然感到單調乏味,同樣興趣不佳??梢姡挥羞壿嬓?、新穎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對教學內(nèi)容抱有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求知態(tài)度。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怕學生聽不懂,不厭其煩地重復,講的盡是學生已熟知的東西;有的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超出學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沒有任何聯(lián)系,這些做法都無法使學生的注意保持在教學內(nèi)容上。
第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吸引學生穩(wěn)定的注意。實踐證明,單調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靈動的教學方法則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既可以使學生動腦,又可以使學生動手,還可以激發(fā)他們探求未知的興趣,對學生的注意起到極好的組織作用。所以,教師要不斷向學生提出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充分利用實驗探究教學,引導學生在實驗中通過對具體事物或現(xiàn)象的感知來理解所學知識,把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鮮明,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并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第四,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藝術性,能喚起學生的積極想象,保持持久的注意。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準確簡潔、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有些教學內(nèi)容教師還可把它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例如:元素和原子團化合價口訣;酸堿鹽溶解性口訣等等。講課聲音的強度不應過小,應該使全教室的學生都能聽到;重點的地方講慢一點,或重復一下或提高聲音,或停頓一下;語音語調不能平鋪直敘,語氣和聲調要有抑揚頓挫,富有激情,不能毫無變化地講下去。因為單調刺激,會使人昏昏欲睡。板書要整齊,字體要工整,還可以選用彩色粉筆突出重難點中的關鍵詞,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無意注意。
根據(jù)無意注意規(guī)律,教師有必要在提高教學的藝術性這方面多下功夫,引起積極的無意注意。同時也必須反對那些教學上庸俗的趣味主義。有些教師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把大量無關的資料和故事插入教學中。這種做法所引起的是消極的無意注意,使學生的注意指向并集中到了不應當指向的對象上,破壞了教學內(nèi)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實際上只會降低教學的效果。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自覺的活動過程。教師要有效地組織教學,除了充分發(fā)揮無意注意的積極作用外,同時還必須運用有意注意規(guī)律進行教學,依靠有意注意來維持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這就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活動的目的制約著注意的指向性。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的自覺性,始終是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學生對學習目的意義認識得越清楚、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例如,在開始講授緒言《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教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化學給現(xiàn)代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又面臨需要化學解決的一些重要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小立志學好化學,將來在化學領域中解決疑難,為人類作出新貢獻。在一個新單元開始時明確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教材比較難懂的地方預先說明問題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所有這些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自己確立學習目標,這樣學生就能有意識地把注意集中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美好結果的向往和追求,培養(yǎng)間接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責任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發(fā)揮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穩(wěn)定的注意。
根據(jù)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教師要嚴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安排要緊湊,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有充實的內(nèi)容。實踐表明,教學內(nèi)容的信息量少是教學節(jié)奏松弛、學生的注意難以穩(wěn)定持久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習任務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接受能力,傳授給學生適當飽滿的信息量。同時應當把智力活動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聽、看、想、做、說與老師的教學同步,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加者,這樣能更有效地制止和減少學生分心的機會,從而保證有意注意長時間地穩(wěn)定在學習上。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力,才能排除各種干擾,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瘜W教師也可以用化學科學家持之以恒、刻苦鉆研的意志故事影響學生,并加強初三畢業(yè)班學業(yè)目標性教育。同時,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學會自我控制,主動與注意分散作斗爭。
實踐證明,只利用無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教學活動中必須把兩種注意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要使學生在理解學習目的意義的基礎上依靠有意注意來學習,另一方面也要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利用無意注意來組織教學。在一堂課中,教師應對兩種注意做巧妙安排使之自然地相互交替。一般說來,上課之初,學生的注意還停留在課前感興趣的活動上,需要通過組織教學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教師通過檢查提問,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接著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或問題探究引入課題,再組織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使學生對新內(nèi)容發(fā)生興趣,引起無意注意。另一方面要運用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教學方法,減少學生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順利接受新內(nèi)容,使有意注意進一步發(fā)展為有意后注意。下課之前,學生的注意最易渙散,所以在概括本節(jié)知識或布置作業(yè)時,要向學生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來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和外來干擾時,教師需及時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消除畏難情緒,對學習活動保持注意??傊?,在教學過程中,使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有節(jié)奏地交替,可使學生有張有弛,既能始終把注意指向學習活動,又不會引起過分緊張與疲勞,從而順利有效地完成學習活動。
1008-0546(2011)07-0029-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