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提線”百姓期盼
全國政協(xié)委員沈雯在遞交給全國兩會的提案中稱,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建議現(xiàn)有貧困線應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貧困線標準的確立應從我國實際出發(fā),真正讓貧困人口得到救助。過低的貧困線是對民生的“粉飾”。在物價高企的當下,關注貧困人口是民生之重,脫貧致富不能玩兒“數(shù)字游戲”。
有道是:億萬居民被脫貧,標準太低是原因。講求客觀重實際,多少數(shù)字要更新。另有詩為證:關注民生真脫貧,億萬百姓就開心。人為設定低門檻,神馬必定成浮云!
(文/風雨同舟)
腦體倒掛如何解讀
近日一項調查表明,45%的大學應屆生認為工資不及農(nóng)民工很正常。多數(shù)學生認為,此現(xiàn)象是由于中國面臨民工荒,是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
大學生因工資問題面臨工作難求,其實是自身心態(tài)和位置沒有擺放正確,過高看重身價,卻忽略工作的真實意義。農(nóng)民工和大學生皆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當下每一個學子,關鍵是要抓住自身的特長,找準屬于自己的工作范圍,勤奮務實才能不辱沒大學生的名號。
有道是:思想觀念在作祟,藍領白領分尊卑。腦體倒掛緣于此,墨守成規(guī)必荒廢。另有詩為證:市場需求晴雨表,休得人為生煩惱。腦體倒掛緣何來?就業(yè)觀念辨分曉。
(文/張憶凡圖/王乃玲)
罰講方言情何以堪
近日,重慶市出臺《重慶市道路運輸駕駛員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公交車駕駛員和的哥各自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其中對的哥的要求中規(guī)定:未說普通話或車容車貌不整潔的,同樣處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
要求公交司乘人員和的哥講普通話,保持車容整潔,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應大力鼓勵提倡。但是以政府名義出臺辦法,借助罰款等處罰措施強制推行,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執(zhí)行性,反而有損形象。
有道是:方言出口就罰錢,估計遭遇執(zhí)行難。三級六等普通話,的哥該過哪一關?另有詩為證: 不許的哥說方言,重慶此令有點懸。由于缺乏操作性,謹防政策成空談。
(文/豐唇夜話圖/陶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