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二子,方后春,魯俊
(1.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部,遼寧大連116023;2.大連理工大學建設(shè)工程學部,遼寧大連116023;3.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與材料能源學部,遼寧大連116023)
曾國藩,世人褒貶不一,毛主席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笔Y介石說:“平生只服膺曾文正公?!辈诟雷约旱南聦僮优?“應(yīng)多看曾文正公的書牘及家書?!睘槭裁催@兩位近代史上的名人對曾國藩的看法區(qū)別如此之大呢?這可能是由意識形態(tài)不同、政治方向?qū)αQ定的。但有一點,無論是毛澤東還是蔣介石都對曾國藩做人做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毛澤東讀書札記《講堂錄》中,可以看到他對曾國藩做人做事的吸收:治軍總需腳踏實地,克勤小物,乃可曰起而有功;剛字立身之本,有嗜欲者不能剛;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蔣介石在審定《曾胡治兵語錄注釋》時說:曾氏標榜道德,身體躬行,以為一世倡,其結(jié)果竟給變異風俗,挽回頹靡……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之道,蓋足為吾人之師資矣。
曾國藩留給我們的不僅是封建黑暗末世的一枝獨秀,最主要的是留給我們很多值得我們?nèi)W習的做人做事的絕學。
說到曾國藩,都會想到他的經(jīng)典名言“打掉牙和血往肚咽”,所有的委屈都自己扛著,為了奮斗的目標,就不要怕任何困難,把自己的身子變成一塊永不變形的鋼板。遇到困難,不低頭,不趴下[1]。
曾國藩剛出任湖南幫辦團練大臣,練的只是勇,是配合官軍作戰(zhàn)的組織,戰(zhàn)時存在,不戰(zhàn)時就解散的勇。但曾國藩在接受這任命時,他就立下了把這支朝廷眼中的勇練成獨當一面具有極大戰(zhàn)斗力的兵的決心。在曾國藩練勇之前,全國已有很多人開始練勇了,但只有曾國藩把他的勇練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湘軍,他的練軍想法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很大膽的。滿清當政,一直排斥漢人,怎么會讓一個漢人擁有軍隊呢?所以從曾國藩練勇一開始,雖然是奉旨督練,卻遭到了包括朝廷在內(nèi)的眾多官員的抵制。遇到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滿身鋼板的曾國藩“挺”了下來,直至練出了朝廷予以重視和依賴的湘軍。
亂世須用重典。曾國藩剛辦團練,成立的衙門叫“湖南審案局”,以安境保民作為職責。曾國藩成立這個衙門時,正是洪秀全起事,太平軍橫掃大清王朝半壁江山之時。因而,民間反對清廷的人也趁機發(fā)難。曾國藩指示審案局,官軍不能迅速消滅長毛主要就是因為這些民間不法分子,所以不管抓到誰,就地處決。這引起了上級衙門的強烈不滿,堅決要求曾國藩終止亂殺無辜的行為。但倔強的曾國藩是不會低頭趴下的,他認為自己做的對,管別人說什么呢?就這樣,曾國藩在出山不久就與湖南官場結(jié)下了不解之怨。在曾國藩的鐵腕政策下,社會治安逐漸趨于安定,但他卻得到了“曾剃頭”一時難以抹去的罪名。
在官場中曾國藩受到排擠,但在任何時候他沒有向任何人低過頭,仍然是決定的事就不惜一切做到底,挺!
曾國藩鋼板一樣的意志,鋼板一樣的做事風格,讓他在官場上得罪了很多人物,這難免讓他處處受到壓制。最令曾國藩頭疼的是他親自訓練的湘軍不是翼王石達開太平軍的對手,屢戰(zhàn)屢敗,而堅強的曾國藩卻是屢敗屢戰(zhàn)。但他的敗績是瞞不過朝廷的,大清王朝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人了。江西受困讓曾國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就在這時,一件改變曾國藩一生做事規(guī)則的事發(fā)生了,咸豐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曾國藩在上完《回籍奔父喪折》后,沒等皇上的批示就帶著六弟曾國華與九弟曾國荃踏上了回家奔喪的道路。這在當時是不符合規(guī)矩的,但曾國藩卻做出了如此之大的決定。他決定要盡快離開江西,離開被困的湘軍,等待時機成熟,東山再起。在服喪期間,曾國藩細細品味了《道德經(jīng)》、《南華經(jīng)》,終于大徹大悟。
老子認為“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痹鴩肫鹱约涸诠賵錾蠌牟粓A滑,遇事只想著和別人斗,從不低頭。在領(lǐng)悟了這些話后,曾國藩也終于知曉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主要是由于自己做事太果斷引起的,他興奮的在《道德經(jīng)》扉頁上寫下了八個大字“大柔非柔,至剛無剛?!边@也是曾國藩以后在官場上所遵循的風格。
清王朝不能沒有曾國藩,服喪不久,朝廷下令曾國藩重回湘軍主帥的位置。這次曾國藩再次出山,他以更圓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東南這塊充滿血與火的政治舞臺上,演出一幕迥異往日的精彩之舉。復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見對自己辱罵最厲害、說自己無能的左宗棠。左宗棠是一個毫不掩飾感情的人,在曾國藩江西受困時,對曾國藩罵的最狠的當屬這位自比諸葛的“今亮”左宗棠。曾國藩雖然對左宗棠有難以釋懷之怨,但在自己來長沙復職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上門拜見左宗棠并向這位季高(左宗棠字季高)兄尋求打仗要領(lǐng)。這讓左宗棠大吃一驚,剛強的曾國藩怎么會如此不計前嫌登門拜訪,而且還如此的虛心向自己請教。這就可以看出曾國藩對《道德經(jīng)》的非凡理解。
曾國藩在后來的官宦生涯中,一直保持著這種謙虛的作風,處處忍耐,成功是在痛苦中熬出來的。但曾國藩剛強的性格永遠不會改,他決定的事仍然會不畏任何艱難,堅持直至成功。只是在處理事情時更圓滑更具有忍耐性[2]。
曾國藩可謂手無縛雞之力,而他手下的大將卻見到他都“怕”,其實也不是怕,主要是對曾國藩太敬重而已。曾國藩在自己的幕僚面前從不擺官架子,對每一個人都很尊重。曾國藩一以寬心對待有用之人,讓他們時時都有出大力的欲望;二以寬心對待愛鬧別扭的人,讓他們自己解開矛盾,重新合作;三以寬心對待自己的左右官員,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好相處之人。
中國有句成語“寬則得眾”,交友雖然多多益善,但要交諍友、交益友,不要交狐朋狗友。曾國藩遇到一個陌生人首先給他相個面,從這人的表面上推斷這人的內(nèi)心善惡?!肚迨犯濉分姓f:國藩為人威重,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肅然。其實曾國藩也不是以貌取人,他也不相信相面,但他就是有這個習慣,和這個人說話之前先仔細打量一下這個人,再和這個人交談。曾國藩每一頓飯除遇特殊情況外都是和自己的幕僚在一起吃的,每次吃飯都和他們高談闊論,作推心置腹的交談。其實一個官員不一定要對自己的下屬嚴格才會得到下屬的尊重,就算得到的尊重也只能算作懼怕。曾國藩的幕僚與大將從內(nèi)心里對他尊重,他們的眼里沒有大清皇帝,只有曾大帥。
曾國藩對自己的家人要求極嚴格,特別對自己的幾個弟弟。曾國藩經(jīng)常寫家書,告誡自己的幾個弟弟做人做事的道理,和他們交心。所以他的幾個兄弟對曾國藩也極其尊重,視兄如父。這里面除了對曾國藩的畏懼之外,主要是對曾國藩的尊重。
說到曾國藩,必須要說到他的門生李鴻章。李鴻章的人生受曾國藩的影響巨大,曾國藩也視李鴻章為自己的最得意門生,自己最可靠的接班人。這對近代史上最經(jīng)典的師徒書寫了晚清歷史巨大篇章。李鴻章由其父李文安介紹拜見了曾國藩,曾國藩第一眼看李鴻章就喜歡上了這位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在和李鴻章談話中,從他不俗的言談舉止中更可以看出李鴻章是一個具有大才的人。李鴻章也看出了曾國藩的非凡之處,真心拜他為師。所以曾國藩真心的教李鴻章,李鴻章真心的去學習曾國藩。李鴻章學業(yè)大有長進,更重要的是李鴻章的性格受到了曾國藩的根本性的影響。他深受曾國藩“打掉牙和血往肚吞”做事原則的影響,這在以后李鴻章處理與洋人的事件上深有體現(xiàn)[3]。
李鴻章一直對曾國藩很是尊重,因為曾國藩和他交了心,他也和曾國藩交了心。這對師徒關(guān)系也是我們值得去學習的。寬心待人必受人尊重,不講寬心者,一定會在小心眼中穿來鉆去,讓自己變了模樣。
曾國藩一生求穩(wěn),從不急于在兩眼摸黑的情況下就顯露身手,而是左右盤查,細心掃視,上下琢磨,前后思量,此等功夫造就了一個步步為營、穩(wěn)中求勝的曾國藩。
在官場上,曾國藩從來不隨便彈劾某一個官員,而是仔細的考慮,看有沒有必要彈劾,彈劾有沒有作用,能不能達到彈劾的目的,彈劾失敗會不會對自己有影響,這些問題曾國藩一定會考慮完整的。曾國藩彈劾官員,其中三次彈劾李元度,始終讓人不解。第一李元度和曾國藩是兒女親家,第二曾國藩從不隨意彈劾官員,這次卻連上三折,直到將他革職查辦為止。這里面有個隱情。
徽州府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皖南五府州的經(jīng)濟中心,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曾國藩命李元度的平江勇進駐徽州府,而李元度進駐徽州府后,看不起綠營,和綠營官兵鬧了大矛盾。太平軍將領(lǐng)羅大綱得知這一消息,迅速率領(lǐng)太平軍攻占徽州府,綠營官兵因恨透了李元度,激戰(zhàn)之時不打太平軍反而進攻平江勇。不到半天,李元度倉皇逃走,徽州府丟失。
曾國藩服父喪返回后的第一仗敗得如此之慘,如此之快,朝廷會怎么想?自己對朝廷有作用嗎?而且丟失徽州府以后,曾國藩的大營祁門變成了前線,而曾國藩的軍隊全部調(diào)出去了,所以整個局勢急轉(zhuǎn)直下,必須要有一個人承擔這個責任,這個人就是李元度。所以曾國藩三劾李元度,只有當朝廷把李元度法辦了,才證明朝廷不怪罪自己,責任在李元度。似乎曾國藩在嫁禍李元度,于一件事上大做文章。其實當時的確只有犧牲李元度才會讓曾國藩在朝廷繼續(xù)受到信任。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的交戰(zhàn)中,從來都是以守穩(wěn)為上,不輕易出擊,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打仗先包圍,等敵自亂后擊之。曾國荃圍安慶圍了一年有余,圍天京圍了兩年有余。圍而不攻,穩(wěn)中求勝,是曾國藩對待太平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
曾國藩遇事不憑借自己的聲勢去壓人,而是守住避讓之功,讓自己少受摩擦,盡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心平氣和中圖謀真正要做的事。曾國藩有一點特別,就是經(jīng)常自己痛罵自己,分析自己近期有沒有什么事情做錯了?!安粸槭ベt,即為禽獸?!笔撬木?。人不能犯錯,不能認為犯了錯再改就可以了。人要時刻痛罵自己,不能讓錯誤產(chǎn)生。
曾國藩很佩服那些遇事不驚,沉著穩(wěn)重的人。也時刻要求自己能夠像古人那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做大事就應(yīng)該不露聲色,在與人避讓中完成目標。坊間有關(guān)于曾國藩攻下天京后稱帝的傳說。其實從當時攻下天京時中國的形勢分析,曾國藩與大清皇帝分江而治是有這個實力的。湘軍當時已經(jīng)達到20萬之多,而且戰(zhàn)斗力比清廷的八旗與綠營要強得多。如果稱帝,李鴻章的淮軍一定會倒向曾國藩,左宗棠的楚軍也絕不會反對他,這三支最具戰(zhàn)斗力的軍隊會牢牢受自己控制,稱帝只是想與不想的問題。
可曾國藩是個封建大儒,滿腦子忠君愛國思想,那些大逆不道之事他是無法去做的。雖然曾國藩的手下與幕僚都極力勸他稱帝,連李鴻章與左宗棠都建議他稱帝,可他都一口拒絕,并且告誡他們不要再提此事[4]。盡管曾國藩告誡別人不要提起自己稱帝之事,大清王朝的新主人也就是那女人慈禧太后卻已經(jīng)懷疑曾國藩了。長毛子滅了,江山穩(wěn)定了,可這么強大的一支軍隊在外人手中掌控,這怎么可以呢?必須裁軍。
在九帥曾國荃攻占天京后,“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shù)入于湘軍?!毖刺炀?,特別是天王宮的金銀財寶美女古玩被曾國荃的手下?lián)尳僖豢铡4褥蠼璐藱C會,限令曾國藩迅速裁勇。曾國藩也知道這事會給朝廷留下把柄,所以他讓曾國荃上折子請病假開缺回籍,并且自己也有辭去兩江總督急流勇退的想法。
在這里,有件事必須要提,就是曾國藩處決李秀成。曾國藩對太平軍首領(lǐng)最佩服的前期有翼王石達開,后期就是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被俘以后,曾國藩是好言相勸,因為曾國藩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李秀成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所以他如果能夠投降,對大清王朝是極其有利的,自己又會多一個大將。當他對李秀成好言相勸時,李秀成感激曾國藩對自己的大恩大德,不像其他太平軍將領(lǐng)破口大罵直至就義殉國,而是向曾國藩保證會忠于曾國藩成大事??蛇@句話觸到了曾國藩最忌諱的話題,他頓時表情嚴肅,令李秀成書寫認罪狀。李秀成在寫的認罪狀上充滿了勸曾國藩黃袍加身,自己會命令太平軍殘部忠于曾國藩成就大事等語,并書寫了有關(guān)天京被毀時的狀況。這怎么了得,這李秀成如果活著,對自己對九弟國荃都是致命的,必須除之。所以曾國藩在沒有請示朝廷的情況下就將李秀成斬立決了。這也是曾國藩避讓性格,不授人以口舌的最有力的表現(xiàn)。殺李秀成曾國藩是舍不得的,別人都是剜目凌遲,唯獨對李秀成用斬立決,足證明曾國藩在殺李秀成時的無奈與痛心。
避讓朝廷,避讓同僚,避讓手下,曾國藩就在避讓中進行著為人處世之道。
曾國藩經(jīng)常思考人生,考慮人生究竟為了什么,什么樣的人生才算是完美的。人生在世要有躲避狂風暴雨的機智。在遇到強勁對手時,要從其它方面緩和直接沖突,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但就是這種圓通的人生態(tài)度讓曾國藩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1870年4、5月間,天津發(fā)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育嬰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shù)百人到墳地圍觀,挖出孩子的尸體查看。于是民間開始傳言懷疑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藥材之用。6月20日,從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蘭珍口供中又牽連到教民王三及教堂。于是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最后,盛怒之下的群眾燒毀法國領(lǐng)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以及當?shù)赜⒚纻鹘淌块_辦的四座基督教堂。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當教案發(fā)生之時,曾國藩正在兩江總督任上,這涉及外國人員的大案,必須要有一個得力的官員前去處理,慈禧太后想到了曾國藩,所以立即下旨召曾國藩進宮陛見。
曾國藩前往天津以欽差大臣身份全權(quán)處理天津教案糾紛。曾國藩也知道與洋人打交道是沒有好處的,但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屈服的,他毅然決定接受此項關(guān)于中國命運的大案[5]。在教案發(fā)生后不久,列強的軍艦已經(jīng)開到了中國的大沽口外,炫耀武力。所以處理不好,必會造成一場對外戰(zhàn)爭。中國人民剛從內(nèi)亂中解脫過來,需要修養(yǎng)生息,不能再有戰(zhàn)爭了,中國打不贏這場戰(zhàn)爭,也打不起這場戰(zhàn)爭。所以曾國藩選擇了圓通對待,基本上接收了列強提出的全部要求。至此,曾國藩多了一頂賣國罪,外國人的走狗的帽子。對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的是非成敗世說不一,但的確曾國藩這條鋼板一樣的身軀向外國人低下了頭,弱國無外交。天津教案是曾國藩最大的敗筆,但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無奈與痛苦。
曾國藩清廉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從來不收任何人的賄賂,更不可能吞食軍士兵餉,所以曾國藩一直處在清貧之中。當曾國藩身為兩江總督的高位時,女兒出嫁,百姓都想看看中堂大人的女兒出嫁是何等氣派,最后得知嫁妝僅兩百兩銀子。總督大人嫁女兒只有兩百兩銀子,百姓對曾國藩肅然起敬。
對于子女,曾國藩一直認為“授之以財不如授之以才”。不為子女留下什么遺產(chǎn),只為他們訓練技能,幫助他們成就人生。后來的外交家曾紀澤就是在曾國藩嚴厲教導下成長起來的。
曾國藩已經(jīng)遠離我們而去,人們對他的褒貶不一,但他做人做事的楷模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去研究。他留給我們的是精神絕學。
[1]張益暉.曾國藩全傳[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72.
[2]尚景建.曾國藩將堅忍進行到底[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8:51.
[3]李陽泉.名相李鴻章[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32.
[4]方道.曾國藩做人性格絕學[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57.
[5]唐浩明.曾國藩傳[M].???海南出版社,2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