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璇
(湖北省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泌尿外科,湖北武漢 430016)
兒童尿道下裂術后尿道狹窄的預防性護理
吳軼璇
(湖北省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泌尿外科,湖北武漢 430016)
目的針對尿道下裂術后發(fā)生尿道狹窄的原因采取預防性護理,分析其在降低尿道下裂術后尿道狹窄發(fā)生率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方法 對214例尿道成形術后尿道下裂患兒在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基礎上實施預防性護理,護理要點包括;手術切口的觀察及護理,引流管護理,飲食和活動指導,舒適護理,排尿的觀察與指導,出院指導及隨訪等。結果 通過預防性護理,有效改善了因供血不足、傷口感染、壞死等因素引起的尿道狹窄,促進了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了瘢痕攣縮。結論 對尿道成形術后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預防護理,可減少術后尿道狹窄發(fā)生率,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尿道下裂 尿道狹窄 護理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見的先天畸形,手術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治療措施,已發(fā)表過的術式有300余種[1],但都面臨著術后并發(fā)癥的問題。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是尿瘺和狹窄,雖然尿道狹窄的發(fā)生率低于尿瘺,約為10%~20%[2],但尿道狹窄的處理相當棘手。而尿道狹窄重點在于預防[3],這就要求手術技術的完善及護理模式的更新。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214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兒,通過手術治療及針對性的預防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214例尿道下裂患兒,均為男性,年齡6個月~17歲,平均年齡3.72歲。其中,Ⅰ型(陰莖頭/冠狀溝型)48例(22.4%);Ⅱ型(陰莖體型)91例(42.5%);Ⅲ型(陰莖陰囊型)69例(32.2%);Ⅳ型6例(2.8%),均行Ⅰ期尿道成形術。術后除常規(guī)護理外,針對性實施預防性護理。經隨訪2個月~1年,發(fā)生16例尿道狹窄,其中,14例經尿道擴張后排尿通暢,2例因尿道擴張效果不佳,再次手術修復后痊愈,尿道狹窄發(fā)生率為6%。
2.1 手術切口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早期密切觀察陰莖頭及皮瓣血運情況,如有青紫或蒼白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必要時松解陰莖傷口敷料,重新包扎,以免血運不良,發(fā)生壞死。觀察傷口敷料的滲血情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術后3~5 d拆開陰莖敷料,暴露傷口。注意傷口出血情況,發(fā)現傷口出血,積極尋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因躁動不安引起的出血,予鎮(zhèn)痛劑或鎮(zhèn)靜劑;因便秘引起的出血,予開塞露刺激排便;出血量較多時,可用無菌紗布按壓傷口壓迫止血,或用副腎上腺素鹽水濕敷,再予無菌紗布加壓包扎。觀察傷口有無腫脹,陰莖根部有無受壓,是否潮濕,尿道口有無膿性分泌物等感染征兆??捎煤つ始す庹丈?,激光波長632.8 mm,輸出功率≥5 mW,光斑對準傷口垂直照射,距離20 cm,每天兩次,每次15 min以減輕傷口腫脹,減少滲出,促進局部血運循環(huán)。每日傷口護理2次,防止術后感染致尿道外口狹窄及因尿道內感染所致的尿道口吻合狹窄??上扔?.5%活力碘棉簽輕輕擦洗尿道口周圍,保持尿道口清潔。更換0.5%活力碘棉簽,在陰莖腹側從陰莖根部向陰莖頭輕輕滾動擠壓尿道,促進新尿道內分泌物排出;再用慶大鹽水清洗手術切口及周圍皮膚;予貝復濟、金扶寧等生長因子外涂傷口??纱龠M切口愈合,減少感染。
2.2 引流管的護理
2.2.1 妥善固定引流管 術后引流管的護理非常重要,因為此尿管既起到留置導尿的作用,同時也起到新尿道的支撐作用,因此,要妥善固定好導尿管,并用膠布加固導尿管的管徑與接頭的連接處。防止扭曲、受壓,對年幼躁動患兒可適當約束四肢,避免過度活動造成引流管脫落。
2.2.2 保持引流管通暢 劉國昌等[3]認為,排尿不暢、尿外滲、感染等是引起術后尿道狹窄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引流管通暢是預防狹窄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4]。囑患兒每天飲水1 000~1 500 ml,起到自然沖洗引流管的作用。由于小兒導尿管比較細,容易被血凝塊、尿液沉渣堵塞,需要定時擠壓,必要時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保持其通暢,防止尿管堵塞,引起尿路感染。
2.2.3 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做好記錄 定期更換引流袋,換袋時注意無菌操作。引流袋的位置不得高于恥骨聯合處,防止尿液返流,引起逆行感染,從而影響切口愈合。
2.3 飲食及活動指導 麻醉清醒后6 h,飲溫開水10~20 ml,20 min后可進流食;術后第一天恢復普食。飲食宜少量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粗纖維、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以免排便費力,引起傷口出血和裂開,必要時給予開塞露通便。術后兩周絕對臥床休息,避免下床后陰莖充血腫脹,影響傷口愈合,術后12~14 d將導尿管向外拔出至尿道外括約肌以下,改導管為支架管后可適當下床活動,避免碰撞傷口。
2.4 舒適護理 給患兒安排較小的房間,床單元保持清潔、整齊,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減少患兒因煩躁引起的疼痛感。年齡較小的患兒采取哄逗或講故事,提供喜愛的書籍、玩具等方法,使患兒盡量保持安靜,必要時約束四肢,可給予鎮(zhèn)靜藥或止痛劑。對年齡較大的患兒進行心理疏導,講明疼痛的原因,為預防術后陰莖勃起引起滲血、疼痛,術后遵醫(yī)囑給已烯雌酚睡前口服。使用粗鐵絲做成“N”型支被架撐起蓋被,保護傷口,避免衣被碰撞傷口引起疼痛和出血。膀胱痙攣是尿道下裂術后常見癥狀,常因引流管刺激所致[5]。為防止陰莖被尿管牽拉而引起切口疼痛和膀胱痙攣,固定尿管時注意保持陰莖與身體縱軸形成略小于90°夾角。同時也有利于陰莖腹側傷口保持干燥。用自行裁剪的9 cm×5 cm的膠布代替常規(guī)膠布固定,減少更換膠布引起的機械摩擦。因留置尿管對尿道及膀胱三角區(qū)的刺激,還可出現肛門痛癢、尿意感等刺激癥狀,治療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免加劇疼痛,如刺激癥狀明顯,則需調整好尿管的位置,指導家長進行肛門熱敷。對于明顯疼痛或煩躁者,酌情給予鎮(zhèn)靜劑或鎮(zhèn)痛劑。
2.5 排尿觀察與指導 術后12~14 d導尿管改支架管或拔支架管后,患兒因切口疼痛或膀胱痙攣不敢排尿,易引起尿潴留、下腹脹痛,應鼓勵患兒自行排尿,也可予濕毛巾熱敷下腹部或予開塞露刺激排便?;純河心蛞鈺r,協(xié)助患兒用清潔雙手扶托陰莖,練習直立位姿勢排尿?;純号拍驎r認真觀察其尿流、尿程、尿線變化,了解有無尿道狹窄可能。如尿液不暢、排尿費力、尿線細、滴瀝不盡并伴有尿急、尿痛,出現排尿障礙癥狀,則有尿道狹窄的可能,應立即檢查,早期采取干預措施。
2.6 出院指導及隨訪
2.6.1 出院指導 術后1個月避免劇烈運動,3個月內避免騎跨運動,防止損傷已愈合的成形尿道。多飲水,勤換內衣褲,注意清潔患兒會陰部,用1∶50日舒安泡洗會陰部,防止感染,促進切口血痂脫落。教會家長觀察排尿情況,如有不適或排尿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診,早期采取干預措施。注意觀察支架管有無脫落,尤其要提醒家長防止調皮小孩將支架管塞進尿道,引起排尿困難或尿潴留。支架管脫落后及時拆除尿道外口周圍的縫線,以免阻塞尿道外口,引起排尿困難。
2.6.2 隨訪 注重術后隨訪,加強與患兒父母的聯系,了解患兒出院后排尿變化,若尿線變細、甚至滴尿,應及時行尿道擴張。
目前認為,多種原因可以導致尿道成形術后發(fā)生尿道狹窄,綜合分析患兒發(fā)生尿道狹窄的原因,我們發(fā)現,尿道外口血供差、傷口腫脹、排尿不暢、尿液外滲和尿道外口發(fā)生壞死、感染、瘢痕攣縮等原因引起的尿道狹窄與術后護理密切相關,我們在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基礎上,針對性地實施預防性護理措施,有效改善了尿道外口血供不足,減少了切口感染,保持引流通暢,避免了尿外滲,促進了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瘢痕攣縮。并通過排尿的觀察及指導、詳細的出院指導和定期隨訪,對發(fā)生尿道狹窄的患兒進行早期干預,取得滿意效果,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
[1]黃澄如.實用小兒泌尿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24.
[2]葉飛,王忠.尿道下裂的術式選擇及手術并發(fā)癥[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7,21(4):58-61.
[3]劉國昌,袁繼炎,周學鋒,等.尿道下裂術后尿道狹窄的預防及再手術術式選擇[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19(2):93-94.
[4]袁繼炎,周學鋒,楊小進,等.尿道下裂術后嚴重并發(fā)癥的治療體會[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0,21(1):17-18.
[5]黃永紅,孫發(fā),石家齊,等.尿道成形術治療小兒先天性尿道下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0):1864-1865.
Hypospadias Urethral stricture Nursing
R473.6
B
1002-6975(2011)11-1014-02
吳軼璇(1976-),女,湖北武漢,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小兒泌尿外科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