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72 廣州軍區(qū)武漢療養(yǎng)院東湖療養(yǎng)區(qū) 聶謀福 曹程 高楚峰
1.1 一般資料 A組選擇2001—2006年來院療養(yǎng)的飛行人員4 786例,其中男4 715例,女71例;年齡20~55歲,平均35.2歲;飛行時間120~7 500 h,平均1 851 h;其中殲擊機飛行人員2 016例,運輸機飛行人員1 463例,轟炸機飛行人員842例,直升機飛行人員285例,其他180例。B組選擇1986—1990年來院療養(yǎng)的飛行人員4 721例,其中男4 689例,女32例;年齡20~50歲,平均33.5歲;飛行時間100~4 500 h,平均1 440 h;其中殲擊機飛行人員2 315例,運輸機飛行人員1 383例,轟炸機飛行人員802例,其他221例。
1.2 方法與診斷依據 所有資料均來自療案記錄,并剔除同一人員不同年度來院療養(yǎng)的重復記錄。以《飛行人員健康等級評定標準》為依據,參考國際疾病分類法分類[1],經院健康鑒定委員會討論結論為暫時飛行不合格者。
2.1 A、B兩組飛行結論情況 A組4 786例中,飛行合格4 682例(97.83%),暫時飛行不合格104例(2.17%);B組4 721例中,飛行合格4 481例(94.92%),暫時飛行不合格240例(5.08%)。
2.2 A組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疾病 A組104名暫時飛行不合格對應所患疾病及各病種構成比:高血壓病10例(9.62%);冠狀動脈供血不足9例(8.65%);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各8例(7.69%);血尿7例(6.73%);甲狀腺機能亢進、腎結石、外傷骨折、單項轉氨酶升高及病毒性肝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各4例(3.85%);白細胞減少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耳聾各3例(2.88%);肺結核、頸椎病、左前分支傳導阻滯各2例(1.92%);癲癇、病竇綜合征、神經衰弱各1例(0.96%);其他(單發(fā)1例)共24例(23.08%)。
2.3 B組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疾病 B組240名暫時飛行不合格對應所患疾病及各病種構成比:慢性胃炎26例(10.83%);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頭痛,單項轉氨酶升高及病毒性肝炎各20例(8.33%);心電圖異常15例(6.25%);腎結石11例(4.58%);膽囊炎、神經衰弱各8例(3.33%);高血壓病、聽力損傷、膽結石各7例 (2.92%);暈厥6例(2.50%);血尿、肺結核、頸椎腰椎病各5例(2.08%),白細胞減少癥、立位耐力不良、周圍性神經病變、骨折各4例(1.67%);脂肪肝、糖尿病、肝內結石、腦電圖異常、屈光不正各3例(1.25%);支氣管哮喘、冠心病、全血細胞減少癥、痛風、胸膜炎、暈機病、上頜竇炎、陳舊性外傷性關節(jié)損傷各2例(0.83%);流行性出血熱、飛行錯覺、急性闌尾炎各1例(0.42%);其他(單發(fā)1例)共20例(8.33%)。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同20世紀80年代后期相比,進入新世紀以來,暫時飛行不合格比率從5.08%降到了2.17%,呈下降趨勢[2]。如何進一步減低暫時飛行不合格比率,保障飛行安全,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我們認為應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針對療養(yǎng)員常見病、多發(fā)病及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的主要疾病,各療養(yǎng)院展開有針對性的各類專題健康教育及心理輔導,切實讓療養(yǎng)員掌握該類疾病的預防措施,從預防著手控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為此,我院配備了專業(yè)的專職人員為療養(yǎng)員進行相關疾病的健康知識教育和心理輔導。二是嚴格按照《飛行人員健康等級評定標準》把握住健康鑒定結論關。暫時飛行不合格是飛行員年度大體檢健康鑒定總結論的一種,介于飛行合格與飛行不合格之間,一般需送院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少數歸隊地面觀察。如何把握好鑒定尺度,需要體檢醫(yī)師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體檢、正確診斷、慎重結論、精心治療。例如對于因頭痛、神經衰弱這類疾病所致的暫時飛行不合格我們就要綜合考慮該療養(yǎng)員的主訴,實驗室檢查結果,航醫(yī)、同事及部隊領導平時所了解的情況來綜合評定。三是各療養(yǎng)部隊領導和航衛(wèi)部門及療養(yǎng)院航體訓練科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為保障飛行安全,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把預防疾病,提高飛行人員身體、心理素質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本次調查表明,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的主要疾病在進入21世紀以后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這一新趨勢值得引起注意。A組病例中高血壓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糖尿病及腰椎間盤突出成了暫時飛行不合格前3位的病因,這與B組的前3位病因: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頭痛,單項轉氨酶升高及病毒性肝炎;心電圖異常明顯不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與糖尿病代替消化系統(tǒng)疾病成為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可能與近年來國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飲食結構欠合理,生活習慣不良,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有關。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高血壓病例中有4例發(fā)病年齡在32歲以下,說明高血壓的好發(fā)年齡有提前的趨勢。還有一個值得引起重視的趨勢是,隨著技術進步及B超被列為常規(guī)檢察項目,肝、膽、腎結石的檢出率明顯提高,按照《飛行人員健康等級評定標準》,對于單座機飛行員來說,一旦初次檢出膽、腎結石,暫時飛行不合格的結論幾乎不可避免。對于單項轉氨酶升高,我們一般在排除藥物、飲酒、病毒感染等原因,并經治療而無明顯好轉后慎重作出暫時飛行不合格的結論,而后送上級醫(y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另外,有的疾病雖然例數不多,如暈厥、癲癇、頻發(fā)室性早搏、病竇綜合征等疾患,但嚴重影響飛行人員的健康、生命安全及飛行安全,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上述導致暫時飛行不合格的各類疾病,或直接危及飛行人員人身安全、飛行安全,如暈厥、癲癇、頻發(fā)室性早搏、病竇綜合征等;或影響平時飛行訓練及任務的完成,如神經衰弱、血管神經性頭痛等;或堅持飛行將加速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以致縮短飛行年限,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等。因此,做好飛行員大體檢健康鑒定工作,對于系統(tǒng)了解飛行人員的身心健康狀況,早期發(fā)現和矯治各類疾病,保障飛行安全,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和療養(yǎng)部隊一起,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療養(yǎng)時期以及療養(yǎng)院的有利條件,對每一名飛行人員的每一個癥狀和體征認真對待,反復檢查,及時矯治,并嚴格把握好健康鑒定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消除各類疾病給飛行安全帶來的隱患,確保飛行人員身心健康,飛行安全,以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
[1]劉海一,何連德.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名稱與代碼標準應用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200-205.
[2]蔣紀文,王耀武,張嘉民.飛行學生入校復查與年度體檢停飛情況對比分析[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3,14(3):180-182.