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歷史課堂閱讀問題設計的思考

      2011-04-03 13:17:08王麗春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1年8期
      關鍵詞:歷史設計教學

      王麗春

      (邵陽市第四中學,湖南邵陽422000)

      對歷史課堂閱讀問題設計的思考

      王麗春

      (邵陽市第四中學,湖南邵陽422000)

      中學生學習歷史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是閱讀能力。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但長期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形成了聽故事、抄筆記、答考題的機械性學習習慣,已成為教師進行閱讀培訓的障礙。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和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是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在師生問答中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歷史閱讀中可將學生回答的問題設計為記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應用性問題、創(chuàng)造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等。

      中學歷史課教學;閱讀能力;設計問題

      《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用較大的篇幅指出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顯示了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載體,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的閱讀方法能使學生終身受益。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則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笨梢婇喿x對智能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對學生學習素質、道德素質、情感態(tài)度乃至性格形成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課改的最基本的要求。中學生學習歷史最基本、最主要的一個能力就是閱讀能力。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但長期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形成了聽故事、機械地抄筆記、答考題的學習習慣。學生不看課本或不認真地看課本,成為老師進行閱讀培訓、提高歷史思維能力的巨大障礙。那么,如何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和學習習慣呢?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能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激發(fā)積極思維,在師生問答中交流思想,傳遞信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對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歷史閱讀中按學生回答的思維習慣可將問題設計為記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應用性問題、創(chuàng)造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等。筆者就歷史閱讀課中問題特性進行分類,并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 記憶性問題

      記憶性問題一般基礎性強,常未涉及本質,因此設計要簡單容易,回答也往往比較簡單容易。從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角度看,此類問題設計宜精不宜多,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以目掃群,適合學生的快速閱讀,培養(yǎng)其概括整體的能力。而就回答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偏重于中下游的學生,這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興趣、學習信心的最佳時機。例如,在《啟蒙運動》課堂教學中,筆者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設計了以下問題:(1)歸納啟蒙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或它的內容。(2)法國主要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這些問題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就可以自己歸納總結,回答出基本要點。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夯實基礎,達成基本的教學目標。

      二 理解性問題

      這種問題設計以本問本,問題源于課文,答案雖不直接現存于文中但又能推斷出來。這種問題應該是教師最需重視的一塊,因為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往往也基于這些問題的理解。筆者認為教師提出此類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表述須簡潔、全面,有感情,而且要有精確的答案。

      2.把握提問設計的難易度,問題設計須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以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和探究答案的欲望。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鋪墊性設問)、亮度(講究感情色彩,抓住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和新接受信息不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打動學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點、難點,問得集中,施行濃縮法,加大問題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

      3.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4.按照邏輯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問,避免無明確中心和目的的隨意發(fā)問。

      5.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問題。

      如:在《“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針對教材中的3個子目提出以下問題:什么叫“百家爭鳴”?結合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分析“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各自的主張又是什么?在“百家爭鳴”的局面中,最容易被當時統(tǒng)治者采納的是哪種學說?理由是什么?百家爭鳴的文化局面對中國思想文化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傳統(tǒng)文化?這樣,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若干問題,經過教師的啟發(fā)和學生的思考,既突出了教材的重點,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從而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些問題的設計,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起著積極的影響。一課的問題設計可以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接一個揭示文章的主題,使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向問題本質靠攏,培養(yǎng)分析理解能力。

      又如:在學習必修Ⅰ第12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時,筆者設計了幾個問題:(1)請大家從日本、中國、朝鮮及國際環(huán)境4個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2)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涌現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3)《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與《南京條約》相比,有哪些不同?對中國社會的突出影響是什么?(4)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進步作家,他用其特有的諷刺筆墨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罪行進行了辛辣的批判。下面是1900年8月12日他寫給朋友的信中的一段話:“現在全中國都站起來了,我的同情完全在中國人民方面。歐洲的匪徒們曾經欺凌他們多年,我希望他們能把外國人都轟走,永遠不讓他們再回去?!薄叭袊颊酒饋砹恕笨赡苁侵甘裁词录?這一事件有何結局和意義?(5)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6)《辛丑條約》是在什么背景下簽訂的?該事件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7)甲午中日戰(zhàn)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8)帝國主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fā)動的這2場侵華戰(zhàn)爭中犯下那些罪行?作為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和啟示?

      這樣一組問題就體現了上述要求,全部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體現了層次感,1、2、3問比較基礎,后面的問題相對較難,給基礎好的學生一點挑戰(zhàn),第4、7、8問現實性、趣味性強,同時這些問題也具有開放性,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和討論。

      由此可見,在日常的教學中間,對于理解性問題的設計要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逐步解決大問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期圓滿的達成教學目標。

      三 應用性問題

      一位史學家曾經說過,歷史照亮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歷史對我們處理現實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功能。歷史教學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精神,《歷史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歷史課“應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聯系”。很多中學歷史教師在講授歷史問題時注意聯系現實問題,包括聯系當前國際局勢的問題、現實社會問題、實際生活問題、學生思想問題等等,力圖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為歷史課注入新的活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尤其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些“熱點”,它們的形成不是瞬間的,而是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在教學中如能適時地引入一些國內外“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古今對照”、“中外比較”,將會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促使他們開動腦筋,學會從更深更廣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在學習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和少數民族的生活現狀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今天少數民族還相對落后,我們能為少數民族做些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對每個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閱讀從歷史和現實2個方面思考,得出一個必然的結論:維護民族團結是每一位中國人的責任,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都對歷史的進步作出了貢獻,民族歧視是對歷史進步的反動,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進步是歷史的趨勢。

      因此,在歷史閱讀中設計與現實有機結合的問題,可拉近學生掌握的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既能激發(fā)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又能引導他們關注當今世界,使他們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現代視野的新一代。這也正是課標所要求的培養(yǎng)具有國際意識的公民的具體做法。

      四 創(chuàng)造性問題

      創(chuàng)造性問題設計的答案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學生不應該僅限于對教材的理解或應運了,而是應主動積極的思考出有新意、卻又不偏離正統(tǒng)的答案。

      如在學習必修2第3課《中國古代的商業(yè)》時,圍繞著“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fā)展”這一子目,在指導學生閱讀內容時,筆者轉換角度,設計出下列問題:(1)關于“市”在漢代有怎樣的發(fā)展?與我們今天的市長的稱呼有沒有什么關系?(2)從唐代的“坊”、“市”分開到北宋的“坊”“市”不分的出現,說明了什么?(3)結合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所學知識,概述北宋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4)馬克思說:“商業(yè)依賴城市的發(fā)展,城市的發(fā)展也要以商業(yè)為條件,這是不言而喻的?!苯Y合有關史實和“北宋東京城布局”圖,論證馬克思這一觀點。(5)歸納出中國古代城市發(fā)展的特點。

      學生在閱讀時,通過對這一系列探究性問題的分析、理解,由對古代商業(yè)發(fā)展、城市繁榮的以及城市功能的表面認識,進而深入認識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是社會經濟、商業(yè)經濟繁榮的基礎,再進而認識商業(yè)發(fā)展與城市繁榮的辯證關系,形成在古代社會經濟發(fā)展中也有城市化趨向的觀點;甚至還得出了自唐到宋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的認識。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認識、分析、綜合,得出一個對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這就是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促使社會經濟發(fā)展,促使商品經濟生產和發(fā)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城市化進程。

      五 評價性問題

      這類問題要求學生發(fā)表個人觀點、不同意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時候的學生不應再是限制在固定化觀點的牢籠里的兔子,而是一只只展開翅膀在智慧的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雄鷹。學生憑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思維認識、道德等評價體系,自由發(fā)揮,各敘己見。當然,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起到宏觀調控作用,要抓住時機,適當介入,及時誘導、點撥和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朝健康正確的軌道上前進。如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的評價,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對辛亥革命成功還是失敗的評價,英法資產階級革命誰更徹底的問題、對拿破侖戰(zhàn)爭的評價,中國的改革開放與蘇俄新經濟政策和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比較、對西方殖民活動的評價,等等。這些爭議既可在課內,也可在課外展開;同時還應指導學生查閱有關史料,擴充學生的閱讀面,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其思辨的能力。這些爭議不必有什么結果,教師也不必作出唯一的結論。教師在爭議中所應做的就是歸納各方的論點、論據,指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事件分析、歷史人物評價、歷史規(guī)律把握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是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的思維方法。

      六 結 語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學生以后的歷史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G633

      A

      1674-5884(2011)08-0006-02

      2011-05-06

      王麗春(1973-),女,湖南邵陽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責任編校 羅 淵)

      猜你喜歡
      歷史設計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高州市| 上思县| 荣昌县| 灯塔市| 东阿县| 石渠县| 肃北| 中阳县| 阜南县| 九寨沟县| 金昌市| 剑河县| 大城县| 绥中县| 灌云县| 泗洪县| 永丰县| 横山县| 静海县| 马公市| 皋兰县| 右玉县| 肃南| 栖霞市| 丹阳市| 甘孜| 田阳县| 澄迈县| 兴业县| 酉阳| 昆明市| 买车| 三门峡市| 郓城县| 东至县| 中超| 平远县| 枣庄市| 东乌| 桃园市|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