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羅振玉稿本《徐俟齋先生年譜》考略

      2011-03-18 04:45:06
      圖書館學(xué)刊 2011年9期
      關(guān)鍵詞:孝廉羅振玉刊本

      張 亮

      (遼寧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9)

      張 亮 男,1982年生。館員,遼寧師范大學(xué)管理學(xué)院圖書館學(xué)本科畢業(yè),東北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學(xué)研究生班畢業(yè)。已發(fā)表論文13篇。研究方向:圖書館預(yù)測學(xué)、圖書館人物史、古籍整理等。

      徐俟齋和羅振玉分別為明清兩朝的遺民,生活在兩個時代,而羅振玉又為何為徐俟齋撰寫年譜,二者到底有怎樣的關(guān)系?筆者在闡述羅振玉和徐俟齋生平的基礎(chǔ)上,揭示了羅振玉為徐俟齋作年譜的緣由,然后論述了《徐俟齋先生年譜》的出版與流傳狀況,著重論述了遼寧師大《徐俟齋先生年譜》稿本的認定及價值。

      1 關(guān)于羅振玉和徐俟齋

      1.1 羅振玉的生平

      羅振玉(1866~1940年),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客籍江蘇省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初字堅白,后改字叔蘊、式如、叔言,號雪堂、松翁、貞松老人,又稱永豐鄉(xiāng)人、仇亭老民。原籍浙江上虞縣(今浙江省上虞縣)永豐鄉(xiāng)。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1866年8月8日)生于江蘇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縣),1940年5月14日卒于遼寧旅順。其為一博家、大家——農(nóng)學(xué)家、教育家、考古學(xué)家、金石學(xué)家、敦煌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睂W(xué)家、古文字學(xué)家,中國現(xiàn)代農(nóng)學(xué)的開拓者,中國近代考古學(xué)的奠基人。他在政治上始終“恪守舊制”,以滿清遺老身份曾任偽“滿洲國”監(jiān)察院院長。但他對中國科學(xué)、文化、學(xué)術(shù)又頗有貢獻,參與開拓中國的現(xiàn)代農(nóng)學(xué)、保存內(nèi)閣大庫明清檔案、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整理敦煌文卷、開展?jié)h晉木簡的考究、倡導(dǎo)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達189種,??瘯?42種。[1]

      1.2 徐俟齋的生平

      徐枋(1619~1691),字昭法,名俟齋。[2]長洲人。于1642年中了舉人,但因父親遺言,沒有入仕做官,以書畫詩賦聞名吳下。他在南山塢里筑了幾間草廬,起了“澗上草堂”之名,把家人也搬了過來。徐枋在南山塢一呆就是40年,終身不入城市。志書說他“布衣草履,安貧守志,閉門著述”,可見徐枋40年過的是非常清貧的日子,卻始終不曾放棄做學(xué)問。他撰寫了《二十一史文匯》、《通鑒記事匯聚》等著作;另有《居易堂集》。徐枋活到70余歲,方乘鶴歸去。有門生潘耒將其葬于光福香雪海的真如塢(珍珠塢)。墓碑刻篆文“明孝廉俟齋徐公之墓”。[3]

      1.3 羅振玉為什么要給徐俟齋撰年譜

      那么,生活在不同時期的人,為什么羅振玉要給徐俟齋撰寫年譜呢?這大抵與二人都為前朝移民的身份有關(guān)。徐俟齋于明崇禎十五年就中了舉人,但因為其父遺言,終不入城市,不入官場,與宣城沈壽民、嘉興巢鳴盛,合稱“海內(nèi)三遺民”。而羅振玉更是以滿清遺老身份自居。所以為徐俟齋寫年譜,何嘗不是說其古而論己今呢?

      2 出版與流傳狀況

      羅振玉民國八年(1919年)編輯完成《徐俟齋先生年譜》后,共出版了兩個版本,一是當(dāng)年十二月的鉛印本[4],一是民國十一年到十二年入編永豐鄉(xiāng)人雜著十四種的刻本[5]。這兩種本恰巧遼寧師大圖書館都有收藏,其中鉛印本開本26.9×14.5cm,版框14.4×12.4cm,半葉14行21字小字同,黑口,單黑魚尾,左右雙邊。而刻本開本27.3×15.4 cm,版框16.3×11.4 cm,半葉10行21字,小字同,黑口,單黑魚尾,左右雙邊。

      究其內(nèi)容,二者也不盡相同,其中鉛印本的內(nèi)容包括:徐序(后附有有羅振玉的后記)、徐譜、附錄卷上(包括徐俟齋先生墓志銘、徐昭法先生祠堂記、重修徐俟齋先生祠堂記、重修澗上草堂碑記、重修澗上草堂記、重修徐俟齋先生祠記、重修祠堂碑記、致莊靜 先 生書、致宋中丞公書、公議潘徐合同議單、俟齋徐先生手帖跋、徐昭法先生手札跋、徐俟齋先生畫象記、徐俟齋先生書畫卷跋)、附錄卷下(包括徐俟齋表兄六十壽序、徐俟齋先生七十壽序、書徐俟齋懷舊篇后、啊復(fù)徐昭法居士、復(fù)徐俟齋書、與俟齋孝廉書、答俟齋書、答徐昭法書、與俟齋書、與徐昭法書、與徐俟齋先生書、夏五月率兒 哭 奠徐勿齋宮詹陽山 厝 處、同徐昭法等陽山箭闕、觀云海歌、辛卯冬過徐昭法湖莊(過徐孝廉昭法澗上竹堂)、同昭法復(fù)過令舜英山齋、壬辰春同徐昭法吳佩遠徐于木暨兒 雨 中登長云峰、徐昭法山居、山中喜遇徐昭法共飲、同晦木高旦中王雙白文江文孫符周子 徐 昭法集靈巖寺、與徐昭法、徐昭法山居、過新塘橋 徐 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堯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懷昭法兼寄貫時、九日同徐俟齋登高照山兒在與觀成侍、貽徐孝廉枋、寄贈徐孝廉俟齋、鄧尉山遇徐昭法即別愴然有懷、玄墓山遇明孝廉徐昭法即別愴然有懷、懷吳中徐昭法次其韻、墅區(qū)訪徐孝廉昭法時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訪徐昭法山中、吳佩遠徐昭法晚過、過澗上書屋、寄徐俟齋孝廉、 先師每深秋過潤上輒命竹興曉至堯封促潛同行從靈巖后山路折入先師棄潛兄弟此事長絕甲寅冬至前一日泣而筆記他日寄昭法讀之共愴然也、晤昭法會昭法生日昭法以為相見一奇、題昭法畫石、雪后上堯封頂作潤上畫評、寄俟齋孝廉、柬俟齋孝廉、靈巖值徐昭法孝廉子解衣贈之口占一絕、九日侍潤上先生等照山作)、海外吉金錄、海外貞珉錄、宋元釋藏刊本考。而刻本內(nèi)容較前者要少,少的內(nèi)容為徐序不附后記、附錄不分卷,少了重修徐俟齋先生祠堂記、重修澗上草堂碑記、重修澗上草堂記、重修徐俟齋先生祠記、公議潘徐合同議單、徐昭法先生手札跋、徐俟齋先生書畫卷跋、夏五月率兒 哭 奠徐勿齋宮詹陽山 厝 處、同徐昭法等陽山箭闕、觀云海歌、辛卯冬過徐昭法湖莊、同昭法復(fù)過令舜英山齋、壬辰春同徐昭法吳佩遠徐于木暨兒 雨 中登長云峰、過新塘橋 徐 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堯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懷昭法兼寄貫時、九日同徐俟齋登高照山兒在與觀成侍、貽徐孝廉枋、寄贈徐孝廉俟齋、懷吳中徐昭法次其韻、墅區(qū)訪徐孝廉昭法時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九日侍澗上先生等照山作這些部分,俟齋徐先生手帖跋、徐俟齋先生畫象記兩部分的位置發(fā)生變化,而又比前者多了過徐孝廉昭法澗上草堂、與徐昭法、題靈巖儲公騎牛圖、南枝先生賣字歌、過澗上徐高士昭法草堂、題秦余山人畫芝卷、徐昭法先生山水冊、澗上草堂、題徐高士自寫澗上草堂圖等內(nèi)容。

      那么,同樣是一本書,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以下筆者將參照稿本進行辨別。

      3 遼寧師大稿本的認定及價值

      3.1 版本信息

      該稿本書寫在藍色格線的稿紙上,葉角印有“山田山水堂印行”,該稿紙版框19.1×13.2cm,開本24.9×17.1cm,為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半葉10行,每行字不等。該稿本有附件兩葉,一為清初理學(xué)名臣,歷任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工部尚書的湯斌寫給徐俟齋先生的書信一封,一為《徐俟齋先生年譜校記》。

      3.2 稿本的認定

      《徐俟齋先生年譜》的可見最初刊本為上文提到的民國八年(1919年)的鉛印本,而該稿本的書寫時間早于最早的鉛印本,對于它稿本的認定,筆者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3.2.1 時間認定

      該稿本序中末尾提到“歲在己未”,己未即民國八年,也就是1919年,根據(jù)史實,1919年羅振玉先生身在日本,而葉角“山田山水堂印行”中的山田山水堂即為日本的一家印紙行。且序中還記有羅振玉先生該稿本“書于海東之西代寓居”,這即為其在日本時的居住寓所。

      3.2.2 內(nèi)容認定

      筆者比照了該稿本與兩本刊行本的內(nèi)容,內(nèi)容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附錄上,稿本附錄首行記“諸家傳述先生遺事之文附刊于后”,而民國八年刊本為“諸家撰記”,民國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為“徐俟齋先生年譜附錄”。第二,附錄的每篇文章題名下的作者,稿本大多不在全名下著字號,而刊本加著字號。第三,稿本較民國八年刊本附錄卷上部分少重修徐俟齋先生祠堂記、重修澗上草堂碑記、重修澗上草堂記、重修徐俟齋先生祠記、公議潘徐合同議單、徐俟齋先生畫象記、徐俟齋先生書畫卷跋。附錄下部分少夏五月率兒 哭奠徐勿齋宮詹陽山 厝處、同徐昭法等陽山箭闕、觀云海歌、同昭法復(fù)過令 舜英山齋、壬辰春同徐昭法吳佩遠徐于木暨兒 雨中登長云峰、過新塘橋 徐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堯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懷昭法兼寄貫時、九日同徐俟齋登高照山兒在與觀成侍、貽徐孝廉枋、寄贈徐孝廉俟齋、懷吳中徐昭法次其韻、墅區(qū)訪徐孝廉昭法時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其中,俟齋徐先生手帖跋、徐昭法先生手札跋兩部分在稿本中處于附錄卷下,而民國八年刊本處于附錄卷上;稿本中的“過徐孝廉昭法澗上竹堂”在民國八年刊本被改為“辛卯冬過徐昭法湖莊”。而在此基礎(chǔ)上又多了民國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的增添部分:過徐孝廉昭法澗上草堂、與徐昭法、題靈巖儲公騎牛圖、南枝先生賣字歌、過澗上徐高士昭法草堂、題秦余山人畫芝卷、徐昭法先生山水冊、澗上草堂、題徐高士自寫澗上草堂圖。該稿本內(nèi)容較刊本要全面,基本可以確定是稿本無疑。

      3.2.3 字體和稿件改動認定

      由于大連圖書館收藏關(guān)于羅振玉先生的著作比較多,故筆者特意走訪了大連圖書館古籍部的陳彥軍主任,經(jīng)其初步認定,該稿本應(yīng)出于羅振玉先生之手。

      而且,在該稿本中,我們很易看到圈改、涂抹、附粘頁、內(nèi)容調(diào)序等稿本中常見的特征。

      3.3 刊本成書源流考略

      根據(jù)以上幾個方面的認定,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其稿本身份,但是,為什么稿本較民國八年刊本內(nèi)容要少一部分,而又涵蓋了民國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的內(nèi)容呢?以下筆者將作進一步的推論。

      3.3.1 該稿本只是初稿本

      該稿本為羅振玉先生1919年(在日本的最后一年)完成的《徐俟齋先生年譜》的初稿本,隨后,其回國。回國后,由于國內(nèi)的相關(guān)資料比較豐富,所以,羅振玉先生又對該稿本進行了完善,產(chǎn)生了涵蓋以上所有內(nèi)容的第二稿本。

      3.3.2 第二稿本應(yīng)為刊行的依據(jù)本

      第二稿本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比較全面的一個版本,故而被送去刊行,而且從可見的刊行本來看,非羅振玉先生自己的印書機構(gòu)所為,應(yīng)為其他盈利印書行印行。

      3.3.3 印書行致使稿本內(nèi)容割裂

      當(dāng)?shù)诙灞舅瓦_印書行手里之后,出于商業(yè)的目的,印書行將研究價值較大的附錄部分割裂重組,分多次出版,以達到盈利的目的。按內(nèi)容上看,印書行的原意是將是書分3次印完,但種種原因,使得我們現(xiàn)在只能看到其中兩次的刊本,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①由于經(jīng)濟原因未刊。②刊數(shù)甚少,罕于流傳。

      3.4 稿本的價值

      那么,在《徐俟齋先生年譜》稿本認定之后,其稿本的價值到底有哪些呢?筆者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3.4.1 溯源的一面鏡子

      雖然刊本較稿本、抄本等有其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可以大量印刷,但其也淹沒了很多通過手寫所表達的信息,所以,我們通過研究稿本,可以了解許多作者內(nèi)心所想,是文獻溯源的一面鏡子。

      3.4.2 還原了《年譜》的本來面目

      一直以來,《年譜》的出版都沒有定論,都認為自己才是真宗。所以,稿本的出現(xiàn)和認定,為《年譜》的還原提供了依據(jù)。文中3.3部分也闡述了筆者的一些推論,這些都是稿本帶給我們的財富,否則我們的研究將無從著手,所以說,稿本的價值和意義重大。

      [1][2010-04-13].http://baike.baidu.com/view/2007.htm?fr=ala0_1.

      [2][2010-04-13].http://www.sz60.com.cn/news_view.asp?newsid=35689.

      [3][2010-04-13].http://baike.baidu.com/view/894234.htm?fr=ala0_1.

      [4]羅振玉.徐俟齋先生年譜.民國八年(1919).

      [5]羅振玉.徐俟齋先生年譜.民國十一年到十二年(1922~1923).

      猜你喜歡
      孝廉羅振玉刊本
      日本關(guān)西大學(xué)藏羅振玉致內(nèi)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釋
      王國維、羅振玉晚年交惡考論
      唐代“孝廉”名實考論
      ——兼論《孟子》升經(jīng)問題
      教育與考試(2022年3期)2022-03-17 02:31:18
      如何重評羅振玉的學(xué)術(shù)成就
      新民周刊(2020年40期)2020-11-09 03:36:27
      羅振玉致西園寺公望手札解讀
      藝術(shù)品(2020年9期)2020-10-29 02:46:54
      從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研究(上篇)
      明代戲曲刊本插圖的非敘事與圖像重構(gòu)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0
      淺談儒家思想對東漢立碑之風(fēng)的影響
      淺析漢代察舉制度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5:56:52
      西夏文刊本《三才雜字》殘頁考
      西夏學(xué)(2016年1期)2016-02-12 02:23:10
      科技| 榆社县| 安平县| 罗定市| 信阳市| 卓尼县| 兴城市| 四平市| 安仁县| 蓝田县| 盐津县| 合水县| 疏附县| 红河县| 石泉县| 三都| 吴堡县| 久治县| 微博| 昌吉市| 临朐县| 伊通| 灵川县| 青田县| 讷河市| 多伦县| 城步| 汉寿县| 大洼县| 隆子县| 武陟县| 寿阳县| 双流县| 桦川县| 通海县| 勃利县| 大田县| 邯郸市| 龙州县| 马公市|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