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虎,張一舟,孫晨霞,董婭娜
(1.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天津 300072;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太原 030031;3.太原科技大學藝術系,太原 030024)
工筆重彩繪畫的寫意性分析
劉 虎1,張一舟1,孫晨霞2,董婭娜3
(1.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天津 300072;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太原 030031;3.太原科技大學藝術系,太原 030024)
工筆重彩繪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一種,它注重意象的營造,表現(xiàn)風格與寫意繪畫中的寫意性有著同源的特征。文章分析了傳統(tǒng)寫意美學與工筆重彩繪畫的關系,以及“寫意性”與寫意、寫意畫的區(qū)別,對工筆重彩的寫意性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討和論證,力圖揭示體現(xiàn)工筆重彩繪畫的寫意美的藝術文化本質(zhì)及其學術價值。
工筆重彩繪畫;寫意性;寫意美學
“寫意”,中國古典美學術語。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重要的表現(xiàn)法則。它要求藝術家抓住并突出客體中與主體相契合的某些特征,以表現(xiàn)藝術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審美評價及審美理想,抒發(fā)作家的主觀感情、意興,而不是寫實性地再現(xiàn)客觀對象[1]。寫意的原則可表述為“但抒胸中逸氣”,“以意率境”,“廣泛地運用于中國文學、書法、繪畫、戲劇等藝術創(chuàng)作?!保?]237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理論中,“意”字等同于“氣韻”、“神采”,代表藝術家的主觀情感,早在唐代張彥遠就有“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帶五色而綽,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的論調(diào),它是千百年來中國藝術的核心與靈魂。
中國繪畫講究意境。千百年來,意境不僅是畫家們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也是中國繪畫感染觀眾的精神所在。工筆重彩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一種,指工整細密,主要以礦物質(zhì)顏料敷設重色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現(xiàn)代重彩畫是傳統(tǒng)工筆重彩在現(xiàn)代文化審美條件變革和材料發(fā)展下產(chǎn)生的一個畫種。工筆重彩花鳥在近代面貌不斷發(fā)展變化,受到整個中國傳統(tǒng)審美哲學的影響,其寫意性也一直保留著。傳統(tǒng)藝術美學的精神追求與工筆花鳥重彩創(chuàng)作者熱愛生活、喜愛美好的意愿相滲透;雅致的文人情感通過隱約委婉工筆重彩花鳥藝術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工筆重彩花鳥繪畫中所表現(xiàn)出的寫意性與文人畫中的水墨寫意中概念“意”同樣根植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國傳統(tǒng)工筆繪畫藝術強調(diào)的是“形”與“意”的結合,這“形”不僅僅是對描述對象的真實再現(xiàn),而且是作者主觀感情對描述對象的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意到筆隨”。雖然工筆重彩花鳥藝術中的“意”的體現(xiàn)方式,與水墨寫意藝術的“意”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在于前者藝術的“意”是與“形”作為一個整體的,確切地說,是“意于形中,情景交融”,即所謂“托物言志,緣物寄情,意象造型,以意取象”?!耙庀笤煨汀辈恢皇菍陀^對象的描寫,而是要求達到“以意取象”?!耙悦枥L者所要表現(xiàn)的主觀精神的需要來規(guī)定藝術形象與客觀物象形貌之間‘形似’程度的一種造型方式。換句話說,以己之意,塑彼之象,傳己之情?!保?]但是,工筆重彩繪畫與水墨寫意同樣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土壤。
工筆重彩花鳥寫意性的體現(xiàn)位于客觀具象的寫照與作者表達情感意境之間,它以客觀的描述對象的特征從而更接近描述對象的實質(zhì),而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寫意情趣從不超出觀賞者所能接受的范圍,又同客觀具象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寫意”這個詞充分表現(xiàn)了這一特征。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花鳥繪畫藝術價值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的“寫意性”體現(xiàn)出來的。
工筆重彩中的形只是作為作者情感表現(xiàn)的載體,在描繪事物具體形的同時,也融合了作者對事物的主觀情感理解,即所謂的“意趣”,那么工筆重彩畫對形刻畫的認識就應該上升到情感表達的高度。畫面構成的因素是形,造型意味是工筆重彩寫意性的體現(xiàn)。
工筆重彩主要是以“線”為造型主體。如傳統(tǒng)工筆花鳥在構圖、線條方面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裝飾化和程式化,加上許多畫家都沉迷于精細不茍的對客觀的工整刻畫,循規(guī)蹈矩,以古為訓而忽視了描述對象的內(nèi)在情感、生命力和時代性,以至于容易產(chǎn)生呆板的現(xiàn)象,難以表現(xiàn)出作品“意趣”,使工筆重彩花鳥的寫意美很難表達出來,作品的意境體現(xiàn)被精工細整的索然無味所取代。意筆花鳥往往是水墨淋漓,用筆縱橫揮灑,容易生動,富有氣韻。而工筆花鳥畫嚴謹,細致的描繪,極容易產(chǎn)生呆板的現(xiàn)象,難以達到寫意的效果,加上傳統(tǒng)的工筆花鳥畫無論在立意、設色、布局、線條、技法等方面,都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存在,具有極強的程式性,使“意”的自由表達受到很大的限制和約束。[3]其實,工筆重彩線性結構的審美趣味,在于造型意味的捕捉、提煉、升華與表達,要做到筆意俱到,完全用寫實的方法表現(xiàn)而使人有一種過緊和太似則媚俗的感覺。清代松年《頤園畫論》:“工能‘纖不傷雅,富麗而不俗惡 ’;寫能筆健墨活,氣勢雄渾,愈觀愈靜?!睙o論工與寫都要以意為先,工筆重彩花鳥應該做到工寫結合,將工筆畫中的寫意性,把具象與感性結合起來,寫實與寫意相融以體現(xiàn)出工筆重彩的寫意美。“太古無法,太樸不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畫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畫之法者,盡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保?]工筆重彩線的描繪應該以“筆意”為依托,就要求線條不僅只是要描繪客觀事物的形體的作用,而且要“參其魂,得其神”達到“線條寫神,以形傳神”。明代徐渭用“令人舍形而悅影”來鑒別畫品的高低。這就要求我們既要通過從傳統(tǒng)工筆作品的縝密、富麗中學習,也更應該看到疏靈曠達以及超越自然的精神“意境”。在創(chuàng)作意識上,工筆重彩繪畫應更趨于寫意性的表達,注重于人對自然界客觀的認知與作者情感的表達。
如果說,工筆畫線性結構追求造型意味是它與中國藝術傳統(tǒng)中文人主流文化的趣味相溝通的特點,那么工筆重彩線條造型寫意性也恰恰是這種文化積淀的反映。“根本反對繪畫是寫實和實用的。繪畫是托不動的形象以顯現(xiàn)那靈動而變動(無所見)的心。繪畫不是面對實景,畫出一角的視野(目有所極顧所見不周),而是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那無窮的空間和充塞這空間的生命(道),是繪畫的真正對象。”[5]
“寫意性”與寫意以及寫意畫有所區(qū)別。寫意畫是相對于工筆畫的一種繪畫形式,而“寫意性”是藝術審美取向的概念,指的是繪畫作品中融形式表現(xiàn)、自然靈性、人格精神為一體,強調(diào)主觀情感的宣泄和表達。[6]當今很多人把“寫意性”誤解為筆墨,“寫意性作為中國畫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觀念我們應將其歸為美學范疇,只將其囿于筆墨表現(xiàn)形式這一偏僻狹小的范圍之內(nèi)是一種狹隘的觀點?!保?]與寫意畫不同,工筆重彩畫的描繪是以精細入微的觀察描繪對象為基礎的,由于偏重客觀物象的再現(xiàn),往往會削弱人的主觀情感的表達。由具體轉向抽象的唯“氣韻”說使得重彩畫面標準開始產(chǎn)生偏移最早在魏晉時期,畫家對畫面的品評就轉化為以形似之外求其畫品,東晉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求“神”成為繪畫的主流,南朝齊梁間畫家謝赫的《古畫品錄》首先提出繪畫的目的是:“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保?]就是通過客觀的描繪來表達作者的情感。他提出繪畫的“六法”以“氣韻生動”為首,著重強調(diào)生動的意趣美是各種繪畫風格的靈魂所在。這就明確指出畫家所描繪的題材要能傳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所感所受,以作品寄托自己的情態(tài)。就如同在畫一幅工筆重彩花鳥作品,外感于自然物象的客觀的題材,畫中賦予了一種“意情”,要有感于對生命感情的娓娓敘述.在細鉤輕染的描繪過程里,將自然美題材的工筆重彩花鳥畫升華為作者對美好意境的感受和體現(xiàn)。
工筆重彩繪畫追求的不是純?nèi)粚ψ匀坏膹椭破?,繪畫中的花鳥等客觀自然物更不等同于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如果那樣的話,即使對象的形描繪得準確無誤,神態(tài)栩栩如生,但是畫家的主觀意志卻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表現(xiàn)。只有突破描繪對象外形的束縛,才能讓主觀情感意志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稇?zhàn)國策·趙策》寫到:“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宋鮑彪注:“寫,猶宣也。宣其心意也?!薄耙院笥脕碇杆囆g創(chuàng)作的狀情寫意、描摹人物都應突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體驗感受,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保?]工筆重彩畫如同其他視覺藝術一樣,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質(zhì)和功能,傳統(tǒng)上素稱“傳神”或“寫真”,追求以“工”求“意”,傾向把工筆重彩中客觀描繪生機幻化成蓬勃向上自然生韻的意象表現(xiàn),使工筆重彩畫中所反映表現(xiàn)對象的“意境”得到進一步升華,“意境”體現(xiàn)的核心就是畫家主體對客觀對象的深刻理解與主觀感受的表現(xiàn),“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行器求也”(《夢溪筆談》)。宗白華在《中西畫法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一文中認為:“和宇宙虛廓合而為一的生生之氣,正是中國畫的對象?!保?]17詳盡談到這種審美傾向的存在及其深刻的原因。工筆重彩畫乃至中國畫像其他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一樣,更著重于主觀感情的強調(diào)性,也就意味著造型與描繪的主觀性更大。即所謂工而有“意”謂之技巧,工而無“意”謂之匠氣。正是“意”的高低而不是筆墨形式的巧拙決定了古今萬千中國畫家作品的審美價值[3]15。所以決定中國工筆花鳥重彩繪畫價值高低的是作品“寫意性”的體現(xiàn),而不僅只是筆墨技法的巧拙。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傳統(tǒng)寫意美學是工筆重彩繪畫的靈魂,工筆重彩繪畫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土壤,寫意美是工筆重彩追求的的藝術文化本質(zhì)。其意境的營造不受客觀和主觀的局限,既不是純?nèi)坏木呦?,也不是真正的抽象,而是介于似與不似之間表達作者情感的意象,理解領悟其內(nèi)在的精神特質(zhì),對于把握中國工筆重彩藝術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1] 王世德.美學詞典[M].北京:知識出版社,1986:237.
[2] 李 峰.關干“意象造型”[J].美術界,2002(7):21.
[3] 蘇百均.試論意是工筆花鳥畫的靈魂[J].青年美術家,1994(8):13,15.
[4] 石 濤.苦瓜和尚畫語錄一畫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
[5] 宗白華.中西畫法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宗白華全集:第2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 尚瑩輝.工筆畫寫意性比較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6):565.
[7] 張啟亞.中國畫的靈魂[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8] 謝 赫.古畫品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2.
[9] 夏 天.寫意性金屬雕塑初探[J].雕塑,2006(3):11.
Features of Freehand Aesthetics in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LIU Hu1,ZHANG Yi-zhou1,SUN Chen-xia2,DONG Ya-na3
(1.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School of Busines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3.Department of Arts,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Taiyuan,Taiyuan 030024,China)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is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forms,which is deeply roo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t lays emphasis on creating and rendering the image of an object.The expressing style of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has the homologous feature with the freeha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In this paper,the feature of freehand in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is discussed and demonstrated,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and freehand aesthetics.Its feature of freehand is different from freehand brushwork.The paper aims at revealing the intrinsic character and academic value of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 in freehand aesthetics.
delicate painting colored by mineral pigments;features of freehand;freehand aesthetics
J206.3
A
1008-4339(2011)01-0084-03
2009-06-25.
劉 虎(1981— ),男,博士研究生.
張一舟,zhangyizhou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