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S·拉什迪后殖民語境下“象”的思維——以《午夜之子》為例

    2011-04-13 03:18:20梅曉云
    關(guān)鍵詞:語象醬菜

    梅曉云

    (西北大學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

    一個經(jīng)常為評論家所指出的現(xiàn)象是,在后殖民文學中,往往形成對比性的“意象”:東方/西方,混亂/秩序,嘈雜/安靜,分裂/統(tǒng)一,黑暗/光明,神話/科學……,作家借這些意象表達出他們的文學思想和社會批判。作為后殖民文學家的拉什迪則表現(xiàn)得更為復雜而多樣,且往往刻意突破二元思維而造成多元的或模糊的寓意,形成豐富的、色香味聲俱全的畫面感,以至于有評論說拉什迪的小說有“三D”效果。無疑,作家特異的想象力是早就為評論家們所驚嘆的,在筆者看來,甚至拉什迪的文學思維還常常是涵超語言的,可以說,拉什迪有一種“象”(image)的思維。作家在《午夜之子》[1]中曾明確說道:“思想以畫面呈現(xiàn)的機率,跟僅透過語言象征是一樣的”[2],此處的“畫面”一詞是pictorial,但與image含義相近,后者往往譯為“形象”或“意象”,不僅有物質(zhì)性的“象”,也含有精神性的“意”。文學作品里用語言構(gòu)造的“畫面”(pictorial),其實都含有某些意義,都是某種程度的image,而不只是純粹物質(zhì)性畫面,拉什迪這里的“畫面”(pictorial)其實就是“象”(image)?!段缫怪印分杏袠O為突出的多種“象”——語象、物象、味象、聲象、色象等,它們共同構(gòu)成作品呈現(xiàn)思想的畫面,正是這些各別的“象”,造成拉什迪小說突出的文學特色,形成后殖民文學意象,表達出作家深刻的思想。

    關(guān)于“象”的理論問題,國內(nèi)文學批評界已形成多種認識①。什么是“象”?與“象”有關(guān)的概念究竟其內(nèi)涵如何界定?在中文語境里,如何解決對應的外語形式?漢語文獻里極多的關(guān)于“象”的界說以及概念如物象、事象、氣象、想象、境象、興象、意象……等等,可否用來討論外國文學作品?或者反過來說,外文的相關(guān)詞如pictorial,image,icon,甚至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的ideality,ideal nature②可否用來討論中國的詩歌或小說?我們分析的對象是拉什迪這樣的以英語寫作的作家和作品,而我們這里的分析卻是中文的思維并表達為中文的陳述,讀者也主要是在中文的語境里來理解,更進一步說,我們——中文寫作者和閱讀者——即使是進入英語思維,也難以完全切近拉什迪的文學世界,因為他還帶有印度文化背景并且涉及烏爾都語、印地語、梵語等多種語言及其概念的南亞文化脈絡(luò)。本文并不一般地討論“象”的文藝美學理論,而只是企圖在具體分析中表達自己的認識,當然,也會引述其他學者的論述,以建立自己的概念脈絡(luò),從而產(chǎn)生自己的解釋合理性。

    一、《午夜之子》里的語象

    《午夜之子》是一部英語小說,但在文本中涉及到多種南亞語言,這種拉什迪式的英語和南亞其他語言共同形成非常特別的語象,這些語象寫作幫助作家完成其思想表達和社會批判。我們認為,語象是由聲音和字符構(gòu)成的存在,在閱讀中,其聲象(某種語言話語的聲音)、視象(某種語言文字的圖形)和義象 (某種語言語詞的意義聯(lián)想或暗示)共同構(gòu)成語象,按一般語言學理論,作為書面語的文學作品,其語象應該都有這三個方面的涵義。有人論證了一個語象的三維狀態(tài),可以進一步啟發(fā)思考:1.能指詞的音響結(jié)構(gòu)作為物質(zhì)實體保存下來;2.所指顯明的意義轉(zhuǎn)換成存在的世界圖像;3.能指詞約定的所指轉(zhuǎn)化為“存在視象”[3]。在此,本文作者所規(guī)定的語象概念所含之聲象、視象和義象都一定程度地可以涵入這個三維結(jié)構(gòu)中,更進一步說,這里實際上存在著語言本身的“象”與語言所形成的“象”兩個層次,即:語言的存在視象與其所形成的世界圖像,它們相關(guān),卻又不同。拉什迪對英語的拼接、關(guān)聯(lián)、變形、戲仿、破碎、自我相關(guān)、語義的擴充、暗示和有意模糊所造成的非常特別的語象,主要是第一層的“象”,在閱讀中同時表達為聲象和視象,如《撒旦詩篇》中的“易不拉欣”/“亞伯拉罕”(Ibrahim/Abraham),“馬洪德”/“穆罕默德”(Mahound/Muhammd),在閱讀中,其發(fā)聲相近,其符形亦相似,正是這種相似、相近引出第二層的“象”,即由義象關(guān)聯(lián)帶來的伊斯蘭文化與基督教文化沖突的“世界圖像”。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圣人,穆圣為穆斯林教眾高度尊崇,而馬洪德在西方十字軍的字典里意思卻是“魔鬼”。在此,語象關(guān)聯(lián)和語義暗示正是其造成巨大的文化誤讀效果的手段,伎倆雖小,效果卻大,可以說一切與《撒旦詩篇》有關(guān)的沖突,都與其創(chuàng)造的特別語象有關(guān),拉什迪自己的文學遭遇也與此有密切關(guān)連。

    在《午夜之子》中,語象指涉和表義極為復雜,作家可以自造特別的字詞,以表達某些意涵;可以運用關(guān)聯(lián)產(chǎn)生語義聯(lián)想;可以采取形似或聲似的方法來造成效果;可以巧妙地切割字詞造成破碎感等等,形成了拉什迪式語象,甚至生成拉什迪式英語,更重要的是,這些語象形成了作品的風格,也表達了作家深刻的思想。作品里為表達非常重要的“大鼻子”,拉什迪就生造了幾個字,如proboscissimus這個字結(jié)合了proboscis(長鼻子的)與hippopotamus(河馬),意思是大鼻子中的大鼻子,作品里的英格利麗說,這樣的鼻子上面可以開馬路[1](P7);而cyranose這個字結(jié)合了cyrano與nose,cyrano是人名,即17世紀的法國軍人兼劇作家cyrano de Bergeras,其人以大鼻著稱,后來19世紀的新浪漫主義劇作家艾德蒙·羅斯坦創(chuàng)作了中譯名為《大鼻子情圣》的劇本并拍成了電影④;而nose是鼻子。cyranose這個拉什迪自創(chuàng)的英語詞,可以譯為“西哈諾鼻”,其語象(包括聲、形、義)可以給人許多聯(lián)想:外公的大鼻子在小說中意味深長并遺傳給了撒利姆,在印度傳統(tǒng)里長鼻子象頭神伽內(nèi)什也是文學神。在西方傳統(tǒng)里,大鼻子是性能力的象征,大鼻子暗示著既擅文且多情,作品里撒利姆正是這樣。而且他們一家人都與大鼻子有關(guān):“在阿吉茲身上代表大家長風范,但在我母親身上它顯得高貴而有點壓抑,在我小姨翡翠身上,它是勢利眼,在大姨艾麗亞身上代表知識分子,在我哈尼夫舅舅身上,它是一個不成功天才的道具;穆斯塔法舅舅用它做二流角色的嗅味器;……”[1](P8-9)。然而有意味的是,這個大鼻子的午夜之子長大后卻是性無能的,其深意頗值究詰,因為無論在古代或現(xiàn)代文化里,“性”都象征著創(chuàng)造力,性無能即是創(chuàng)造力的喪失,這使我們想到同是印裔英國作家的V·S·奈保爾在他的印度三部曲里“濕婆停止了舞蹈”的慨嘆,而濕婆大神正是性力神。又比如在人物的名字上,拉什迪認為:“我們的名字里蘊藏了我們的命運。生長在一個名字不像西方那么毫無意義的地方,名字不僅僅是聲音而已,我們也被我們的頭銜所害”。[1](P396)主人公的名字“撒利姆”(Saleem)的含義是“健康、安全、完整”,而事實上他的生活不僅充滿危險,他的身體也布滿裂痕;他的姓氏“撒奈伊”(Sinai),按敘述者所言,蘊藏有波斯智者伊本·錫納(Sina)、月神辛(Sin)和蜿蜒而行的蛇(S,像蛇一般曲折……蜷曲在這名字里)[1](P396)的豐富內(nèi)容,同時也與《舊約》中的啟示與不毛之地“西奈”(Sinai)同名,這其中深含著歷史深處的信息,聯(lián)系小說中不斷強調(diào)的“連接模式”,其深意很值得進一步探究。拉什迪認為名字具有“無法抵抗的力量”[1](P457),所以在這部作品的人名、地名上下足了功夫,如阿達姆/亞當(Aadam/Adam),既是主人公外公和他的孫子的名字,也賦予了《圣經(jīng)》中人類始祖的聯(lián)想,而他(外公)也正是這部作品的起點人物;伊薇/夏娃(Evie/Eve)也是如此,有語義的疊加擴充。小說里的貧兒濕婆與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Siva)同名,代表毀滅與性力,他以膝蓋善戰(zhàn),外號“種馬”,私生子無數(shù),其情人帕華蒂(Parvati)也巧妙地與濕婆神的妻子雪山女神同名。而地名在這部作品里也是極盡語言魔法,“S”這個字母“像蛇一般曲折”,凡與此有關(guān)者,都奇怪地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地圖上的“南方”(Southern)/月神“辛”(Sin)/中東的“西奈”(Sinai)/主人公“撒利姆·撒奈伊”(Saleem Sinai)/作者“薩爾曼”(Salman)等等,“S”還意味著歷史大勢,在作家認識里,南亞歷史上但凡從南方北上沒有不失敗的,暗喻著拉什迪的歷史觀。在書里書外關(guān)系上,也往往借助語象類似、同構(gòu)等方法造成特殊效果,如:扎法爾(Zafar),既是作品人物名字,也是作家兒子的名字,發(fā)生小說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楚飛卡爾(Zulfikar),既是撒利姆小姨父的名字,也是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里·布托的名字,前者是小說里的巴基斯坦將領(lǐng),后者是國家領(lǐng)導人,語言互涉能使讀者引起某些聯(lián)想;方塊/鉆石(diamond/diamond),以西方的撲克牌喻言印度地形,一語雙關(guān),在作家意識里,印度是一顆比例不佳、品質(zhì)粗糙、頗似西方玩物的“鉆石”[1](P256);“午夜之子聯(lián)盟”M idnight Children’s Conference/“大都會童子軍俱樂部”Metro Cub Club/“午夜秘密俱樂部”M idnite-Confidential Club的英文簡寫都是M.C.C.[1](P586),體現(xiàn)了魔幻現(xiàn)實與真實現(xiàn)實的“摩耶”(梵語:Maya,幻象)。其他如語詞的變異,民間成語的運用等,都有刻意的表達:舅舅家門牌上的“fly”,原來是一種“剔骨除肉的縮寫”,指的是“家人”(Fam ily),而“穆斯塔法一家人確實就如同神話中切掉頭的蒼蠅,那么被踐踏、那么像昆蟲、那么無足輕重”[1](P506);“湯匙”與“拍馬屁”同構(gòu)(Chamcha/Chamcha),是民間成語中的戲謔語言[1](P507);烏爾都語的 “老頭”/梵語的 “佛陀”(buddha/Buddha),發(fā)音相同,以歷史的佛陀“在與不在”的摩耶(幻)聯(lián)系著現(xiàn)實的撒利姆不在而在、在而不在的難免被擦掉的宿命[1](P454)。作家非常了解語言魔法的力量,他自己其實就是筆下那個高明的 “弄蛇人”(snake charmer),玩弄英語就如弄蛇人般令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在談到英語寫作是否適用于印度主題的表達的爭論時,拉什迪曾明確表示:“我們不能簡單地按照英國方式使用英語;它需要為我們自己的目標重新使用?!鞣⒄Z也許就是實現(xiàn)我們自身自由的過程?!盵4]他甚至技癢難捺,把歐洲著名宮殿名字如“無憂宮”、“凡爾賽”、“白金漢”等套在殖民地印度的建筑上,當然不只是為了玩弄語言技巧,而是有著深刻寓意。以上這些語象,是由聲音、符形、意義構(gòu)成,聲象(語言聲音)、視象(文字符號)和義象(語言含義)形成多層結(jié)構(gòu),正是這個結(jié)構(gòu)喚醒了讀者的記憶和心理表象,并產(chǎn)生評價性認識。

    二、《午夜之子》里的物象

    物象是語象的一種,它由實體名詞形成,其表達的對象有具體物質(zhì)性,由于它也是語象的一種,因此有聲象、視象、義象的綜合象,它經(jīng)過了作者的選擇和意義注入,經(jīng)過能動的綜合,也就當然有一定的“意”,有思想、情感指向。《午夜之子》中最突出的物象有“剪洞的床單”、“醬菜壇”、“紅藥水”、“銀痰盂”、“洗衣籃”等等,甚至成為小說章節(jié)的題目。這幾個物象符號若以蘊含的思想份量來看,以“紅藥水”聯(lián)系殖民地屠殺、以“銀痰盂”暗喻文化傳統(tǒng)、以“洗衣籃”體現(xiàn)人物心理等,雖然很有特色,卻在思想意義和創(chuàng)作特色上不如前兩個物象那么重要。拉什迪在這部反映后殖民思想的作品里,極其強調(diào) “破碎”、“空洞”、“裂縫”這一類意象,在作家看來,不僅印度國家是破碎的,文化是破碎的,甚至人物也是破碎的,從歷史到社會,從外部生活到人物內(nèi)心,到處都是空洞和裂縫,“被掏空”的感覺無處不在,而頭腦“就像一顆被吸空了的雞蛋”[1](P456)。在《羞恥》、《摩爾人最后的嘆息》、《她腳下的土地》等小說中,他往往用破碎的鏡子來表達這類意象,而在《午夜之子》中,則是“剪洞的床單”。撒利姆的外公阿達姆·阿吉茲行醫(yī)中愛上了瞎眼地主的女兒娜芯,他的“愛情”是從破碎的床單中一點一點形成的,他以及他的家人的人生從此與破碎的床單發(fā)生了關(guān)聯(lián):外公身上的“窟窿”、撒利姆身體的“裂縫”、大地上的可怕開裂、母親為愛上新夫而去重新“發(fā)現(xiàn)”他的身體各部分、妹妹賈米拉在床單的破洞后唱歌等,無處不在的破碎和精神的分裂,都是中了“床單的魔咒”,“被剪洞的床單注定一輩子過支離破碎的生活”[1](P153)。拉什迪自己曾經(jīng)說,1001個午夜之子也就是1001個“破碎的自我”,撒利姆能聽見自己身體里的裂縫咔擦咔擦地在擴大。有意思的是,撒利姆出生時總理尼赫魯?shù)馁R電把這些午夜之子比喻為“我們大家的鏡子”,“是古老印度的最新繼承者”,而這面鏡子卻是破碎的,豈非是“我們大家的”、也是“古老印度的”難逃宿命?所以無論是破碎的鏡子還是剪洞的床單,都是作家用來表達自己后殖民思想的重要物象符號。

    《午夜之子》有濃厚的歷史小說意味,也是現(xiàn)實政治史詩,但作家的歷史觀不是以思想文本的形式而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物象符號來傳達的,“醬菜壇”在這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布拉根薩醬菜場的老板是撒利姆兒時的保姆、當年制造調(diào)包事件的助產(chǎn)士瑪麗·沛蕾拉,作為小說的傾聽者和參與者的帕德瑪則是這家醬菜場的女工,醬菜氣味不僅成為他的童年記憶,而他最后的歸宿也在醬菜場??梢哉f,醬菜壇子的多次出現(xiàn)絕不是閑筆,它帶有濃重的思想痕跡,也與他的“嗅覺倫理學”關(guān)系密切。在這部小說里,拉什迪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醬菜歷史觀”,他認為通過“將時間腌漬”起來的方法可以“使歷史醬汁化”[1](P594),30個醬菜壇子,就是作品的30章,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含義,每個章節(jié)都腌漬妥當,好比他的另外一部作品《羞恥》中婦人手織的十八條圍巾也各有自己的內(nèi)容一樣。作家說,“一切都必須記錄,然后加以腌制”[1](P505),但 “還沒有發(fā)生的事不能腌漬”,有了歷史原料后,按照“特殊配方”,“在里頭慘雜回憶、夢想、觀念……”,這樣制成的“醬菜版歷史”當然也會有扭曲,“技巧在于,調(diào)制口味到某種程度,但不能使它完全變樣,更重要的是賦予它形狀與形式——也就是說,意義。”[1](P596-597)在這個過程里,撒利姆被掏空、干涸、腌制成歷史的木乃伊,小說《午夜之子》成為了“醬菜版歷史”。而在這個思想的表達方式里,“醬菜壇”這個物象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午夜之子》里的味聲色象

    本文作者認為,在文學作品里,味象、聲象、色象,如同物象概念一樣,也都是語象的下屬概念,由一定的語象表達,但更復雜。如前所論,物象是由實體名詞形成的,有物質(zhì)性,而嗅味、聲音、顏色卻不具有實體性,它們是某物的性質(zhì)而不是某物本身。味象如何可能?味而有“象”,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問題,它當然與味覺、嗅覺甚至觸覺有關(guān),還是包含有溫度覺、痛覺等多種感覺的復合的生理、心理反應,可以說,物象是高度凝聚的,物與象一致,而味象、聲象和色象則是彌散的,象大于引起象的物。問題是,“味”在文學作品里如何有“象”?同樣,它也是語象的一種,由某詞(組)引起,比如“望梅止渴”,梅之酸味、酸引起的生理反應、梅之顏色性狀以及“望”和“止”的心理動作等,共同形成了包括有生理反應和心理活動的“象”,即味象。這個象與物象的不同在于,它沒有實體性,因為“酸”只是“梅”的性質(zhì),不是“梅”本身。而聲象也與味象類似,沒有實體性,物理學上的聲象,是指聲音振動波的振動模式在人的頭腦里形成的聲音表象,由于聲音隨生隨滅的性質(zhì),所以聲象只是對聲音感覺痕跡的追憶所形成的 “象”——表象。文學作品里聲象概念的提出,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由本來有聲音的語象構(gòu)成,又用來描寫聲音,結(jié)果出現(xiàn)了雙層聲音,即前文所論之語言本身的“象”與語言所形成的“象”兩個層次。色象,也是語象的一種,同樣是不具實體性的象。色象在文學作品里,是由語詞引起的感覺記憶,即某物之色的表象,不是面對某物時的感覺??傊?,味象、聲象與色象,都是語象的下屬概念,是語象的一種,這些不同的象互相勾連、互相影響、互相疊壓、糾纏、配合、協(xié)調(diào),形成了所謂“象的網(wǎng)絡(luò)”,好比是作品里強調(diào)的聲色嗅味的通覺,造成了極復雜的文學意象,在《午夜之子》里,這個復雜的象的網(wǎng)絡(luò)有著鮮明的表現(xiàn)。

    讀拉什迪的作品,最突出的閱讀感受,就是仿佛進入了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文學醬菜場,事實上《午夜之子》寫的也就是一個與醬菜場的氣味密切相關(guān)的故事,1001種色香味以及與人生、世界和感情有關(guān)的東西全被 “整齊地收納在我一格格的心靈空間里”[1](P415)。拉什迪極為敏感,也極擅運用這些味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或文學構(gòu)思。我們知道,撒利姆是一個大鼻子的、嗅覺特別靈敏的午夜之子,鼻子功能倘在,他就是午夜之子,失去鼻子功能他就回到了現(xiàn)實,鼻子是他的“武器”,也是他的異能:“我聞得到的,賈米拉都唱得出。真理、美、幸福、痛苦,各有各的香氣,我的鼻子都能分辨?!彼馈扒榫w的香味”,能嗅出危險和快樂,聰明或愚蠢,建立了自己的“嗅覺的通則”,發(fā)明了“嗅覺倫理學”,甚至把聽覺、嗅覺、味覺形成一種特異的統(tǒng)覺,“腦袋在百味雜陳中團團轉(zhuǎn)”:煮沸的內(nèi)褲與報紙油墨的氣味是藍色的、舊家具與屁的氣味是深咖啡色的、汽車與墳墓的氣味是灰色的;他還以重量為氣味分類:紙張是蠅量級的、肥皂清新氣味的身體是羽量級的、汗水和夜女王的花是輕中量級的、燜羊肉與腳踏車機油是輕重量級的,而憤怒、香薄荷、背叛與糞便則是重量級的,他認為道德的本質(zhì)與氣味的善惡之間無比微妙的層次有很深的關(guān)系[1](P412-416)。在這部作品里,食物的氣味與人物的心理也設(shè)計為某種強烈的情緒關(guān)聯(lián),因為“菜里吸飽了它們創(chuàng)作者的人格”:阿米娜吃頑固的燴魚羹和決心的番紅花飯菜;掉包的護士瑪麗把內(nèi)心的罪惡感及恐懼調(diào)進她做的飯菜,能引起食者不安;母親在兒子洗澡水的甜美檀香味中找到冒險沖動……[1](P178)。正如詹姆斯·哈里森所言,“可敬的母親”、阿米娜、瑪麗和撒利姆等在烹飪上的強制性技能匯集在一起,為小說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支配性隱喻[5]。而綠色芒果醬在作品里顯得尤為突出,螞蚱綠的芒果醬是撒利姆揮之不去的氣味夢魘,疾病高燒中忘不了,生活危機中少不了,回到童年生活的孟買,一瓶綠色芒果醬的氣味差點沒使撒利姆激動得暈過去!氣味與記憶有密切關(guān)系,瓶子上的標簽使他回憶起開啟自己人生和同時將結(jié)束自己人生的布拉根薩醬菜場,“從此歷史與族譜相遇”,在這里他與帕德瑪定情,改變他人生的瑪麗是醬菜場主人,一部色香味俱全的醬菜版歷史就此展開和結(jié)束。[1](P590)可以說,《午夜之子》里濃烈的味象彌散著印度生活的痕跡,并成為作品構(gòu)形的重要力量之一。

    而作品里的聲象,同樣也表現(xiàn)得豐富迷人,一方面作品可以說是眾聲喧嘩,一方面某些聲音又深含寓意,正如許多評論家所驚訝的,作家對現(xiàn)代音樂非常熟悉,在此拉什迪也自負地展現(xiàn)了他的豐富知識。流行電影的插曲聲,歐美現(xiàn)代明星的歌曲聲,外公的口哨聲,婚禮上的歌聲,群眾集會的歡呼聲,電臺廣播的聲音,猴子嚎叫的聲音,清真寺呼拜塔上的招禱聲,叫賣小販的撥浪鼓聲,占卜師的咒語聲,印度教神圣的誦詩聲,蒙巴頓方案的時鐘滴答聲,火車聲汽車聲腳步聲,槍聲炮聲飛機聲,節(jié)奏如打雷的烏爾都語聲,孟買城市老歌聲等等,這些豐富的聲音既可以是一般背景聲,也可以是為表達特殊意義而設(shè)計的聲音,它們共同形成龐雜的巨大聲象。而與作品思想內(nèi)涵有密切關(guān)系的是三種歌聲的聲象,即小威利·溫基的歌聲、妹妹銅猴的歌聲、護士瑪麗的歌聲,其所以重要,乃是因為這些聲象具有特別的思想含意。

    小威利·溫基是一個與吉卜林作品里的人物同名的流浪藝人,他賣藝、調(diào)笑、奏手風琴,被人取樂子,像是威爾弟的歌劇《弄臣》里可憐的利戈萊托。他的生活很糟糕,妻子死于難產(chǎn),兒子不是自己的,老婆與麥斯沃德私通他至死也不知道。他唱道:“小威利·溫基是我的名,唱歌混飯吃我最行”,作為“午夜之子”的父親,溫基唱著殖民地時代的舊歌,卻受著后殖民地時代的新苦,氣喘、弱視、最后得了喉癌,直到他的嗓音變得像是被老鼠咬壞的西塔琴,以至完全失聲 (第162-163頁)。熟悉印度文化脈絡(luò)的讀者,完全可以在真切聲音表象的意義上理解“被老鼠咬壞的西塔琴”的聲音和溫基得了喉癌后發(fā)出的沙啞歌聲,這個基于記憶的表象其實是由語詞形成的聲象,它成為作家表達思想的手段。

    妹妹銅猴后來成為走紅歌星賈米拉,她的歌也有特別的意義。這個自小乖戾的女孩有許多怪癖,喜歡燒鞋子,能聽鳥獸語,猴性十足,但令讀者沒有料到的是,她后來居然出落得好似“絕世奇葩”,擺脫了瘦巴巴野丫頭的青澀,不僅有著令人羨慕的歌唱天才,而且成為一個高鼻杏眼金發(fā)的美人兒,這一切變化,卻都是做歌星的功效:“她的歌聲飄到窗外,交通也沉寂下來,小鳥停止了交談,對街的漢堡店忽然關(guān)了收音機,滿街的人都停下腳步,我妹妹的歌聲在他們身上流過……”[1](P409)。這個按傳統(tǒng)不能在陌生人面前露臉的少女只能在一幅剪了洞的床單后唱歌,可是她的命運卻與所謂國家命運密不可分,被稱為“國家之音”、“神的夜鶯”、成為“國家最新受寵的女兒后”[1](P410),變成了“滌清人類靈魂的武器”,甚至自言“總統(tǒng)的意愿就是我心中的聲音”[1](P412)。她在前線為士兵唱歌,成為收音機里愛國主義的符號,卻在印巴戰(zhàn)爭中因為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的荒謬和謊言并公開斥責戰(zhàn)爭發(fā)動者,此后兩天“就從地球表面消失了”[1](P509)。這個可愛女孩的悲劇乃是因為她的歌聲而罹難,其中深意正在于說出真象還是信守謊言?這在書中的世界是會要命的。

    而保姆瑪麗·沛蕾拉的歌聲仿佛是讖謠:“一生沒有不如意,想做什么都可以”[1](P496)?,旣惐臼钱a(chǎn)科護士,作為基督徒的她卻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大事:她把撒利姆與濕婆兩個午夜之子調(diào)了包,引出了無窮的故事。但作者這樣安排卻不僅僅是出于故事效果的考慮,而是蘊有深意:基督教(瑪麗)、伊斯蘭教(撒利姆)和印度教(濕婆)的關(guān)系在這三者之間展開,瑪麗安排了撒利姆和濕婆的關(guān)系,就猶如英國處理了南亞事務(wù)。這個被算命的拉拉姆稱為“雙頭孩子”的午夜之子,也同時被與歷史拷在一起。在印度現(xiàn)實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正是這樣互相楔入,難以分開,而這對文化上的兄弟卻打得不可開交,為什么?作家沒有明說,卻在瑪麗的調(diào)包行為里暗示了全部原因:現(xiàn)代印度是歐洲的產(chǎn)物,印度被調(diào)了包,成為了一個畸形的國家?,旣惖母瑁骸耙簧鷽]有不如意,想做什么都可以”,卻正是撒利姆們的反讖,他們什么也做不了,他們的人生很不如意,作品在最后點明:“想做什么都可以,是最大的謊”。[1](P600)

    在《午夜之子》里,“色象”的形成絕不是簡單的背景或閑筆,比如作家刻意寫到的“紅藥水”與“鮮血”,其實這個紅色意象正是對當年英國殖民者阿姆利則大屠殺的抗議;作家還多次寫到“藍色”,這既是克什米爾的天空的顏色,也是歐洲殖民者麥斯沃德的藍眼睛,還是耶穌基督的藍眼睛,撒利姆外公和撒利姆的藍眼睛,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藍色皮膚等[1](P129-148),這些藍顏色的意義也值得研究者分析。最有意思的是撒利姆誕生的時刻[1](P143):忽然間一切都變成黃色與綠色,房間是黃色墻壁和綠色家具,產(chǎn)婦的皮膚變綠,眼白泛黃,墻上的時鐘分針是黃色的,秒鐘是綠色的,午夜慶典的焰火是黃色的火箭,綠色的煙花,男人穿黃色的襯衫,女士穿綠色的紗麗,地毯也是黃綠色的,醫(yī)生帶著黃昏色調(diào)的溫柔說話,“嬰兒終于在想必有同樣顏色的產(chǎn)道里開始下降”。這些黃色、綠色、白色,其實就是印度國旗的顏色:黃色是宗教人士法衣的顏色,也是英雄們的顏色;綠色代表信心與生產(chǎn)力;白色則代表著真理和純潔。這個色象正是作品寓意的表現(xiàn),作家說過,撒利姆是國家的象征,午夜之子們的命運也就是現(xiàn)代印度的命運,在此,色象的創(chuàng)造成為了表達思想的符碼。

    文學寫作中“象”的思維,是涵超語言的,所謂“涵”,是說這些“象”還須以語言來形成;所謂“超”,是說“象”的思維超越了純語言思維,是一種更為復雜的思維樣式。拉什迪式的“象”的思維創(chuàng)造了“象”的網(wǎng)絡(luò),形成了“象”所表達的文學世界,借此,他表達了自己的后殖民文學思想和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

    注:

    ① 可參見趙毅衡《新批評》、陳曉明《本文的審美結(jié)構(gòu)》、蔣寅《語象 物象 意象 意境》、黎志敏 《語象概念的引進與變異》。

    ② 參見克羅齊《美學原理》,朱光潛譯,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170頁。

    ③ 參見蔣寅 《語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一文引陳曉明論述的觀點。

    ④ 參見張定綺譯《午夜之子》第8頁注。

    [1]薩爾曼·拉什迪.午夜之子[M].張定綺譯.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2004.

    [2]Salman Rushdie,Midnight’s Children (New York:Avon Books,1982)262.

    [3]蔣寅.語象·物象·意象·意境[J].文學評論,2002,(3):73.

    [4]Salman Rushdie.Imaginary Homelands[M].London:Granta Books,1991.17.

    [5]James Harrison.Salman Rushdie[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2.58.

    猜你喜歡
    語象醬菜
    醬菜所含
    論山水田園詩歌語象的圖像化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29:19
    醬菜發(fā)酵中微生物的研究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六必居醬菜制作技藝
    以“象”促解,漸入佳境
    《鳥》的語詞、語象和語境的辨析
    名作欣賞(2018年7期)2018-09-10 03:03:32
    買醬菜,要比還要算
    圖像文化語境中的文藝鏡像及其理論面向
    學習與探索(2018年8期)2018-02-19 23:37:20
    “語象”概念再定義
    揚州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研究與控制
    繁昌县| 会宁县| 崇左市| 榆树市| 万安县| 扎赉特旗| 兴义市| 中卫市| 河北区| 界首市| 驻马店市| 琼中| 吉隆县| 福清市| 安龙县| 三门县| 郁南县| 华池县| 上饶市| 方城县| 兴宁市| 昭通市| 吴忠市| 香港| 黔西县| 阿克苏市| 翼城县| 宁安市| 佳木斯市| 礼泉县| 正宁县| 宝坻区| 彩票| 榆中县| 惠水县| 江川县| 井研县| 德州市| 东辽县| 乌什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