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杰
?
針刺配合行為療法治療失眠癥68例
鄭新杰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康復科,河南 473009)
針刺;電針;失眠癥;行為療法
筆者自2006年以來采用針刺配合行為療法治療失眠癥68例,現(xiàn)報道如下。
68例均為本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40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62歲;病程最短40 d,最長8年。
①幾乎以失眠為唯一的癥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極度關注失眠結果的優(yōu)勢觀念。
取四神聰、百會、風池、內關、足三里、三陰交(補)。心脾兩虛配心俞、腎俞;陰虛火旺配太溪(補)、蠡溝(瀉);肝膽火旺配太沖、足臨泣(瀉);痰火上擾配公孫(補)、豐隆(瀉)。采用0.35 mm×40 mm毫針,進針得氣后行提插捻轉,頭針使用SDZ-Ⅱ治療儀,選用疏密波,每次留針30 min,體針每10 min行針1次。每天治療1次,10 d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 d。
采用陽性強化法。①治療靶目標為難以入眠或寐而易醒時抑郁、焦慮。②監(jiān)控靶行為是指在睡眠狀態(tài)良好時,給自己一種獎勵,睡眠狀態(tài)差時,給予漠視和淡化,避免情緒惡性循環(huán)。③設計新的行為結果是指每晚入睡前,閉眼躺在床上,讓身體完全放松,和自己在一起,注意感受身體各部位和床接觸時的感覺,閉眼,先做5次緩慢的深呼吸,每一次呼吸都會使你身心越來越放松。先放松頭面部的肌肉,然后由上而下,依次是胸部、腹部、背部、臀部、下肢、兩腳,直至全身肌肉完全放松。此方法用于晚上入睡前或夜半醒時均可。④強化新的行為結果,即陽性強化法旨在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和淡化異常行為,以減輕或消除失眠帶來的負性情緒。
采用國際統(tǒng)一睡眠效率值(睡眠率)公式,即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總時間×100%。
痊愈 經治療后,癥狀消失,睡眠率達75%以上,停服安眠藥。
顯效 經治療后,癥狀緩解,睡眠率達65%以上,停服安眠藥。
有效 經治療后,癥狀改善,睡眠率達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藥。
無效 經治療后,癥狀如前,睡眠率在40%以下,靠安眠藥維持。
68例患者中痊愈39例,顯效7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9.7%。
失眠是由各種原因導致機體陰陽失衡,陽盛陰虛,陽不交陰。因心主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故失眠癥病在心,但與脾胃、肝、膽、腎等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針灸治療的目的重在調整陰陽、調理臟腑功能,使機體恢復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主穴選取百會、四神聰、風池重在熄風潛陽,鎮(zhèn)靜安神;內關配三陰交,行氣活血,旨在通調一身之氣機,同時取內關意在緩解因失眠引起的情緒障礙,起寧心安神之功效;針足三里意在培補脾胃氣血生化之源,配三陰交補益心脾腎,使心血之源得以濡養(yǎng),諸穴相配,共奏滋陰潛陽、養(yǎng)心鎮(zhèn)靜安神之功效。
心理治療采用陽性強化法,明確消除失眠過程中的焦慮、抑郁和恐懼,避免情緒和睡眠的惡性循環(huán),與針刺配合,慢慢恢復至正常睡眠狀態(tài)。
2010-05-26
R246.6
B
1005-0957(2011)02-0120-01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2.120
鄭新杰(1969 - ),女,主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