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友渠,任照富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0053)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育的核心活動。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諧課堂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力求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處于一種協(xié)調、平衡的狀態(tài)。通過和諧課堂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fā)展。課堂的和諧既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也是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理想狀態(tài)和最高境界。
影響和諧課堂教學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師、學生及教學環(huán)境。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所謂主導與主體和諧就是人們常說的師生和諧。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統(tǒng)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諧的課堂教學需要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和諧課堂教學的構建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過程。絕對和諧的課堂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在實踐中很難實現(xiàn),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構建相對和諧的課堂教學。具體來說,要根據(jù)影響和諧課堂教學的主要要素,有針對性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和諧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前認真?zhèn)湔n、設計教案;在課堂上能靈活掌控學生的動態(tài),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1.1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
教師個人素質和能力的高低,不但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師生關系上更決定了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哪個教師,就會對哪個教師的課倍加青睞。因此,要和諧師生關系,必須不斷完善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只有素質高、涵養(yǎng)好的教師,才能以其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
2.1.2教師應扮演好主導角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是留給學生的;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學生的向導而非轎夫,其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現(xiàn)實的教學情況卻依然沒有完全擺脫“灌輸式”的教學,即教師是知識的“傳播器”,學生是知識的“接收器”。學生的課堂參與被動、甚至缺失,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教師一言堂不少,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的過程,造成了教學內容機械、課堂氣氛消極、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如何擺脫“灌輸式”教學呢?交互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是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性的有效途徑。
實現(xiàn)教學互動,首先需要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過去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這當然是正確的,但帶來的副作用是往往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如果沒有學生的響應,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有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被動的效果變成主動的效果,這才是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其次,為了實現(xiàn)教學互動,需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不同階段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一堂課,需要在什么地方提問,提什么樣的問題,都要精心思考和設計。比如,在進行理論分析的講授時,講上一段以后,就應該引導學生思考:下面該怎么辦?講解例題的時候,既要講一點,同時也要讓學生做一點,還可以請學生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教學互動才能“動”得起來。
2.1.3教師應具有愛心和責任心,充分信任、尊重學生
師德是教育之魂,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水的狀態(tài)取決于水的溫度,同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如果你熱愛學生,對學生充滿著期待之情,學生就會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動之以情,喚起學生的自尊心,才能導之以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只有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他才會有動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
教師的責任不是讓少數(shù)學生脫穎而出,而是要讓所有學生都能進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少數(shù)所謂的差生,因為對于擁有100名學生的教師來說,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一名學生成功占1%,一名學生失敗也占1%,這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對于這1%學生的父母來說,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敗也是100%。因此,教師切不可放棄任何的1%,面對偏差,一定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歧視。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鼓勵學生,而不是簡單的否定。
2.1.4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科學與藝術的和諧
課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體。在和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既要注重教學內容設計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藝術性,讓課堂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富有吸引力和新奇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2.1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學習觀直接決定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習的成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課堂是否和諧。因此,要建立和諧的課堂,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F(xiàn)代學習觀包括自主學習觀、全面學習觀、終身學習觀。
學生應樹立自主學習觀。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主動學習,有主見地學習。學生樹立了自主學習的學習觀,就會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要靠自己的艱苦努力,從而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探索學習規(guī)律,以適應科技發(fā)展和知識更新的需要。
學生應樹立全面學習觀。當今的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因此學生不僅要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努力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以達到自身全面發(fā)展,以適應社會的要求。
學生還應樹立終身學習觀。當今世界,科技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人們承受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一次教育”已經過時,“終身教育”受到推崇。只有把學習作為終身的事業(yè),才能擁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動力,才能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如果學生有了終身學習觀的話,就不會對是否需要在學校認真學習而感到疑惑,以至于提出“現(xiàn)在所學的知識我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后有沒有用?”這樣的問題。
2.2.2建立和諧的班集體
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班級可以成為促進自己成長的熔爐,混亂和風氣不正的班級則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染缸。生活在什么樣的班集體里,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在大學課堂中,逃課和上課睡覺的現(xiàn)象應該說不足為奇,調查其原因,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受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身邊的人無心向學,我也變得懶惰??梢姡e極向上的班風對創(chuàng)造和諧課堂是多少重要!
2.3.1建立良好的考試制度
考試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是檢驗和評估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反饋學生學習信息、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試仍然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雖然部分學校采用了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但是平時成績主要是體現(xiàn)上約束學生的遲到、曠課和作業(yè)提交上面,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期末考試內容也局限于對書本知識的記憶性考察,而且考前教師通常都要提示考試的范圍和重點,這就降低了考試的實際作用??荚噷τ趯W生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如果考試對學生無壓力,不僅造成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重視,影響課堂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高??荚囍贫雀母?,首先要改進考試形式,要打破以期末閉卷筆試為主的單一考試方式;應根據(jù)不同專業(yè)、不同課程的性質、特點,靈活運用閉卷、開卷、口試、操作、論文等多種考試形式和方法。其次要改革考試內容,將考試內容的重點放在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上,強調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同時也要增加操作能力的考試內容。
2.3.2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是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目前由于連續(xù)的擴招,使得高校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普遍不足,于是大班課堂教學就成了通行的教學組織形式,特別是公共基礎課,合班人數(shù)大多在100人以上。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的參與機會較少,而教師也沒辦法關照到如此多的學生,大課堂的控制也很困難,其教學效果當然遠不及小班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也是“教”與“學”相結合的活動,“教”與“學”要達到完美的結合并非易事,需要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做到師生平等相處、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是牽著學生走;要激勵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走;要啟發(fā)學生,而不是代替學生達成結論。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應樹立良好的學習觀,為和諧的課堂教學提供條件??傊椭C課堂教學的建立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進一步改善教學環(huán)境,才能奏響出和諧的課堂教學之音。
[1]王鑒.課堂研究引論[J].科學界,2003,(6).
[2]楊振寧.談大學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2004,(12).
[3]孫麗芝.解讀困惑——高校課堂教學問題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6.
[4]王桂龍.大學教育的境界:主客體的充分融合[J].江蘇高教,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